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困难局面,既是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深层矛盾制约的因素,后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30年来,大约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而95%以上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同时,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也一直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发展民营经济应成为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摒弃“重要行业必须由政府来控制”的旧观念,对民营经济公平对待、一视同仁。民营经济是否能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和观念更新情况,要将解放思想和提高认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政府要择机放弃对国企的行政保护,以社会公正为原则制定政策,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尤其是要在服务业打破垄断,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拓宽民营资本进入行业。如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金融、电信行业等,让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三、落实现有政策,进一步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和“发展民营经济的国务院36条”等政策法规,切实落实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在清理注册登记和审批许可限制、改善融资条件、合理执法、减轻税费负担等能促进创业和就业方面,大力推进政策执行力度。
四、利用税收杠杆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第一,完善和落实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国家统一的税收优惠体系。第二,进一步拉大国家限制发展产业和鼓励发展产业之间的税率差,使民营企业坚定自身发展方向。第三,税务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税收管理环境。
五、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扶持的力度。深化民营资本在金融机构的参与度,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发展社区银行、村镇银行;每年从非公有制企业上缴所得税的新增部分,提取一定比例在财政预算中列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组建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确保发挥作用。
六、增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要出台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使民营企业主动创新、勇于创新,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企业自身来讲,民营企业所有者首先要创新经营发展理念,创新企业内部体制、机制,建立创新人才良性运行的循环机制。
七、管理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理部门要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供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大力发展行业组织,做好对民营企业的技术服务、贷款担保、政策咨询等工作;急民营企业之所急,帮助他们积极引进人才,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同时,管理部门不要对民营企业管得太死,否则会窒息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