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婷婷
1975年,由苏州5个街道手工业作坊组合成立的苏州电扇厂起步了,那个时候除了铁路、邮电、钢铁或者电力这些国家性的大企业,其它的小企业都是街道办的。这个街道小厂干劲很大,工人们一个月能拿到30多块元工资。
这一年,邓小平开始整顿国民经济,经济形势全面好转。在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即1980年前(从第三个五年计划算起)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也正是这一年,在良好的经济氛围下,苏州电扇厂派了很多研发人员到国外去培训,去上海向华声电扇讨教。这为未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础: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苏州电扇厂的长城风扇风靡全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长城电扇、电扇长城”这句广告语在80年代家喻户晓。
哪里有长城,哪里客盈门
苏州长城电器有限公司现在所在的苏州市桃花坞大街89号,当年只是长城风扇的办公区域。这片区域有
但是现在这个大院里已经很难寻觅到长城风扇当年的辉煌了。如今门口的高墙上,“长城电器”字样并不显著,掩映在其他一些公司的招牌中。厂区内几乎找不到长城电器公司的踪影,各个楼都已出租出去,挂着不同公司的招牌,长城电器现在只是低调地在其中的一栋楼里办公。原先有4000名员工的大厂,现在只剩下40多名员工还在坚守奋斗。长城风扇已经今非昔比。
不过,长城电器的档案馆和老员工的脑海里却永久地保留了长城电扇当年的无限风光。
现在的苏州长城电器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苏州电扇厂,原名叫苏州宇宙电机厂。1970年,延安排风社、东风水泵社、动力机电社、苏州灯泡厂,这五个街道的手工业小厂于1970年组成了苏州电扇厂。
长城牌风扇曾被喻为苏州工业产品“四大名旦”之一,当年年产销量400多万台,“长城风扇、风扇长城”这句由原苏州电扇总厂厂办主任胡忠泽创设的广告语也家喻户晓。
在上世纪80年代,150元一台的电风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还要凭票购买。1984年,长城开发出第五代落地扇,在国内首创仿金电镀工艺,并采用灯扇两用的独创设计,投入市场后引起轰动,出现了“哪里有长城,哪里客盈门”的争购热。接着,公司采取“出样块、定型快、投产快、上市快”的策略,在热销第五代落地扇时,第七代电子控制模拟自然风高级电扇也投产问世。1986年1月,当这种新品运抵西安时,数以千计的用户竟冒着
“那时候电风扇的利润率很高,150块一台,利润有100块,去掉税收净利润还有80多块。如果生产十万台的话,就有近1000万的利润,我们当年可是年产达到400万台,可想而知,我们的效益有多好,当年给国家的税收也做了不小的贡献。”苏州长城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国灿自豪地说。
那个时候苏州人找工作,如果能进长城电扇厂,就相当于现在说进了税务局和银行一样,当年长城为了开一个订货会,包着飞机到海南岛和乌鲁木齐,当时是何等的风光。
长城当年的辉煌是靠当时不断进取积极创新的经营策略和工作人员的不辞劳苦得来的。当当年“长城”在经营中有几句名言:“自己打倒自己”,“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变”,就是一个品种在市场上最走红时,立刻用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取而代之。而销售人员为了推广长城风扇,“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长城风扇的质量让消费者放心,设计让消费者追捧。很多苏州人家里上世纪80年代初买的长城风扇,到现在还在使用。
庞大身躯,弊端重重
经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岁月,1996年6月,以长城为龙头的市属工业集团成立,同时将苏州轻工业电机总厂、苏州厨房设备厂、苏州长城电扇组装厂和苏州模具制造中心4家单位纳入“长城”管辖,实行国有资产委托经营管理,集团总资产超过7亿元,净资产1.5亿元,员工总数达到4200人。
但是庞大的规模和曾经的光环并没有让“长城”继续风光无限,反而带来了重重弊端,“长城”开始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唯我为大和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长城开始一步步走向没落。
大量的人员的涌进,企业没有限制的扩张,再加上那个时候按照国家的体制是先发货后付款,采用托收的形式,大规模的扩张和无法收回的货款,造成了严重的三角债。“长城”开始面临困境。
1997年5月,长城集团领导班子做出重大调整,“长城进行二次创业”,对企业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理。为避开债务纠缠、保存品牌,公司做出“借壳经营、借船出海”的经营决策,以中外合资苏州长安电器有限公司为载体,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建立以生产电扇为主,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实体。
尽管二次创业有了些许好转,但负债、亏损和托管企业的沉重包袱时时干扰着二次创业,长城集团本部仍然处于严重低谷状态。
当年让苏州人骄傲的“四大名旦”――长城风扇、春花吸尘器、香雪海冰箱、孔雀电视机,各个败落。苏州人有一句顺口溜,叫做“长城倒了,春花谢了,香雪海飘了,孔雀飞了”。
1998年底,苏州市委、市政府将江苏长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付市机械管理局(后为创元集团)委托经营管理。托管时,“长城”总资产1.83亿元,负债总额高达5.45亿元,公司在银行的信誉早已荡然无存,债务诉讼接连不断,市区所有法院都有对长城的债权诉讼案,其强制支付金额达2284万元。工厂停产,职工队伍人心涣散,土地、厂房等有效资产也全部抵押给相关人员,致使无法实现盘活。
面对如此情景,“创元集团”挑选了30多名干部骨干进驻长城,提出“先死后生、借力生存”的托管思路。
鉴于“长城”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元”集团想方设法通过法律手段运作,新组建“长城机电公司”出资1000万元收购“长城”商标,使长城集团唯一的资源“长城商标”最终获得安全转移并得到保护。
品牌运作,浴火重生
当时对“长城”来说,没有天,没有地,“老长城”所有的资产都给法院封掉了,没有任何资金来源,就只有一块长城品牌的无形资产。
没有了厂房、没有生产资金,长城电器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品牌运作,将长城商标授权给其他私人资本的厂家去生产,实行整机定牌生产,长城电器收取授权费。
“1999年2月份成立的苏州长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现在的苏州长城电器有限公司,开始专门进行长城品牌的运作。”苏州长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阳说。
长城品牌被保住后,在急需资金的情况下,长城电器采取了一种“只要你缴纳商标使用费,我们就允许你生产”的做法。这是当时的无奈之举,但是渐渐地董阳发现,由于产品不受控,只要交钱就可以生产,使得做出来的长城电风扇存在非常多的质量问题,并且市场上还出现了很多伪造的质量低劣的长城风扇,长城电风扇的品质和信誉度急剧下滑。
“当我们走过了这样一个急需用钱的阶段以后,随着长城职工的大部分人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我们逐步开始转向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董阳说。
据苏州长城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松春介绍,“长城”之后就开始大力做防假冒工作,给正规的长城风扇产品贴防假冒标签,以扭转长城风扇的声誉。假冒产品的价格很低,使得长城正规质量的产品卖不出去,90年代末假冒生产厂一共有9家,都被工商局取缔了。为了保证质量,长城也开始严格控制生产单位的数量和质量,不是谁想做谁给钱就给谁做。
现在“长城”已经有20家左右合作生产企业,合作的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苏州、浙江、广东这些在小家电方面有资源优势的区域,产品覆盖了风扇、抽油烟机、洗衣机等几乎所有小家电产品系列。
改制后第一年1999年产量是70多万台,到现在年产量又回到了400多万台,一步步在发展。
一些整机生产单位对长城也越来越有信心,品质都有所上升,不断地升级检测设备,避免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现在就算有加工企业要出双倍的价钱加盟,我们都不一定会同意,我们要严把质量关,只有符合条件的才可以加入长城。”董阳说。
现在长城品牌的各系列产品又开始活跃在二三级城市的市场中,跨越了生死线的“长城”又站起来了,凤凰涅盘,欲火重生。“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在解决完了历史遗留问题后,现在是万里长城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夏国灿说,“现在我们在努力地筹措资金,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重建自己的生产线,从产到销,重现当年的辉煌。”
董阳、夏国灿和秦松春,这三位将“长城”从生死线上拉回的老领导,已经头发花白,但他们对“长城”的热情不减,为长城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董阳曾经为了给公司节省费用,到北京出差时,在对方单位的沙发上睡了一个星期。
董阳说,“我敢说,长城现在全部都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但我们不是一流的品牌,我们是老百姓的品牌,我们会再次让长城品牌被百姓所认。作为长城品牌来说,虽然我们这些人年纪都大了,相比夏总和秦总,我最年轻,今年也57了,但是我们肯定会把这件事做好,我们自己也相信这一点!”
有着这些吃苦耐劳的这帮长城人,和他们对长城的无限深情,希望长城电器能“万里长城永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