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孙伟丽、李亚红、黄安琪)56岁的李新华第一次走进朝阳医院戒烟门诊。与其他排着长队的门诊相比,这里显得格外冷清。
“最近查出支气管扩张、经常咳血,所以我想戒烟。”李新华从15岁开始吸第一支烟,前前后后戒了十多次,最长一次8年没吸过烟。
在中国,像李新华这样的烟民有3.5亿。“如果这些烟民意识到吸烟的危害,都来看戒烟门诊,不仅戒烟门诊和戒烟市场红火了,中国人的吸烟率也会明显下降。”朝阳医院戒烟门诊主任肖丹说。
朝阳医院是北京市第一家开办全国戒烟热线和专业戒烟门诊的医院,现在戒烟门诊的专职医生有4人,从周一到周五全天都开设戒烟门诊,年接诊病人达到上千例。
“1996年刚开门诊的时候,只有周一的下午有半天戒烟门诊,主动来戒烟的病人寥寥无几。近年来看病的人逐渐增多,可喜的是目前许多省市从今年的5月1日起开始推行禁烟新规,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行为,有戒烟需求的人会越来越多。”肖丹说。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药店,有部分药店的戒烟药已经销售一空。“戒烟药卖完了,卖得较好的是尼古丁戒烟贴。”一位销售员说。
随着中国潜在戒烟市场的逐步显现,在网络和电视广告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戒烟产品,如戒烟牙膏、戒烟烟嘴、中药戒烟、电子香烟等等。但肖丹表示,目前政府还缺乏规范和监管,在电子烟的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很多戒烟产品没有询证科学依据,不推荐这些网上热销的戒烟“药品”。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能买到的戒烟药品主要来自辉瑞、强生制药和诺华三家外国药企,如强生的力克雷尼古丁贴剂、力克雷尼古丁咀嚼胶,辉瑞公司的口服畅沛等。
“由于戒烟药品在中国暂时还不能赚钱,国内几乎没有企业愿意制造戒烟药,但强生、诺华、辉瑞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很赚钱的,”肖丹说,“不少外国企业已经瞄准中国未来的戒烟产品市场,这是一个待开发的市场,有潜力,但想收回成本还需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