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主营业务为工程机械产品及配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种类有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起重机械和桩工机械等。公司由三一集团于1994年投资创建, 2003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属于民营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
2009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净利润19.63亿元,同比增长59.27%;每股收益1.32元。
(注释:英策咨询《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各年年报。本着忠实原始数据的原则,未因事后合并范围或会计准则变动而对数据进行调整,因此有可能与交易系统中数据产生差异,特此说明,后同。)
数据显示,2006年公司营业收入激增105%,突破50亿元,此后连续三年快速增长,2009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60亿元。2002—2009年,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49.5%。
公司净利润增长趋势,大致与营业收入一致,唯2008年因投资收益大幅减少以及毛利率下降,使净利润同比下降23.28%。2002—2009年,三一重工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37.6%。
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历年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由于材料成本上升,将毛利率拉低至29.96%,2009年又回升到32.34%,同期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2.07%。
费用控制方面,数据显示三一重工销售费用率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三年来维持10%的较高水平,超出行业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方面,由于规模效益发生作用,公司管理费用率近年来呈逐年阶梯式下降,并从2007年开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趋势,2009年进一步降到4.67%,比行业平均管理费用率低将近2个百分点。
财务成本方面,数据显示其财务费用率已连续四年大幅下降,2009年降到0.5%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对外投资方面,数据显示在2007年我国股市高涨时,三一重工曾持有大量上市公司流通股票,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达4.17亿元,当年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收益3.97亿元,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20%。到2008年,公司虽然迅速退出股票市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仅为0.14亿元,占所有者权益比重不到1%,但由于股票市场整体不景气,公司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损失0.65亿元。
尽管三一重工三项费用率整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仰仗于有10个百分点之差的高毛利率,公司销售利润率仍长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为15.94%,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
在资本结构方面,数据显示,前几年三一重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50%—60%之间,2009年进一步下降到47.69%,表明公司资本结构较合理,经营风险较小。
在资本回报方面,三一重工历年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2009年为26.07%,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流动性方面,数据显示三一重工的流动比率历年来均超过100%,近几年更达到200%的水平,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极强。
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持续增长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三一重工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1月份,公司以16.62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梁稳根等10名自然人定向发行119,133,574股普通股,换取其所持三一重机投资的股权。本次交易后,三一重机的挖掘机资产和业务将整体注入三一重工,并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贡献,公司总股本也由14.88亿股增至16.07亿股。2010年6月,三一重工实施每10股送2转3派1.6元的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总发行股数再由16.07亿股增至24.11亿股。
2010年第一季度,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71.78亿元,同比增长110.25%;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增长170.85%,每股收益0.58元。
我们使用英策咨询的上市公司财务模型,对三一重工2010年全年业绩进行了预测,预计其2010年营业收入为229.2亿元,同比增长38.94%;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59.83%。按公司目前总发行股数24.11亿股计算,其全年每股收益为1.3元(按同样股数计算2009年EPS相当于0.81元)。参考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英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