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的信
尊敬的丁一凡副所长:
您好!
回顾2011,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继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第一波后,欧洲正在上演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波。发达国家从市场向政府适度回归,各国政府和央行齐上阵,使出浑身解数挽救金融市场、重整世界经济格局,但世界经济仍处在脆弱的复苏阶段。
放眼中国,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审时度势,在控物价、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行了不少探索,不仅有效遏制了物价快过上涨,而且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这在国际大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之下,实属难能可贵。
2012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中国的发展形势备受社会各界人士深切关注。受美国、欧洲债务危机冲击,发达经济体活力不足、金融市场持续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降、市场信心下降,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愈加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依然面临种种考验,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依然艰巨。
把脉全局,从历史纵向角度分析,中国经过了艰难而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接下来继续前行的难点和突破点在哪里?从全球横向视角看,在世界经济复苏比较脆弱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在2012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您作为世界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晚辈想请教下您的观点。妥否,为盼。
顺祝新年愉快,祥和静好。
致
礼
新华网记者 房玉茜
2011年12月20日
世界经济新态势与中国的“审时度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给新华网记者的回信
丁一凡(图片由丁一凡本人提供)
新华网记者房玉茜:
你好!
“十二五”规划明确地把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主题和主线,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基调。无论是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每一步发展从没有脱离过世界大背景的支撑。
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中国经济曾被中国领导人称为非常复杂的一年。
世界经济经历许多波折,有自然灾害带来的意外打击 日本地震、核电站事故、电子零部件生产的中断;有前些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发展 欧元区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希腊债务、葡萄牙债务、西班牙债务及意大利债务都有爆发危机的嫌疑,债务利息飚升,甚至法国的债务利息都开始上扬,德国发债也受到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脆弱,失业率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已经放到尽头,而财政政策由于债务不断增长也没有更多的余地,社会反映越来越强烈,“占领华尔街”运动就在这种背景下从美国发展到其他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