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意见中国--经济学家访谈录 > 陈志武(2) > 正文

陈志武:中国很有可能搞二次刺激

0
分享至

网易财经6月讯 网易 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耶鲁大学金融学院终身教授陈志武。他对中国经济有许多建言,他很遗憾这些建言没被采纳。实际上,政策常常与他的建言相反。他仍然坚持发言,并认为未来还有重启改革的希望。

陈志武教授是第二次来《意见中国》做客。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陈志武批驳了麦金龙的中国通胀主要是美国引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通胀主要是刺激经济的政策引起的。另一位经济学家者王庆则说,批评刺激经济政策是事后诸葛亮。在这次访谈中,陈志武对王庆的一些言论做了回应。他回顾了自己过去几年的言论,指出,自己并不是时候批评经济刺激政策,而是在危机之初就建议通过减税、放开市场等办法来度过危机。令陈志武遗憾的是,政府不仅没有减税,反倒还加重了企业的税负。“当然最后采用的是天量贷款和4万亿的刺激方案。这样一来的话,很明显,当时,尤其我知道,谢国忠讲的比较多的,必然意味着过几年以后这个通货膨胀会失控的。现在看来不奇怪,当时的那些做法埋下了很多的这些结构性的问题。”

陈志武呼吁尽快实现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他说:“目前的这个货币政策的这种安排,是对中国的经济结构的长久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资金短缺,利率又很低,就正式利率又很低,这样一来的话,因为国企和地方政府能够得到这些贷款,享受到这么低的贷款利率,而另一方面的话,从这个国企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受到打击不是太多,甚至说得到的帮助比较多。那么受到打击比较多的就是民企,不仅他们得不到贷款,而且把他们更多的人就逼到去做地下钱庄的这种借贷,要支付高利贷,这样的话把更多的通过高利贷,实际上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被挤垮掉。”

陈志武认为,中国最好的改革时期是1980年代和朱镕基任总理的时期。他特别赞赏住房市场化和加入WTO这两大举措。“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后,让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第一次可可以买上自己的房子,然后变成了有财产的人,从真正的无产者,过渡到了有产者,这个是我觉得对中国人的面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加入WTO则“把中国从世界社会中退出来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了”。

陈志武认为,在中国经济遇到危机之后,仍然有重启改革的可能。他提出三大建议:“第一降税,把征税权,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真正的给它监督、制约起来,这是第一。第二就是把农村的土地私有化,这样的话是从根本上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让他们真正拥有财富;第三个方面就是把国有资产进行民有化的改革。”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中国很有可能搞二次刺激

网易财经:您觉得民营企业它除了面对金融领域的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以外,它还面临哪些不公平的困境呢?

陈志武:当然是发展的空间。因为身份上的歧视,很明显的,当然我知道最近几年差不多每年又出来一个新36条,原来老36条,后来又一个新的名字叫新36条,也许这个2011年可能会出台一个“新新36条”,2012年会出台一个“新新新新36条”。但是为什么总是要出台这些东西,这本身就说明这个身份歧视在国企和民企之间的身份歧视是太严重了,所以才会连政府的决策部门都感觉到有必要,每年要出台一个新的“新36条”。

因为道理很简单,国企的背后它的股东是国家,而制定政策、解释政策,制定法律、解释法律、执行法律的都是国家这些不同的机构,所以国企跟这些立法、执法、行政的这些机构都是一起的,那么你这样的话,那么民企是谁呢?更何况中国社会一直都有,看不起商人的这些一种传统,那么再加上这种政治结构和整个的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这样一个经济体系,那必然会使得民企在身份上、在地位上很难以像国企那样子腰杆挺得那么直。

网易财经:您觉得再这样下去,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民企倒闭潮?

陈志武:现在已经在发生嘛。因为这种月息到了4%、6%,甚至于更高的这样的水平,今天在中国除了少数的一些行业以外,大多数的行业的利润回报,利润回报率也不可能高到每年能够支持百分之四、五十的高利贷的水平,所以现在的这种利率双轨制如果再持续下去,必然会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以后会办不下去了,要倒闭。那么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百分之八十几的就业机会都是来自于那些中小企业,所以这种局面,利率双轨制的局面和现在的货币政策的局面,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以后会变成一个就业的问题。

网易财经:目前国内外的很多投资者都将目光集中在中国GDP的迅速下滑上,那么结合刚才您所谈到的中国的民企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您觉得中国经济有没有可能进入衰退?

陈志武:其实我是觉得,未来至少两年里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严重的下滑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主要的原因倒不是说我赞成这种政策,但是基于中国以往的政策惯性,现在要控制通胀的这个倾向性是那么强,不管是限购令也好,还是给那些企业的老板谈话也好,让他们不能够涨价等等,所有这些行政手段,短期内尽管看起来可以把物价给压住,不让上涨了。但长期来说,由此产生的这个结构性的负面影响会非常严重的,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有可能会使得接下来的经济,在一段比较短的时间之内会出现过冷。

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是,一旦有迹象表明经济要出现过冷的话,这个行政干预经济的这个办法又会换方向的。现 在这个尽量的去压缩,让经济尽量的冷下来;但一旦过冷了以后马上又换一个方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8小时三大事件爆发,俄军斩首美军进场,全球格局一夜骤变

48小时三大事件爆发,俄军斩首美军进场,全球格局一夜骤变

星辰夜语
2025-07-12 19:11:09
1950年霍英东去澳门追查遭劫物资,被人用枪顶头“再嚷就毙了你”

1950年霍英东去澳门追查遭劫物资,被人用枪顶头“再嚷就毙了你”

葡萄说娱
2025-07-08 09:46:10
湘阴男子因发一条评论被处罚——评论权不是寻衅,法治应为常态

湘阴男子因发一条评论被处罚——评论权不是寻衅,法治应为常态

小院之观
2025-07-14 05:30:03
中国稀土太子爷的奢靡生活:40万一顿饭,父子联手挥霍上百亿资产

中国稀土太子爷的奢靡生活:40万一顿饭,父子联手挥霍上百亿资产

混沌录
2025-06-27 22:48:15
北京大妈公交车上打晕患癌姑娘,一巴掌断送退休后的美好幸福生活

北京大妈公交车上打晕患癌姑娘,一巴掌断送退休后的美好幸福生活

嘉琪Feel
2025-07-09 23:05:01
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并不想归还香港,考虑过发动战争

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并不想归还香港,考虑过发动战争

博览历史
2025-07-06 10:49:25
李炎云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并取消退休待遇

李炎云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并取消退休待遇

潇湘晨报
2025-07-15 10:09:04
三名“私生子”已申请鉴定,宗馥莉用三字表明态度,恐怕是一场空

三名“私生子”已申请鉴定,宗馥莉用三字表明态度,恐怕是一场空

兴史兴谈
2025-07-15 08:57:39
如果把吸毒人放在荒岛上,他能戒掉毒品吗?网友举例很真实

如果把吸毒人放在荒岛上,他能戒掉毒品吗?网友举例很真实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7-15 00:10:03
中美德盾构机差距多大:日本每小时3.6米,德国6米,中国是多少?

中美德盾构机差距多大:日本每小时3.6米,德国6米,中国是多少?

阵匠
2025-04-24 05:44:14
被骗至缅甸失联高考生同车乘客亲述:一起拼车4小时,同乘人都劝他回家,次日收“报平安”定位

被骗至缅甸失联高考生同车乘客亲述:一起拼车4小时,同乘人都劝他回家,次日收“报平安”定位

扬子晚报
2025-07-14 10:23:18
主持人刁难黄仁勋,是否让中国军方获得顶级英伟达芯片?回应:和美军一样,不会把自身系统建立在对方技术上

主持人刁难黄仁勋,是否让中国军方获得顶级英伟达芯片?回应:和美军一样,不会把自身系统建立在对方技术上

大白聊IT
2025-07-15 11:36:03
探秘朝鲜的设计,就似一股清流…

探秘朝鲜的设计,就似一股清流…

有品设计
2025-07-15 08:44:22
M2达到天量,钱到底去哪了?

M2达到天量,钱到底去哪了?

智谷趋势
2025-07-14 11:57:59
太乱了!巴萨巨星搞私人派对,对胸围要求严格,香艳画面流出

太乱了!巴萨巨星搞私人派对,对胸围要求严格,香艳画面流出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7-14 18:16:40
帕尔默:没想到举杯时特朗普还在台上,这确实让我有点困惑

帕尔默:没想到举杯时特朗普还在台上,这确实让我有点困惑

懂球帝
2025-07-14 21:04:16
CCTV1今晚开播!40集革命历史剧来袭,这才是观众最值得看的剧

CCTV1今晚开播!40集革命历史剧来袭,这才是观众最值得看的剧

乡野小珥
2025-07-15 09:12:54
价格腰斩!茅台1935跌破600元,曾被炒至1899元

价格腰斩!茅台1935跌破600元,曾被炒至1899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7:20:31
中国第一个“被摘牌”5A的景区,因宰客臭名远扬,如今恢复5A,却无人敢去...

中国第一个“被摘牌”5A的景区,因宰客臭名远扬,如今恢复5A,却无人敢去...

背包旅行
2025-07-13 10:38:39
房地产如何透支50年社会财富?留下的除了房奴老赖还有什么?

房地产如何透支50年社会财富?留下的除了房奴老赖还有什么?

诗意世界
2025-07-04 19:14:18
2025-07-15 12:23:00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转弯 要对普京下狠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转弯 要对普京下狠手了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千万粉丝的周同学:下一个Labubu?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将在中国大陆销售解禁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气球裤”今年夏天火爆了,这样穿时髦松弛又减龄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乌军:史上首次 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