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3日讯 2013 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在主题会议“创新型增长:从增长速度到增长质量”上,诺恒咨询创始人 John Russell谈到中国企业创新的挑战时说,中国企业创新靠高层,国外企业创新靠制度,这是最大挑战。
John Russell说:“中国企业的这种管理往往让创新必须要接近高级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负责任的而且作出很好的反应,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公司要在海外进行扩张的话,他们必须要建立一些流程和系统,必须在大的组织当中建立持续创新的机制,我觉得这是很大的挑战。”
以下是文字实录:
张勇:当然我还想说,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强这也是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可能很多人还会坚持这样的观点,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中 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优势,大企业还有它自己的劣势,因为它可以通过垄断市场,不用创新就可以挣钱,所以这方面大企业也存在一定创新上的惰性,这都是可以继 续讨论的话题。
下面我想请问John Russell,还是想请您结合您在中国工作的经验谈谈您认为中国企业管理当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影响了它们的创新能力。
John Russell:我想在很多方式上,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中国企业的这种管理往往让创新必须要接近高级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负责任的而且作出很好的反 应,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公司要在海外进行扩张的话,他们必须要建立一些流程和系统,必须在大的组织当中建立持续创新的机制,我觉得这是很大的挑 战。
有一些公司已经克服了这个挑战,我想确实有很多的失败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大部分行业当中的整合,很多的公司在这些行业的整合过程当 中会失败,在行业当中最好的这些公司必须要把创新作为他们生存下去的一个核心元素,这里再谈一下刚才所谈的话题,就是这个市场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怎 么样创造创新机制的安排?
首先是增长,还有资本。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研发市场,在研发方面支出占了12%,还有70%的研发进 入到了公司,因此这里是有一个很肥沃的创新土壤的。大家也可以看到市场不断出现变化,随着市场的变化创新也非常重要,你刚才提到东欧,实际上80年代末到 90年代的时候,我进行了东欧的一些研究,我觉得中国的方法和东欧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增长是忽视了一些社会经济的基础架构,而现在中国开始重新关注这 些问题,比如说卫生、医疗、社保、教育等等,重新关注这些问题,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在北京,我知道所有的这些建筑、这些政府的大楼5年前、7年前,这 些政府的大楼现在这些钱都投入到了建医院和学校当中了,过去是建政府大楼,因此现在政府的关注点出现了变化,这也会推动新的创新,给人们带来一些很好的机 会。
我再讲一下刚才谈到的造纸行业,你知道造纸是非常肮脏的,污染非常严重。但是有了投资的话,我们可以进行清洁纸张的生产,这里有需求 也有创新。公司看到了这些机会,他们可以进行工业政策的整合,我们会找到几个获胜者,也会有很多的失败者。中国要具有国际创新精神的话,这也是中国政府的 一个政策想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