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3月4日讯 全国政协委员、盘龙云海董事局主席焦家良今日向网易财经公布了他本次两会即将提交的提案。焦家良本次一共将提交9个提案。以下是《关于设立“中国茶节”的提案》的全文:
关于设立“中国茶节”的提案
2009中共中央1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到了茶和茶产业,提出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推进“茶叶”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了两个汉字:“和”与“茶”,作为全球经济与文化的盛事,茶,代表中华传统文化闪亮登场,展现在全球数十亿观众面前。
19世纪是咖啡的世纪,20世纪是可乐的世纪,21世纪是茶叶的世纪,今天,茶叶已经发展为全球三大饮料之首,全球涉茶人口以数十亿计,而作为茶叶发祥地的中国,却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茶饮,开始披上西方文化的外衣!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为国饮,作为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众饮品,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为保护和弘扬中化茶文化,我提出设立“中国茶节”,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设立“中国茶节”的意义
一、抢救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很多,如中餐、中医、丝绸、瓷器、书画、功夫等,除中餐外,这些载体均系小众,而中餐逐渐被西化。
茶叶,从神农氏开始,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茶叶,是当之无愧的弘扬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
二、提升中国软实力。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经济和军事是硬实力,文化即为软实力。如果硬实力让身体臣服,那么软实力则让心理臣服。
今天,年轻人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淡漠,而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了莫大的重视,除了商业因素外,西方文化向我国的渗透“功不可没”。
设立“中国茶节”,利用茶叶的国际化属性,向本土及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三、构建和谐社会。
茶叶是和谐的饮品。作为中国待客礼仪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茶叶是“以和为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叶,讲究的是雅和慢,悠然自得,不疾不徐。一个民族如果都能以茶待客,使茶的特性逐渐转变成人的特性,则社会将更加和谐。如同清明扫墓祭祖,中秋合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中国茶节”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四、提升中华民族自豪感。
茶叶始于炎帝神农氏,而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帝,属于太阳神之一。一个优秀的民族,从发端的那天起,便有一种强大的精神。设立中国茶节,有利于寻根,即让中华民族每年都能有一天时间思考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将要到哪里去。
设立中国茶节,以茶作为载体,可追思过去、寄托精神,使人知礼仪、明事理, 可提升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发展茶业经济,提升农民收入。
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也是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中国茶叶的产值却不是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茶叶公司不在中国,虽然全球喝茶的人以亿计,但他们喝的是英国茶、日本茶、印度茶、斯里兰卡茶,中国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设立中国茶节,有利于中国茶叶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有助于提高广大茶农的收入。
设立“中国茶节”的可行性:
一、保护中华文化的诉求强烈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不时被邻国以各种名义窃取,宣传、据为己有,然后用于商业,如韩国力争端午节、针灸等。
中国民间对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反响越来越强烈。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使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种敌对势力想尽办法从入侵思想领域入手,灌输极端思想,激化社会矛盾。
茶叶性和,对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有一定帮助。
三、寻根与自我认识的诉求
年轻人接受了太多西式文化的教育,对于自我认识不足,对于根在哪里不清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寻根的平台,充分认识自我,认识并发扬自己的文化。
四、商业需要文化搭台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时机已经成熟,只需振臂一呼,商家立即会响应,并迅速使中国茶节成为热点。
设立“中国茶节”的具体建议:
一、茶节设立的时间:谷雨
建议将每年的谷雨定位中国茶节。
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即农历三月到四月之间。农历三、四月,正值春茶上市,各地采新茶、品新茶、茶叶展会等茶事活动不断,正是一年中与茶相关的最好的时节。
二、茶节纪念的人物:神农氏
如果一个茶节没有核心精神,就会失去长久的生命力,会变得黯淡无光。正好茶叶发乎神农氏,因此将神农氏塑造成精神的象征,尊为茶祖进行纪念。神农氏,也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和象征。
三、申请茶艺为世界文化遗产
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中华茶艺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是向全球宣布茶的源头在中国。此举不仅可向外输出中华文化,还可唤起国人对茶的重新认识。
四、茶艺师与茶艺表演
中国茶节能够快速传播的因素之一,是与中国的美人有关的。
茶艺师作为中国式美女的代表,可唤醒人们对东方含蓄美的再认识,西方开放式的美与中国含蓄的美,一个是通过外在美表现外在美,一个是通过外在美表现内在美。
因此,每年组织茶艺师茶艺表演,筛选茶女皇,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大使,参与全球的文化活动。
五、学校设立茶叶茶艺课程
从小学开始设立茶艺课。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开始,传授有关茶叶的知识和进行茶艺的培养,一则可使紧张的学习得到缓解,精神得到有效的放松,再则可使孩子从小便懂得奉献与分享,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六、向海外输出中华茶文化
在重大外事活动中加入茶的内容,使茶叶能够有正式的展现舞台。
在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设立茶叶茶艺课程,向海外的学生传授中华传统文化。
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的展会,经济、文化交流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