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汪静波
网易财经6月30日讯
在今天的“专题会场九:建设上海财富管理中心”上,对于公司债的发展,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汪静波对于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汪静波介绍,2002年到2005年,随着国家发展越来快,股票、房产等资产价格都大大上涨,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也开始从扩大再生产,转入认识到投资也可以成为拥有财富的方向。这也是一个洪流。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大规模上市,他们70年代开始创业,经过30年的积累,传统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上市。过去浙江上市很少,但是2001年上市最多的是浙江省,想去理财的企业家过去是买股票,现在是卖股票,他们自己成立的投资公司也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他们自己二级市场、私募、PE都做得非常好,也开始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所以我们认为财富管理的发展,或者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不是简单增加几个银行的牌照,增加信托公司的牌照,而是越来越多独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我们看到各个产业、各个行业资产管理公司非常密集,我觉得真正要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应该鼓励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但她同时指出,“2001年我们也感受到一些新的趋势,信托慢慢取代了公募基金的发展。其实公募基金从1998年就开始了,现在资产规模只有2万亿左右,新的信托公司发展基本上是从2002年、2003年开始,现在有将近5万亿的规模。我们也看到四天一个新政策,以开放为主题,财富管理为主题,特别重要的就是公司债和企业债的推出。有一个数据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中国信贷业在整个全市场融资总量占到70%,IPO大概占到10%,企业债、公司债占百分之二十几,美国信贷只占5%,IPO只占10%,其他的都是公司债和企业债。我觉得不同的阶段,驱动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因素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