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多地遭遇暴雨,截至10日晚,15省区市146个县(区、市)受灾,30人因灾死亡、51人失踪。图为7月7日,汽车在武汉市街头积水处滞留。(新华社/图)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特大暴雨,导致79人因灾遇难,其中,1人驾车被困在广渠门桥下的积水中溺亡。坊间掀起关于恶劣天气预警和城市排涝系统的反思,然而,2013年7月8日,同样的悲剧再次在河北邢台发生。
据《新京报》报道,7月8日晚,河北邢台沙河市突降暴雨,南环路一辆帕萨特轿车被困地道桥下的深水中近4个小时,待救援人员将车体打捞上来后,车中一对母女和一名男子身亡。
事发地道桥位于沙河市郊南外环路,桥上是京广铁路轨道,桥下是东西向车道,全长约400米,车道最低洼处距离桥底约6米。
有遇难家属表示,事发当天,他们在入桥的道路上,没有看见任何积水预警标志,他们曾询问管理桥梁排水泵的人员,对方称排水泵已经坏了好久。
据《东方早报》报道,沙河市政府办7月10日通报称,事故轿车是“在未注意危险警示牌的情况下,不慎驶入被淹”,并表示将在城区重要积水路段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执勤,并设置醒目警示牌。但当地市民反映,事发路段并未见到警示牌。
“老公,车进水了,你快来救救我们。”
综合上述《新京报》与《东方早报》报道,事发当晚19时55分,苑莉带着9岁的女儿萌萌从沙河市迎新街的婆家回自己家。她给在单位值班的丈夫李伟刚打电话,告诉他已搭上了邻居李某的车。
9分钟后,李伟刚接到妻子的求救电话称,“老公,车进水了,你快来救救我们。”
李伟刚要求妻女弃车逃生,但得到答复是“水太大,下不了车”。苑莉给李伟刚打完求救电话后,她的手机再也无法接通。当时,沙河市已被暴雨笼罩。
李伟刚报警并和父亲李民生和亲朋好友们赶往现场救人。当晚20时30分许,到达桥头的李民生被桥下的积水惊呆,“五六米高的大桥下,底部和水面就差1米高。”
沙河市公安消防机场路中队指导员徐斌接警后,带领5名队员前往救援。23时许,车内三人被救出,紧急送往医院,但均抢救无效不幸死亡,此时为7月9日凌晨3点40分。据救援人员称,三人均系溺水身亡。
邢台市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白垒宁表示,有目击群众看到,车发生熄火时,水位刚在车轮的位置,车有掉头动作,试图往回走,但无奈水势过猛瞬间熄灭了发动机。
“汽车在被打捞上来时车窗处于半摇下状态,据现场观察推测三人是溺水死亡,人被溺在水中3分钟就会失去知觉,何况是这么长的时间。”白垒宁说,当天雨下得非常大,估计车主是将车窗关闭驾驶的。之所以后来摇下车窗很可能是试图自救,结果发现外面的积水太深,怕被水冲走就继续留在车中等待救援。
事发地点:一年也曾有车辆因暴雨被困深水
事发后,来自沙河当地市民的质疑声不断,而“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的地道桥成为了质疑的焦点。
据燕赵都市网2012年8月16日报道,同样是在事发的南环地道桥,2012年7月26日邢台遭遇暴雨。沙河的董女士当晚9点多驾车送女儿的同学回家,在通过沙河市南地道桥时,暴雨和积水致使车辆熄火,车内不断地进水。危急之中董女士三人奋力从车辆中逃离,车却泡在水中。
虽然知道暴雨天地道桥便会因排水不畅成为危险地带,但是董女士称,“那天行至地道桥口并没有实行交通管制也没有看到任何提醒、警戒标志,便误以为这段路还是安全可通行的。”
当晚10点20分左右,沙河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设立了红色禁行标志。董女士请求城管局工作人员给予帮助,将车拖出,但遭到拒绝,董女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辆滑入桥底彻底被雨水淹没。
第二天水退后董女士打捞出车辆,已基本报废。
国务院通知:暴雨还会来袭做好防灾工作
据前述《东方早报》报道,10日,有专家发表评论称,中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落后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城市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1-3年,大部分城市普遍采用1年一遇重现期。这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的2-10年的设计相差甚远。在此之外,“城市内植被覆盖率降低,道路‘硬化’,使得降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走,土壤本身失去的蓄水能力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一大原因。”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就在7月8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防汛会商会,指出要抓好城市防洪排涝,进一步强化预报预警,细化城市防洪排涝预案,健全部门联动机制,针对下凹式立交桥、排水泵站、易积水点等重点部位,强化应急管理,落实抢险措施,把洪涝灾害对城市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通知指出,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特别是近日安徽、湖北、四川等地持续遭受暴雨袭击,一些江河部分河段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雅安、都江堰等地先后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大中城市遭受短时强降雨袭击,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交通瘫痪,给人民群众出行和城市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交警提醒雨天行车注意积水,降低车速
交管部门提醒:当司机经过有积水或者立交桥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首先是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如果超了,应选择其他路线绕行。
7月11日,河北公安网络发言人微博上发布了多条雨天安全驾驶的提示:由于隧道内外交通环境变化大,隧道内视线弱、路面摩擦力低,车辆驶入携带的雨水会使地面更加光滑,在隧道行车时要减速,看到隧道标示后要及时降低车速,开启车辆灯光,在进入隧道时不要急踩刹车和急打方向,以防侧滑撞击隧道墙壁。
在高速行驶通行积水点段时要慢行,发现前方有积水时,应提前刹车降低车速,如后方和左右没有车辆时,最好减速绕行积水,如不具备绕行条件,请紧握方向盘,保持匀速平稳通过积水路段,切记不要急打方向和猛踩刹车。
也给各位司机提醒:雨天行车要降低车速,与前方车辆保持足够安全行车间距,车内冷风适量,风挡玻璃雨刷速度适当,确保行车中看的见、看的清,遇有紧急情况能够正确处置。同时,一定要及时开启车辆的灯光,如大灯、尾灯、示廓灯等灯光,如不是暴雨天气,一般情况下不要启用双闪警示灯,以免同行车辆产生错误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