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 刚才我想问问吴老师,你们给农民做五万块的贷款,利息高不高?
吴志峰: 这个问题我正想说,从市场经济国家或IPC、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他们在哈萨克这些中亚国家贷款的利率是比较高的。
网易财经: 大概是多少?
吴志峰: 一般是20-30%。
曹凤岐: 包括国外做的都是很高的利息,穷人银行利息是很高的,真正的穷人还是拿不到款,虽然他得到了诺贝尔奖,但他不是为穷人做的,所以要没有政策性的东西,农民还是贷不起。
网易财经: 曹老师越说越激动,但是在中国的情况如何?
吴志峰: 这要从几方面来看。
曹凤岐: 有一部分是需要政府来做的。
吴志峰: 原来政府也给农村做过补贴,但据我们了解,这种补贴根本没有进到农户的腰包,而在中间环节就被截留了。茅于轼先生在河北也有小额信贷的项目,小额信贷利率稍微高一点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要弥补它的成本,你贷一千块钱也好、五万块钱也好、一个亿也好,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这也是造成金融机构不做这块的原因,现在利率应该稍微放开一点,现在允许的是四倍,不能超过四倍,超过四倍就是高利贷了,我觉得这有发展空间,而且金融机构也能适当盈利,是可以做的,问题是要推动它,政府也需要来推动。
朱乾宇: 小额信贷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块分歧,福利主义强调的是利率比较低,它的对象是非常贫困的贫困农户,而制度主义追求的是机构的持续性。但现在我们从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逐渐从福利主义小额信贷走向制度主义了,否则如果经营小额信贷的机构不能盈利,那他还怎么坚持下去呢?如果只是依靠捐助,甚至是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做,但这个资金来源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方式啊。如果小额信贷有些原则,包括一些监管规则,比如资本充足率,注册资本金,因为这些和一般商业银行都是不一样的,要求是不是可以稍微低一点,如果能把法规规则设立得比较好、比较合理的话,在商业经营下也是可以盈利的。
曹凤岐: 总体来说,小额信贷市场利率是对的,但对一些项目,可以说不是金融机构拿钱,还是按照市场利率贷,但农民不付那么多,这部分资金也得由其他机构或政府来进行补贴。在推动农村发展、扶持中小企业上,这些事情都得做,如果利率市场化的话,肯定比普通利率高得多的,农民也还不起。市场原则是这样,必须这样做才能做好,但政府要去想办法给农民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