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9日讯 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论坛上表示,只要能把准备工作做好的话,那么利率市场化就可以马上推。
推动利率市场化之前,他认为应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特别是金融机构破产之后怎么退出,这些东西要建好。要研究相关政策如何转变、如何操作。要考虑怎么样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够继续,变得很通畅。
他同时表示,推动利率市场化有迫切性。一是银行业的确盈利比较高,二是存款理财化倾向很明显,三是当前民间金融的泛滥。
以下是文字实录:
郭田勇: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其实利率就是金融机构跟商品价格一样,就是金融机构提供一个金融产品的价格。讲到这我就想到讨论价格改革时,比如说开放电价、煤价。如果说CPI水平比较高的时候,放开电价担心通胀又升高。如果当前物价水平很低,放开电价又担心它助长通胀预期。所以怎么做都有它的弊端。
从战术角度上来讲,我们讨论利率市场化在哪个实际上,其实银行相对来讲,金融市场风险会更小一些是有它的必要的。但是从战略层面来看,利率市场化应当说是谁都没有办法掌控的,我们一定要跨越这一步。又不能把一些具体层面的,比如银行经营细节上的影响看得特别重。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从现实层面上来看,推动利率市场化有迫切性。一是银行业的确盈利比较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业界都认为银行的高盈利跟其相关性非常强。二是存款理财化倾向很明显,存款理财化意味着由于利率没有放开,你没有办法,银行没有手段来更好的维护储户,使得银行存款被流失。这样就是市场化没有推进带来的恶果,也是存在的一种现象。三是当前民间金融的泛滥。中国为什么有高利贷出现?呈现一种炒作,呈现泛滥情况,这跟体制内和体制外利差非常大是直接相关的。由于体制内、体制外利差非常大,所以有大量资金在里面进行投机。从金融学道理上来讲,低利率必然会导致资金的超额需求等问题,那么体制内无法满足,大家必然寻找体制外的。包括温总理也讲过,因为正门开得太小。其实潜在词有两方面,一个是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太高,一个是利率没有市场化。所以从决策层面考虑,这三个现实因素是有的。
我经常说,装一装,盈利降一降。可能说话不好听。但是现在银行骑虎难下。因为层层分包了,都有利润指标,大家今年盈利这么多,明年还要比这个高,所以也降不下来了。可能是有这么一个因素。
利率市场化,现在是考虑条件方面的,不是从风险考虑的。有时候决策时形成犹豫。刚才贺老师也提到了这点。比如说存款保险。所以咱们有时候对一些重要的事情而不顾,比如说存款保险问题就考虑的比较少。从利率市场化角度来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特别是金融机构破产之后怎么退出,这些东西要建好。还有也要研究相关政策如何转变、如何操作。比如说选择什么作为政策工具,选择什么作为操作目标,同时要考虑怎么样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够继续,变得很通畅。所以首先要把前期工作做好。只要能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的话,那么利率市场化就可以马上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