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网易财经6月8日讯 2012年APEC中国工商领导人论坛6月7日-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称,从1959年开始实行了户籍管理制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已经把利益固化了,以北京为例,北京现在2000万人口,有800万外 来人口,如果把户籍制度取消,那就要在政府财政里切出一块来解决这800万农民工的问题,也就是外来人口,这意味着你对原有的持续增长的户籍人口的公共服 务就会下降,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改革,而是利益关系分配的调整,这是改革的难点。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通过一轮简短的问答把每个嘉宾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再针对每个问题逐个探讨。李铁主任,你刚才讲农民工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当前从公共政策制定上就应该把户口制度取消掉,户口制度上依附的一系列,比如说高考制度,各个城市的劳保制度等,整个都按照没有户口制度的前提来重新规划,您是不是这个意思?
李铁:户口制度不像想得那么简单,从1959年开始实行了户籍管理制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已经把利益固化了,以北京为例,北京现在2000万人口,有800万外来人口,如果把户籍制度取消,那就要在政府财政里切出一块来解决这800万农民工的问题,也就是外来人口,这意味着你对原有的持续增长的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就会下降,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改革,而是利益关系分配的调整,这是改革的难点。
据我们所知,到目前,我们最近一直在全国各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去了很多城市,其实调查城市化问题更多是想关注农民工问题,可是到这些城市我们参观的都是中轴线、开发区、新区建设,这就使我们感到非常困惑,你可以看到一个城市会花上亿资金修一个规划展览馆,但他对农民工的投入微乎其微。
这里面关系到一件特别大的事情,我注意到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未来城市”,从城市化切入到未来城市,未来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看的是所谓中轴区、新城建设,为白领、中产修的豪宅,还是包含了所有不同收入群体,包括外来农民工、城市间流动人口,具有包容性的城市,这是我关注的非常大的一件事情。
第二,你们要注意到在最近一系列会议上,领导同志们讲话也都提到了,“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含义指什么?你知道,扩大内需的前提是实行了一系列的限购政策,保障房政策,在这个基础上提扩大内需,肯定不是对富人提出的扩大内需政策,而是要“启动”一部分人的消费。所谓“启动”一部分人的消费,最大的潜在问题是什么呢?从34.5%的户籍人口要延伸到50%,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农民工实名化50%,甚至像晓光刚才讲的未来的60%,这一大批人口怎样纳入城市化进程,怎样把他们的公共服务水平搞好、提高,他们的收入和就业能力,启动他们的消费,这样才能带来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有经济学家讲:21世纪是美国的高科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8.9亿其中的2.2亿,甚至可能还会增加2亿,这部分人发展起来对于整个城市化进程、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问题是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值得悲哀的问题是,对城市发展的话语权并没有估计到这批这么大面积人口的弱势群体,现在很多富人在强调着拥堵、PM2.5、绿色、生态,这都是达到了欧盟、日本、美国城市化发展的数量、质量、标准相一致的人提出来的对生活理念的要求。
可是别忘记了,我们这个城市,中国13.4亿人口,能够满足这些理念的人有很多,但离这些理念相距遥远,而又居住在你身边的人也很多,所谓未来的城市,所谓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它的发展导向到底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满足一部分人已经达到的水准甚至超过的水准的理想化要求呢?我想是值得我们在座所有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