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云南师宗3月2日电(记者储学军、李自良、陈杰)今年云南省曲靖市旱情严重,其中师宗县旱情尤重。特别是在师宗山区,由于已经连续旱了几年,人畜饮水更成问题。但当记者3月1日来到葵山镇乌果村委会海子村,所见所闻却是另一番景象。
海子村距离县城15公里,是一个有20多户人家的山区小村。记者得到的资料显示,在2010年初,当地连续200多天没有降雨,全村的水窖全部干涸,小春作物基本绝收,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所有劳力不得不用在了人背马驮的“艰辛背水路”上。
想象着百姓吃水的艰难,记者走进了海子村,却看见一户户崭新的农家小楼前,已经安上了自来水龙头。来到农户李老四家,他飞快地把自来水龙头一拧,随着“哗”的一声,白花花的自来水就淌了出来。怕记者不信,李老四还笑着捧起自来水喝了一大口,连声说:“没问题,可以直接喝”。这么说,海子村旱情已经解除?
村民组长殷伦宝指着村背后的一个大水池解开记者的疑团:大水池解决了用水难题。就在2010年,县水务局和镇党委政府多方勘查寻找,在村附近的一个溶洞里找到地下水源。按照水务部门的设计,县烟草公司出资帮助修建了这个蓄水2000多方的水池,水源源不断抽上来后蓄在了这个水池里,保证着村民用水。
同行的葵山镇党委书记梁智林参与了当时的找水过程,说起来仍然欷歔不已:村子所在的区域属于喀斯特地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水源,干部群众为了找水源,走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这个地下溶洞离地面有60多米,“溶洞很宽,才下去时没有见到水,漆黑中摸索了几百米才见到水,当时我们高兴极了。”
说起现在的用水变化,李老四谈兴很浓:这可解决了生活的大问题,也解决了生产的大问题。他说,过去每到春季时候,全家人的主要心力就是放在找水上,生怕一天的水背不够、不够吃。现在用水不成问题了,可以集中精力搞生产了。过去没有水,作为重要经济作物的烤烟总是育不上秧,今年全村的烤烟秧苗都没有问题了,“烤烟收成应该没有问题”。
殷伦宝关注的是全村的畜牧业问题,“过去没有水,猪呀、牛呀都不敢养。现在有水了,养猪养牛才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很有前途的路子。”在水池可以供水后,作为村民组长的殷伦宝家贷款22万元搞起冻精改良牛养殖,已养牛90多头,不仅还清了贷款,存栏牛价值达50多万元。
“有了水,我们村子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殷伦宝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