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5月20日讯 2011陆家嘴论坛19日-21日在上海举行,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全体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金融工作应立足全球、着眼长远,重点把握四项原则。
李勇表示,从外部看,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各国都在经历全球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大宗商品涨价和大规模的热钱流动,中东、北非的局势动荡和日本的强烈地震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从内部看,逆通胀和稳增长,应对外部冲击和内在转型需求等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国内外形势变幻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十二五”的金融工作应重点把握四项原则:
第一,更加注重财政促进金融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顺应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必然的要求。
第二,更加注重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三,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市场化导向,金融管理工作的市场化导向。
第四,更加注重以国际化视野推动金融工作。
以下是发言实录:
[李勇] 展望“十二五”,我国金融面临新的机遇和新挑战,各种不稳定因素始终影响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各国都在经历全球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大宗商品涨价和大规模的热钱流动,中东、北非的局势动荡和日本的强烈地震同样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从国内形势看,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形势总体向好,但逆通胀和稳增长,应对外部冲击和内在转型需求等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面对当前变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十二五”的金融工作应立足全球、着眼长远,重点把握四项原则。 [10:59:26]
[李勇] 第一,更加注重财政促进金融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顺应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必然的要求。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也正面临深度调整,客观上要求促进内外协调发展。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劳动力总供给已经逐渐走向拐点,环境和资源的制约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结构转型的转折点上,只有成功转型才能实现下一时期的持续稳定增长。在这一关键阶段,应充分发挥财政手段优势,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持结构调整。 [11:01:14]
[李勇] 第二,更加注重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侧重于调结构,金融政策侧重于调总量,两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能够有效地放大政策执行效果。在当前宏观调控复杂性增强的背景下,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做好财政金融工作,确保逆通胀、稳增长和调结构目标实现的应有之意,特别是在某些特定领域,财政金融政策有着天然的结合点。例如,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国债从单纯补充赤字的金融工具逐步发展成为政府调控金融市场、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11:02:15]
[李勇] 第三,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市场化导向,金融管理工作的市场化导向。行政干预造成金融机构效益低下,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走向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市场化程度,同时,市场化也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导向。此前爆发的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2008年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爱尔兰商业银行面临亏损,政府背负巨额债务,引发债务危机。我们要引以为戒,要积极构筑市场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防范金融风险财政化而引发的危机。 [11:05:15]
[李勇] 第四,更加注重以国际化视野推动金融工作。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全球经济、金融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推进国内财政工作。我们要积极主动思考,如何优化金融机构的境外布局,保障金融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此外,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在金融改革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为我们提供更多与各国增进友谊的机会,我们要加强对外交流,认真汲取危机中其他国家的深刻教训,对自身的改革发展进行审视和反思。 [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