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3日讯 2013 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在全体会议“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礼辉谈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时谈到,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依然很低。
李礼辉说,人民币结算比例只占8.4%,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李礼辉还表示,希望人民币能够更多的成为支付货币,投资或者一些国家储备的货币。
以下是文字实录:
许思涛:刚才谈到实体经济、互联网对金融的冲击、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其实这些问题都跟您的工作有关,我想听听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李 礼辉:我们一般说市场只看结果不问原因,另外市场只看未来不看过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对于中国的我认为是低估了中国上市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现在很多的上市公司包括我们中国银行在内已经不错,那么它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看的还不够透明、不够准确,我倒赞成刚才梁总所说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可能要 让整个国际的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的市场前景看的更加清楚。
第二,刚才谈到利率市场化,我赞同李老师的观点,实际上这几年利率市场化一直在推 进,问题可能在商业银行微观的层面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比如业务结构更多的要去做中间业务,在宏观层面上利 率市场化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比如说让我们的基准利率真正成为基准利率;要能够培育中国收益率的曲线,现在这些都还不够完善。
在人民币 国际化方面我认为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我们去年人民币跨境结算量总金额是2.94万亿,比2011年增长了41.3%,证明人民币的国际 化增长速度特别快,但是还存在两个问题,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采用人民币作结算的只占8.4%,所以我认为它还有很大的前景。在全球的支付中使用人 民币的比重要逐步的提高,另外我们希望人民币能够更多的成为支付货币、投资或者和一些国家储备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