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月21日电(记者毛一竹)“小心,别烫到孩子。”在一名女警察的帮助下,年轻妈妈熊家萍很快便打好热水、冲好奶粉,抱在她怀里的小孩显然已经饿坏了,不断伸出稚嫩的小手去抢奶瓶。
在广州火车站广场的母婴候车室,到处都坐满了拖家带口的年轻夫妇,但让妈妈们倍感欣慰的是,这里有持续供应的热水、奶粉、奶瓶、纸尿片以及常备药品,无需担心孩子的突发状况扰乱了行程。在繁忙拥挤的火车站,小小的服务区就像一片绿洲,给疲惫赶路的旅客带来了一缕温馨。
外来工刘君辉一家四口坐在候车室的角落里,喝着服务区提供的免费热茶。37岁的刘君辉来广东四会打工10多年了,回忆起自己的“春运经历”,刘君辉感慨地说:“变化太大了。”上世纪90年代火车站还没有搭起候车棚,等车的人只能蹲在广场上吃点自带的面包充饥;2008年冰雪灾害时,孩子太小、害怕挤车的刘君辉干脆没有回家。
“没想到现在火车站的服务做得这么好。”刘君辉说,“广场上没怎么看到滞留,找不到路了,刚一停下,就有志愿者上来帮忙指路,有的志愿者、警察还主动帮我们拿行李。”
服务区的民警告诉记者,广场晚上气温低,通宵候车的旅客较多,每晚10点左右,警方会在广场向他们派发“爱心粥”。现在母婴候车区的婴儿米糊已经用掉两盒了,纸尿片也刚用完一大包,给一些出门准备不足的旅客带来了便利。
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广场派出所所长钟志雄介绍,从1月8日春运开始到18日,广州火车站地区到发旅客有368.5万人。警方根据客流变化采取多项安保措施,使该地区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34.4%。同时,警方提供的人性化便民措施也受到旅客的欢迎和好评。
在广场派出所的24小时临时身份证办理点,记者感受了一把“一分钟办证”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丢失或忘带身份证的旅客,只要在办理点报上自己的身份证号,就能通过联网系统看到相关信息,进行人像比对、核实身份后,马上可以调出临时身份证明。从1月8日到19日,该办理点共办理了118个临时身份证。
在人来人往的广州火车站广场上,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站在雨中举着牌子,为旅客进站进行指引。时不时有旅客停下脚步,找志愿者问路。就像暖心的服务区一样,几步一岗、随处可见的志愿者也是人群中一抹温暖的亮色。
“别以为问路是小事,有民警算过,春运时有人每天每小时被问路80次,就算再有耐心也会觉得累了。”钟志雄说,自从有志愿者团队加入春运服务当中,警方的服务压力也缓解了不少。
广州医学院大二学生玛依拉告诉记者,学校共有450多名学生在广州火车站做志愿者,他们每天8点半就要到岗,9点钟开始上班,每天工作7个多小时,十分辛苦,但玛依拉说:“帮人也能找到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