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庆祝北京市农业、手工业全部实现合作化和全国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继北京之后,到本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先后实现了全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1月30日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幕。周恩来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实行按行业的全部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中国民族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共产党和国家的政策起了决定作用。
2月8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第二十四次全体会议讨论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改造中的问题时,作了《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的发言。
2月8日国务院第二十四次全体会议分别通过了《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关于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时对财产清理估价的几项主要问题的规定》。
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社论指出,不要轻易改变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原来的生产和运销规律、经营制度和服务制度等,以便保持经营专长和独特风味,接受其中对人民有用的部分。
4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勤俭办社的联合指示》指出,除了城镇中的手工业者和乡村中比较集中的以从事手工业生产为主的手工业者,单独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外,应当允许乡村中分散的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的手工业者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4月20日至5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会议的目的是把全国范围的先进生产者运动进一步开展起来,成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动力,以保证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4月25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6月18日陈云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针对公私合营企业的公私关系、工资福利和企业改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意见,并着重讲了一部分小商店、小商贩的生活困难和业务安排问题。
6月20日,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超过实际可能的急躁冒进现象,《人民日报》根据中央政治局的意见,发表题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根据这个精神,各地着重地纠正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冒进现象,使工农业生产积极而又稳步地向前发展。
8月22日、9月8日、9月13日,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会义召开,通过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准备向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政治报告,党章修改草案和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领导和组织建设的指示》,提出了解决农业合作化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巩固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肃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要逐步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反对官僚主义。
11月10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刘少奇报告了他不久前访问苏联,就波匈事件等问题同苏共领导会谈的情况。他提出,我们要吸取波匈事件的教训,要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关心人民的生活;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要限制领导人的权力,加强对领导人的监督。周恩来在《1957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批评了1956年的冒进倾向。全会同意周恩来的报告,决定按照“保证重点,适当压缩”的方针,安排1957年的计划。
12月上旬毛泽东分别找陈叔通、全国工商联正副主任、各省区市工商界代表谈话。在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谈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了要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上海的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3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
本年底,全国农村入社户占总农户的96.3%;90%以上的手工业劳动者加入合作社;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年底已经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主要指标。在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生产总值产均每年递增4.8%。市场繁荣 ,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资料来源:新华网、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史》)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