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机构:3家
随着政策紧缩预期压力被有效消化,前期的过度调整就必然会迎来阶段性的政策纠偏机会。创业板中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符合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两高六新”类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尤其是经过前一阶段的持续调整和估值合理回归之后,其中真正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品种有望受到主力资金的青睐。
此外,随着春节长假临近,节日消费题材也有望受到市场的关注;此外,年报业绩主线中的高送转题材股也有望成为局部热点。总之,虽然长假临近加剧市场观望情绪,但局部热点将继续贯穿结构性行情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应在筑底反弹阶段应积极把握市场主流脉络,适当布局潜在热点。
根据渤海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纳入统计范围的290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上周的平均仓位为80.91%,比前周80.25%上升0.66%。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4.96%,比前周上升0.29%;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5.78%,比前周上升1.13%。基金仓位连续第四周保持在80%左右。
由于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且外盘连续疲弱影响,拖累A股市场低位盘整,这也为中期布局节后行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时机。我们认为,从海外市场来看,美元指数将难以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快速拉升至80-90一线,同时从受美元波动影响较小的稀土和一些小品种金属的大宗商品价格近期逆市上涨来看,供需关系仍在持续好转;而从国内市场来看,春节前后理应不差的经济数据出台以及两会后金融创新的敲定、新兴产业政策的陆续颁布实施,将为后市迎来一波值得参与的行情创造较佳的外部环境。操作上,建议以均衡配置为主,并保持5成以上的仓位过节,一方面是权重较大的金融、地产、资源类板块,另一方面是涉及新兴产业的新材料、新能源、消费升级等板块。
收紧信贷的预测虽有一定道理,长远来看,信贷市场的发展潜力才是核心和主流,怎么可能到7.5万亿就打住了?金融股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融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且融进去马上就能变成生产力,跌下来当然是机会!
看平机构:7家
区域板块再展神威。但可惜的是,银行股等权重股依然不振,成交量也迅速萎缩,显示出当前市场已有长假的意愿,如此来看,大盘在近期的走势不宜过分乐观,但也不宜过分悲观,因为准备空仓过节的大资金基本上已经提前布署,所以,市场在近期可能会出现量能不足但个股机会犹存的态势。
周一的行情让人倍感沉闷,市场整体氛围低落,赚钱效应不强,显示前期调整仍未结束,反而由于假期效应使得交投清淡,股指表现萎靡。从技术上看,股指已经收出两根缩量十字星,上周五的跳空缺口显然对市场构成心理威慑,5日线和10日线等均线系统也是压力重重,如果没有量能支撑,短期股指反弹空间将极为有限。预计节前市场很有可能会进入缩量观望阶段,而指数表现可能还是波澜不惊,萎靡不振的行情短期可能还会持续,投资机会很可能还是一些热点,但因为过于零散,也会加大操作难度,建议密切关注量能水平变化和指标股动向。
今天大盘横盘报收十字星,大多数投资者已经选择提前空仓,年后再战,面对上方诸多常用均线的压制以及极度低迷的成交量已经说明大盘节前已无大幅上涨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继续围绕2950点做窄幅震荡,操作建议,积极的投资者还是控制仓位做短线强势股,谨慎的投资者继续建议空仓观望!
市场估值已处于中性偏低水平,基于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经济环境,市场下行空间已较为有限,我们认为大盘在2月份失守2800点的可能性较小。故此轻仓的投资者可谨慎观望,等待形势的明朗。对于仓位较高的投资者,借助短线反弹,可考虑出清估值偏高的题材股,但对于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的价值股,已无须急于减持。
市场虽然持续调整,但政策并没有回暖信号,新股依旧高密度发行。对此,上述现象会改观,投资者还需谨慎对待。二是主流权重的表现,短线应密切关注银行、地产等主流权重品种的表现,是否会出现止跌企稳的动作,这对当前技术关口的反弹尤为重要。在操作方面,对于短线市场虽可能会出现反弹机会,但整体还是谨慎对待,控制仓位,防范风险为主,而对于其间操作主要还是立足短线立场,具体可关注上升趋势良好的相关政策受益品种。
市场即将迎来春节长假,而海外市场走势震荡,市场可能因为回避假日期间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依然保持审慎,加仓意愿不足。短期即使反弹,其力度可能也不会太强。节前市场成交量可能趋于清淡,风险偏好不足可能使得防御性的板块仍将好于大盘,节日消费、区域开发的概念和个股仍将是局部活跃的热点。
区域概念股继续活跃,海南板块卷土重来,上海板块亦开始崛起;煤炭开采、传播文化、纺织、基础化工、期货、券商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家电、电子、石油化工、银行、通信等领跌大市。整体来看,由于前期市场连续下跌,空方做空动能有所衰减,大盘出现企稳走势。但节前资金较为紧张,萎缩的成交量亦可看出市场的观望情绪日趋浓厚,组织有效的反弹难度较大。技术上显示5日均线再度掉头向下,对于指数有明显压制,若后市继续维持无量上攻则仍有可能考验年线的支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