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尽管6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5月减少790亿元,但仍然维持高位。据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630亿元,资金的宽裕局面不改。根据证监会新规,自6月1日起,拥有100万元以上资金的投资者可参加"一对多"业务,而以往,这一门槛定格在5000万元。国信证券预测,专户理财有望为A股引入2000亿-3000亿元资金,成为市场的又一支"超级主力"。分析人士称,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谁率先打响IPO第一枪,对基金而言,尤其是对处于建仓期的新基金而言,都将带来买入契机。
导读:
6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6630亿 资金的宽裕局面不改
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新规今起实施 市场有望再获3000亿资金
IPO重启老基金谨慎"打新" 新基金面临建仓良机
新基金正处建仓周期 中期上行趋势没有改变
6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6630亿 资金的宽裕局面不改
尽管6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5月减少790亿元,但仍然维持高位。据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630亿元,资金的宽裕局面不改。
据《大众证券报》消息,统计显示,6月份到期的资金中,到期票据为3330亿元,而到期正回购为3300亿元。而从各周来看,到期数量分别为1640亿元、1550亿元、1790亿元和1650亿元,呈现明显的波浪型。
而在4月份新增信贷回归到正常水平之后,央行明显放松了公开市场回笼力度,根据Wind的统计,5月央行累计在公开市场中净投放1020亿元。
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新规今起实施 市场有望再获3000亿资金
根据证监会新规,自6月1日起,拥有100万元以上资金的投资者可参加"一对多"业务,而以往,这一门槛定格在5000万元。国信证券预测,专户理财有望为A股引入2000亿-3000亿元资金,成为市场的又一支"超级主力"。
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迹象是,在《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于4月1日实施后,基金经理变更频率并未降低,近期发生变动的基金经理中,近80%并非是离开基金公司,而多是为专户理财等业务做准备所致。
来自《华夏时报》的报道称,5月26日,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向记者指出,去年以来,各家基金公司不俗的专户理财业绩都让他们底气倍增。
记者注意到,耀皮玻璃最近公布的季报和年报均透露出,去年其委托易方达和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的两只专户产品均取得了不错收益。目前,耀皮玻璃有意让这两家公司继续管理其专户资产。
当日,记者同时从广发基金采访获悉,该公司近日也接受了两笔共计1.5亿元的专户委托资金。
在国信证券基金分析师杨涛看来,按美国市场专户理财规模约是共同基金1/10、股票型基金1/5的比例测算,长远看,专户理财有望为A股市场引入2000亿~3000亿元资金,成为市场的又一支"超级主力"。
建信基金专户理财部副总监邢悦青向记者指出,注入专户的资金,可能有不少是从现有的开放式基金转投而来。这意味着,部分原先随时可能流动的资金将相对稳定。
IPO重启老基金谨慎"打新" 新基金面临建仓良机
年初至今,二级市场一直在流动性充裕与题材股活跃的支撑下震荡走高。但忽如一石搅乱池水,IPO重启一时间让投资人陷入迷茫。公募基金的心情也很复杂:老基金的管理人想着市场或将转向、业绩将被摊薄;而新基金的发行人却心中暗喜,特别是可以"打新"的新发债基。
IPO重启激辩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表示在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安排新股发行。
这一消息成为影响近期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
很多投资者担心恢复IPO会分流二级市场资金,进而对目前来之不易的反弹局面造成大的冲击。基金公司也表现出谨慎,但总体却对中长期基本看好。
"短期而言确实会引发市场对扩容的担忧,从而对行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大成基金认为。但是,"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层面,而决定市场中长期走势的仍是宏观基本面。
"重启IPO本身是预料之中的,预料之外的是重启时间提前了。"华富基金研究部总监程坚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点位,依然有持续做多的机会。"
汇丰晋信基金分析称,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意味着IPO开闸的时间可能会提前于市场预期。"但从中长期看,在目前位置重启主板IPO,显示了管理层对市场长期走势的信心。"数据显示,剔除IPO暂停一个月以内的情况,IPO共有7次暂停,每次重启后,指数并未出现大幅下跌,相反重启后一个月内上证指数涨幅高达83.3%。
新基金建仓
A股站上2600点以来,从新基金的净值增长情况来看,一直相对谨慎,建仓缓慢。分析人士称,IPO重启给市场带来的下行压力,给新基金带来建仓的好时机。
"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不仅不会由于股市再度融资而受到折价,相反,股市整体估值水平如能因此降低,将给新基金带来'价廉物美'的筹码。"一位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表示。
他认为,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谁率先打响IPO第一枪,对基金而言,尤其是对处于建仓期的新基金而言,都将带来买入契机。
"IPO重启对老基金摊薄的同时,也是新基金建仓的良机。"华富价值增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季雷表示。
债基欢喜
对于可以打新股的债基而言,重启IPO将其从市场边缘再次拉回到了中心。
"对于债券基金,IPO重启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华富收益增强债券基金经理曾刚则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博时信用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过钧则称,"新的IPO机制使发行价格市场化了,未来收益率可能会有所限制,但是总体上IPO重启对提高债券基金的业绩是比较正面的。"他还表示:"按照过往经验,一般情况下,网下申购会采取保证金模式,网下中签率一般会高于网上申购。只要选择长远发展看好的公司予以申购,未来还是有望获得比较高的超额收益。"
曾刚认为,"2008年网下新股申购的收益明显高于网上收益,主要源于中签率相对于网上高出6-10倍。从本次IPO征求意见稿的改革方向看,我们预计询价机构在中签率的优势有所减弱,同时新股首日涨幅逐步下降,市况较差时不排除破发的可能,将考验投资者对新股的研究判断能力。"
但是,"目前资金面宽裕,IPO对回购利率的影响不会太大,融资打新股的资金成本低于2008年。整体上,我们认为IPO将带给债券基金新的投资机会,尤其对于小规模债基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预计下半年获得1%-2%的净值增长。"曾刚说。
此外,由于债券市场所受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大,过钧判断,2009年、2010年要想出现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趋势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市场箱形整理的可能性更大,2010年以后的经济走势会更明确。所以他比较看好目前债券市场包括信用债在内的投资机会。(理财周报)
新基金正处建仓周期 中期上行趋势没有改变
据劳动报,尽管不久前传来IPO即将开闸的消息,上周股市并没有被其压垮,沪市最终反而从前一周的1597点上涨到上周的2632点,周K线上再度拉出上涨35点的周阳线。种种迹象表明,新股的重新开闸,未必能够轻易改变已经形成的上升趋势。
上升趋势已初步形成
回顾1664点以来的走势,沪市在犹犹豫豫中逐渐走出了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直到上周为止,依然走在上升通道之中,期间曾经多次受到市场各方怀疑。
先是因为多次上攻2100点受挫,有人将该点位称为"天花板",断言反弹已经结束,然而春节过后,大盘一举攻上2100点。当大盘上攻2400点受挫后,又有人声称该点位肯定是头部,至少是上半年的顶,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蓄势,大盘不但走上2400点,还突破了年线的阻力。
当大盘上攻到2600点附近,在2579点遇阻回落后,又有人信誓旦旦表示,由于上升5浪已经走完,B浪反弹彻底结束,C浪下跌将开始;但大盘在跌破5日、10日、20日和30日均线后,大盘又神奇地收复所有均线,上攻至2688点。
随着大盘从该点位回落,恰恰遭遇IPO即将开闸的消息,有人断言这一回行情肯定完了,未料上周市场居然如此强势。
恰逢新基金建仓
为什么大盘会如此顽强地一路上涨呢?
原因在于上升趋势一旦形成,其惯性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注意到,当大盘从6124点下跌后,虽然大盘出现过一次次反弹,甚至因为政策面上的重大利好出现过极为强劲的反弹,但因为下跌趋势已经形成,政策之手也无能为力。而此轮上升趋势形成后,虽然深交所发表过几篇提示风险的文章,但政策面上鼓励做多的势头依然十分明显。所以要从根本上逆转上升趋势仍无从谈起。
而且由于此轮行情是在一片看空声中摇摇晃晃上涨的,许多不坚定的持股者屡屡被摔出场外,成为踏空一族,所以大盘涨了1000多点后,市场真正获利者其实并不多。
另一方面,由于近来新基金发行再度热销,某只创新型基金一天被抢购了近150亿元,而近阶段发行的新基金已经募资近千亿元,新基金正处于建仓周期,这就造成了基金和踏空的个人投资者每逢大盘下跌便入市抢筹码的局面。这正好解释了为何大盘回调的时间和幅度越来越短的问题。
回调时间越来越短
从技术面看,由于中线趋势向好,大盘每一次回落的幅度和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短。例如2100点到1814点的调整用了16个交易日,跌了近300点;2404点到2037点的调整,用了11个交易日,跌了近400点;而2579点到2372点的调整,只用了5个交易日,跌了近200点。均线的支撑力也从先前的60日均线上移到30日均线附近。而上周一的大盘调整也恰好到30日均线附近被拉起。
当然,由于投资者对新股开闸依然心存疑虑,后市大盘震荡难免,但在中期上行没有改变以前,人们仍然没有理由看淡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