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会晤。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是美国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决策,而且在扎扎实实地推进,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是虚张声势和虚多实少。但也不要过分地估计它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威胁和损害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我们必须冷静地对美国做出恰当的估计,提出积极稳妥的应对之策,既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又要力推中美关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不但由于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
一、对美国的几点基本估计
1、现在在中国的媒体上充斥着关于美国衰落的报道,美国国内也有不少的美国衰落论者。但在我看来,美国还没有衰落,只是实力相对下降,在未来20-30年内美国仍将是唯一超级大国。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与这个超级大国打交道,不管是哪一种性质的交道,也不管你愿意与否。
2、从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如今美国经济确实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但美国的修复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强。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的经济不会出现第二次探底,只是复苏缓慢,而不是继续衰退。这就是说,美国仍将长期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以及外资和科技引进的主要对象国。
3、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不会改变,从根本上说,它的全球战略重心东移是它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全球政治、经济的重心正在移向亚太地区转移。为了维护它的霸权地位,美国必须做这样的调整。因此,不能说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就是为了遏制中国,但中国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而确定的主要遏制对象。不管美国领导人口头上如何否认,但事实胜于雄辩。美国首位总统华盛顿说:“衡量朋友的真正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
但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和策略,与对付苏联的那一套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在军事上以强化军事同盟构筑军事包围和围堵,不同之处是在中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前提下,采取接触加遏制的两手策略。但接触不仅仅是需要与中国合作和配合,还包含着利用接触进行软遏制的一面,这就是克林顿总统在任时说的,通过接触从经济、司法、思想等方面改变中国,逐步削弱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4、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不限于军事战略,还包括外交、经济、意识形态,是全面转移。这是希拉里·克林顿多次公开讲的。有人说,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不可能实现,但我认为可以基本实现,然而它要完全实现它重心转移所要到的目的则相当困难。它的亚洲盟国和“伙伴”的步调并非完全一致,就对华关系而言亦如此,正如已经卸任的美国前副国务卿今年1月14日在日本《东洋经济》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所说,是因为“亚洲每一个国家都认为与中国发展关系符合(他们的)基本利益。”
5、鉴于美国对华两手策略,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军事上主要是对中国进行围堵,限制和压缩中国军事对外活动战略空间和控制国际运输通道。但对中国直接进行军事入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种围堵无疑将使我国长期处于美国的军事威胁之下。然而,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是在经济、金融和网络安全威胁以及意识形态上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