网易财经10月14日讯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午公布的九月份CPI数据,CPI同比上涨3.1%,创七个月来新高。专家推断或与两节期间农产品供给缺陷有关,并非货币问题。
201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1%,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8.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6%,鲜果价格上涨12.5%。仅蔬菜一项,就占了整个食品价格上浮拉动因素的三分之二。而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仅上涨5.9个百分点,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8%。
“九月份并不会像冬季出现天气变冷,农作物产量大幅下滑的现象。也没有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分析说,这反映了农副产品供给缺陷。主要原因是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百姓对于农副产品需求较大,而基础供应跟不上,生产不稳定引起价格出现超于预期的涨幅。
“但这可能会对经济回升政策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袁钢明解释说,CPI一旦上涨,人们就会担心是不是新的通胀周期。事实上通胀是因为货币供给过剩引起的。这次的涨幅反映了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不够,存在众多的薄弱环节和隐患。并非货币问题,但是加重了百姓的紧张情绪。(鞠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