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4日讯 7月3日至4日,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召开,网易财经作为独家网络直播媒体全程对本次峰会及其分论坛做现场报道。在“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合作与责任”分论坛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认为,钢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很大,但并非因为钢铁业存在长期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主要缘于周期性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产能过剩。同时他表示,相信金融危机和产业振兴、经济刺激计划等宏观政策可以帮助钢铁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产能,获得长远发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徐乐江:谢谢主席,听了前面几位的演讲非常的受启发,全球都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里面,钢铁业是首当其冲的,宝钢是钢铁业的,刚才刘主任也举了很多如何看待产能过剩的例子。这次05年国家出台了钢铁产业的规划政策,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出了钢铁调整和振兴的规划,我是这么来评价和看待的:
第一,在去年的金融危机情况下,整个中国的钢铁行业等于是自由落体了产量50%、价格50%。进入今天以后,特别是11月12号,中央出台了促进经济振兴的政策以后,我们认为对整个钢铁行业应对金融危机起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个效应已经开始。尽管价格降了这么多,我认为这个波动是很正常的。特别是汽车、家电,汽车对钢铁行业来说感受最明显,第一个钢铁业产品需求旺盛起来了,最近家电的政策也陆陆续续的落实到位了,当然,各个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目前你说导致钢铁行业比较难的品种需求是什么?造船,因为造船行业目前好的势头以后,造船没有货了,特别是集装箱毫无疑问的,造船行业没有定单,那么他对钢板的产品需求就不像去年那么旺盛,这是我评价的第一点。
第二,我觉得这次调整和产业振兴规划是把调整放在前头的,像刘总说的,短期内促内需、保增长、求结构,需求是第一位,但是中长期我认为一定是对每一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发展,这个行业长期的发展,我是认为这是两个不可分的内容。因为对中国的钢铁业来说,刚刚刘主任说了,上个世纪末就在争论,到今天也还没有争论出一个眉目来,到底中国完成工业化和全面奔小康需要多少钢产量。刚才刘主任说了一个峰值问题,我补充一点就是时间,这个地球上钢产量过亿吨的四个国家,美国达到1.8亿,建国以来他用了快80亿吨钢材了,日本达到1.4亿,战后,现在也有50多亿吨的钢材消耗,前苏联也达到1亿多吨,解体以后俄罗斯他们就分了。中国这几年每年4亿吨的需求,还有一些是出口的。
所以在近期我们满足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使产业不要受伤的同时,我们另外也一定要关注行业长期的发展。因为钢铁产品和汽车家电不一样,我们算是工业基础原材料,面对的是下游行业,不对千家万户,不对最终用户。但是这个行业和我们下游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下一个行业兴旺了,钢铁行业生产这些产品才兴旺。所以这一块的话,我觉得刚刚刘主任分析的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对今天的中国钢铁行业都存在。所谓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能耗高、污染大的一定会是结构性的。周期性的按我们行业说,这一轮建设很多,所以先进产能,但是没有需求了,比如最近造船的板都是属于先进产能,但是周期过剩,因为下游不旺盛。所以这一块的话,我认为结构调整和今后长期观察整个行业,乃至下游竞争力,以及影响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完成和全面奔小康的,我认为要提到议程上来,而且结构调整,行业发展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现在国家出台四万亿主要在基础建设上,现在最好的钢铁材料是什么?建材,螺纹钢,但是四万亿也是国家针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今年四万亿,明年四万亿,长期四万亿,我相信国家会做调整。这部分的产能,污染大、能耗高的,一定会退出产业的舞台,这样的话行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所以我想作为钢铁业,以及宝钢的钢铁企业在整个全球经济大的环境下,和国家大的经济环境中,我们想要适应大势所趋,而且抓住机遇,在冬天的时候不是苦熬而是苦练,而且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迎来下一轮更好的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