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讯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他以千万年薪,成为券商界薪酬的标杆。他致力于追求独立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他曾连续多年蝉联各大机构评选的“最佳分析师”与“宏观经济预测”奖项的第一名。他如何看待经济学家的声誉与影响?宏观调控到底是否具有科学依据?钱荒对于实体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网易财经:很多的宏观经济学研究者的发言,常常都会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不明觉厉就是现在网络上的一个热词,就是听不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和投行经济学家相似的还有一些央行行长,比如说格林斯潘或者周小川,他们在不明觉厉的言论后面是否真的存在一种科学的宏观经济学呢?
高善文: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现在所流行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在危机之前大家普遍认为,宏观经济分析当然算不上能够像自然科学一样非常严密的科学,但是它对经济的分析过程还是不错的,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这次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家对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它的分析和预测的可靠性具有非常大的怀疑,我个人的看法是整个学术界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很广泛的反思,在这个反应现在未必有共识,但是可以相对比较确定的说,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学在多大程度上是一门科学,这个还是见仁见智,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的。
网易财经:您觉得存在科学的宏观调控方式吗?
高善文:我个人的看法是,也许是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关键的原因在于,对由人来组成的经济世界的运行来讲,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体系是不可知的,就是在原则上来讲,这个体系具有不可知性,不管你的分析能力多么强大,不管你的数据信息是多么完备,这个体系因为人可以根据预期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个给这个体系预测的可靠性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因为所有的宏观调控都必须基于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你对经济的理解不见得是正确的,你的信息不见得是完备的,而且经济的运行过程在结构上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很难说有完全科学的体系,所以整个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肯定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完全没有任何的分析过程,就象一只猴子一样,随机的采取经济政策应该是不行的,但是经济政策的预见性确实没有大家期望的那么强。
今年5月份,金融市场资金利率全线攀升。6月上旬市场盛传的光大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整个市场像抽筋一样紧缩流动性。几乎所有人都在喊:“钱荒来了!”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连续数天飙高之后,6月20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隔夜头寸拆借利率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沪深股市也跌幅惨重。
高善文:我认为钱荒的背景当然非常的复杂,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这几年以来整个全社会的融资总量和信贷投放总量是非常大的,但是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是非常快,表明大量的存量资金是分配在非常没有效率的方向上,而且如果仔细去看的话,一方面相对低效率的部门它的杠杆比例在上升,另一方面在杠杆比例上升的同时,低效率部门的效益还在下降,资金的周转效率还在下降,所以整个大量的信贷资源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误配,而这个误配的问题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试图采取措施去解决,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看到了前段时间金融市场所出现的一些波动,但是这些波动的背后,首先要看到的就是存在着比较深层次的实体经济层面的原因,存在着比较深层次的金融体系运行的制度层面的原因,央行试图采取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去纠正这一问题,这样的一个采取措施的过程,跟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惯性之间有一些冲突和摩擦,在这个过程之中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个我想是这个事件发生的主要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