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6月26日讯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25日-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26日在论坛上表示,带来的GDP主义的膨胀,从地方层面来看,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我认为有四个特征,以追求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上工业项目为突出特点,以资源配置的形成控制和形成干预为主要手段。
以下为迟福林教授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最近一个时期,我们智库和学者在如何评价中国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方式上有不同的观点,作为中国的智库,我们恐怕不能回避这一问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是不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要不要改变这一模式,对此,我提三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与GDP主义的膨胀。首先我们知道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贡献。在市场经济形成和经济起飞过程中,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有客观需求和历史控制,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哪里?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开始凸显,其风险逐步积累。例如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此政府,尤其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资扩张上,导致投资增长过快,不断加剧投资消费失衡。这些年,尽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但2010年居民消费率已经降到33.5%历史最低水平,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大量资源,加大资源环境压力,一些省区的“十二五”大都是以投资的高速扩张和能源的过高需求作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两个条件。我看一个材料,有的专家估计,全国各省区到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加在一起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这比2010年的32.51吨标准煤增加50%左右,显然是不可持续的。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我认为带来的GDP主义的膨胀,从地方层面来看,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我认为有四个特征,以追求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上工业项目为突出特点,以资源配置的形成控制和形成干预为主要手段。今天看来,这一种增长方式使GDP主义盛行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