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
网易财经12月19日讯 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论坛上表示,城市人口近几年住房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住房条件不但没改善反而是恶化了。但同时还提及,目前中国政府领导人都是精英分子,也能看到网民从各种渠道对他们发出的声音作出了感想。表示称这种的不同说明了中国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他觉得总的说起来是朝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表示对于中国经济总的说起来应该是有乐观的一种态度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想坐在台上的两位经济学家,中国的观众和老百姓喜欢经济学的朋友们都已经非常了解了。不知道卡恩先生是不是了解。茅于轼先生今年已经82岁了,下个月是您83岁的生日了。茅老也是一位独立的经济学家,他一直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一个参与者和推动者。夏斌先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所长,也是我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是我们很多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的参与者,欢迎夏斌老师。陈志武教授有很多的著作我想大家都读过,陈先生他应该说是一位对中国经济独立的、冷静的观察者,即使对当下很多很热的话题,他也能从另外的角度给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见解。欢迎陈志武老师。我们有45分钟的时间和各位教授和专家进行讨论。另外留出十几分钟来给现场的朋友通过微博的方式跟各位嘉宾进行对话。所以抓紧时间发微博。我们希望微博墙可以更加热闹一点。
在对话的开始我先请各位嘉宾能够给我们一个基本的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所以不需要有很长的阐述,只需要几句话来表达一下看法。沿着刚才李稻葵教授给卡恩先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说现在的欧债危机是一场好莱坞大戏的话,这场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因为这场危机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危机,包括中国经济未来复苏和发展的脚步。所以我想请三位教授就这个问题给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请茅老。
茅于轼:方才听了卡恩先生的发言,我的感觉就是欧债危机对中国的经济没有太直接的影响。相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跟日本的关系,欧洲的关系没有那么大。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主要还是看国内的情况。国内情况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看看现在跟30年前改革开始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大的不同。同这个不同里可以看到中国正在往哪个方向走。拿一个“不同”来看,就是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开始的时候进城的农民工是吃不饱饭、饿肚子的农民工,他们能吃饱饭、一天拿几百块钱的工资是谢天谢地。现在的农民工结构已经变成了“80后”了,他们有比较高的教育,信息很灵通、会上网。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再比如说,城市人口这几年的住房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住房条件不但没改善反而是恶化了。再比如说,中国在30年前老百姓的诉求是什么?是平反冤假错案。现在老百姓的诉求是维权,这也是很大的不同。还有一个不同,30年前中国政府的领导人都是打天下、坐天下的人。现在的中国政府领导人都是精英分子,都有很高的学问。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和那个时候关心的问题都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能够看到在中央领导中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说吴邦国和温家宝的声音就不同,我们也能看到网民从各种渠道对他们发出的声音作出了感想。这种种的不同说明了中国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我觉得总的说起来是朝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总的说起来应该是有乐观的一种态度。这是我对主持人问的问题的判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