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网易财经3月5日讯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今日向网易财经表示,今日她将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最新议案将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关于节能环保,另一个则是关于人才培养。
之所以在今年的“两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杨绵绵向网易财经表示,她关注节能环保是因为从目前形势来看,全球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以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为特征的新能源产业。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但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激励机制、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等。
“过去的那种单向的GDP的增长,有时候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特别是一些粗放的增长,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都会对未来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谈到节能环保对于家电企业的影响,杨绵绵表示,节能环保对于家电产业来说就好比一个链条闭合的环节,从设计开始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再回收,让废旧的家电不会变成一种对人类环境有害的垃圾。那么,在这个家电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中,如何达到既节能又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一个很大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是她表示由于在这些方面缺乏健全的政策、法规、规定,这也是促使她提出节能环保议案的主要因素。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杨绵绵建议:首先应该推进节能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构建规范市场;同时加大对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此外还应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示范建设,培育专业化大型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对于此次她提出的另一个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杨绵绵向网易财经表示,目前我国人才培育存在诸多的不足,从企业的角度看,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从社会的导向看,人才教育更多关注的是知识,体现在高分数、重点班、升学率等方面,因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价值观的导向,也就是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价值观导向的错误甚至会导致知识的扭曲,有些看似“高分数”“高学历”“高学位”实际“低能”的人是无法支撑强国战略的实现的。
杨绵绵向网易财经表示,“在海尔,我们用‘人单合一双赢’的模式告诉员工,‘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员工的报酬完全取决于他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你想要的报酬和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完全匹配的,你想要高报酬就必须创造高的用户价值,如果你不想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你连岗位也不存在了。这种机制大大激发了员工的潜力,每个人从原先的被动听领导指挥变成主动为用户服务,主动学习,主动创新。说明机制创新可以引导员工的价值观创新”。
杨绵绵建议,应将创新人才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支撑强国战略。她说,“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应该和国家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当前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个基本国策解决的是人口数量无序增长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强国战略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的问题。强国战略需要各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应该靠我们自己培养,要坚决摆脱对海外培养的高度依赖。但这并不是说不与海外合作,而是一定要打造我们自有的比海外更优越的人才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