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手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转眼间《一问易答》栏目已经推出了十二周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朋友都十分踊跃的提问,当然,也看到了很多达人积极的进行了回答,虽然我们每天只会选出一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不过小编也会本着有问必答的原则,对力所能及的问题做到及时回答,而对一些拿不准的问题,小编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向专家咨询到专业的答案,给提出问题的网友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方便的回顾每期的问题,小编会在每周五对一周的《一问易答》进行汇总,小伙伴们可以直接跟帖回复想要咨询的问题,我们会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并在下一期集中针对性的进行回答。那么汇总就由此开始吧。
网易湖北省随州市手机网友【s1bett】在一问易答中问
请问小编,之前苹果5s和米3都用了双闪光灯,但这次苹果6的爆料图和米4的发布会却改回了单闪,难道双闪就这么不给力?是神马原因让他们用回了单闪?顺便问下,如果把闪光灯的面积扩大几倍,夜拍的效果会更好吗?
信息量有点大,一个一个解释吧,我们知道,苹果5s和小米3都采用了双闪光灯,不过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到,苹果5s和小米3的双闪光灯其实是不同的,小米3采用的是很常规的双LED闪光灯,而苹果5s所采用的则为冷暖双色LED闪光灯。
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苹果的双闪光灯是有两种颜色的,一枚为白色,其可以加强冷色调,一枚为黄色,可以起到加强暖色调的作用。当你启用闪光灯拍摄时,iSight 摄像头会使用处理器算法来测算拍摄场景的色温。从而判断LED闪光灯所需的白光与黄光的恰当百分比和强度,最终呈现出的图像的色调就既不会太冷,也不会太暖,使照片整体的高光效果更出色,肤色表现更自然。而这种冷暖双色闪光灯除了在苹果5s中,在一些拍照旗舰机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比如HTC M8、vivo Xshot也都采用了这种双闪。
而刨去这些产品不谈,纵观手机市场,我们看到使用双LED闪光灯的大多数手机,仍然是采用了同样颜色的常规LED闪光灯。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小米3就是采用了这种闪光灯。那么这种闪光灯相比于常规的单LED闪光灯又有何优势呢?
客观来看,厂商大规模采用双LED闪光灯是有一定噱头的成分在里边的,因为目前主流的手机LED闪光电流基本都是1500mA,用一颗1500mA的LED灯来实现和用两颗750mA的LED灯来实现,对于实际拍摄而言并不会有十分明显的差别。即便在极端环境下,两颗1500mA的LED灯同时双闪,相比于一颗1500mA的LED灯,在手机环境下,亮度也仅有30%左右的提升。而这30%的提升相对于夜拍本就弱势的手机来说,也并不会有很明显的功效,同时由于手机闪光灯是直打光,双闪光灯对于一些算法较差的手机来说,还可能会造成焦点曝光过度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此前那么多的手机还要使用双闪光灯呢?前面小编其实已经做出解释了,客观的说,双闪光灯确实能够提升一定环境的亮度,如果对于一些处理器算法较好的手机来说,双LED闪光灯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不过这同样不能说明双LED闪光灯是必要的。事实上,如果算法得当,单LED闪光灯在弱光环境下同样可以拍摄出较好的照片,此处其实可以拿采用了单LED闪光灯的三星S5举例,虽然S5的夜拍并不是强项,不过其表现也并不输于很多采用双LED闪光灯的手机。
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大部分厂商追求双闪,就有很大程度跟风的嫌疑了,另外,两颗LED闪光灯的确可以给用户一个直观上的性能提升感。因为按照常规思维去考量,双肯定比单好,多了肯定比少了好,大家感受下。
既然证明了双闪非必要,那么就离后面的答案更近了,小米为何用回单闪?白话来说就是单闪足够用了,另外就是很可能小米在用单闪炒概念。本次小米宣扬的是高动态智能闪光灯拍照,可以解决闪光灯失真的问题,采用双帧合成技术,在闪光灯启动前,相机预先拍摄一张没有开闪光灯的照片,再与开启闪光灯后的照片进行合成与优化,让照片前景有足够的亮度,同时也可以保留背景环境的曝光细节,同时让闪光后的肤色变得更加自然。
前面这句出自小米官方介绍,虽然有些分辨能力的朋友都能够看出这所谓的高动态智能其实也不过是噱头而已,不过从介绍中我们还是可以提取出一些有价值的元素来的,比如双帧合成,后期优化。那么怎么合成?怎么优化呢?自然是凭借软件,而且整个一套流程都是由手机算法所主导的。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了,这种单闪同冷暖双色LED闪光灯相比,哪个更好一些呢?理论上来说,在镜头规格相当的前提下,应该还是冷暖双色LED闪光灯更有优势一些,毕竟多了一个暖光灯调节色温,如果算法没问题,这种闪光灯在成像效果上的颜色显示应该会更正一些。小米4之所以没有采用这种摄像头,很可能是因为成本方面的考虑。那么既然这种LED闪光灯比较出色,我们看到的苹果iPhone 6曝光图中,为什么显示iPhone 6用回了单闪呢?
恐怕理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iPhone 6并没有采用LED闪光灯,而是氙气灯,从百度资料可以了解到,氙气灯又称高强度放电式气体灯,其在石英灯管内填充了高压惰性气体——氙气。其工作原理是:当按下快门时,快门回馈给CPU一个信 号,同时,CPU同步向三极管输出一个控制信号触发电路,进行闪光。接着三极管导通,使触发电容开始放电,在变压器的初级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这个电流能够使变压器的次级产生近4000v的高压,激发闪光灯内部的氙气电离并导通。使电容上存储的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转化为光能,完成一次闪光。
氙气闪光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能够实现远超过LED闪光灯亮度的闪光和出色的日光还原能力,在级别上肯定是优于LED闪光灯了。当然,苹果是否会配备单闪光灯还尚属未知,我们目前能够见到的曝光图也不一定是真的。
最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如果把闪光灯的面积扩大几倍,夜拍的效果会更好吗?闪光灯面积大了,夜拍效果应该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手机能够提供给LED闪光灯的电流是有限的,闪光灯面积大了,光源变得分散,成像效果可能反倒不会太好。
网易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手机网友【108235703】在一问易答中问:
屏幕划痕用传言中的牙膏肯定是无法解决的,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能真正解决屏幕划痕的问题呢?除了贴膜。
其实很多的小窍门都会告诉我们手机有了划痕可以使用牙膏擦拭,不过实际上很多朋友试过之后都会觉得效果不理想,之所以有人说牙膏能够修复屏幕划痕,是因为牙膏是复杂的混合物。从百度百科的解释来看,牙膏通常由摩擦剂(如碳酸钙、磷酸氢钙、焦磷酸钙、二氧化硅、氢氧化铝)、保湿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活性添加物,以及色素、香精等混合而成。
而理论上能对修复屏幕起到作用的,只有占牙膏膏体20%-50%的摩擦剂,所谓摩擦剂就是牙膏中含有的非常细小的颗粒,按照国标,摩擦剂的颗粒大小大概在10μm-20μm左右。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CaCO3)、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二水盐CaHPO4•2H2O)、二氧化硅(SiO2)、氢氧化铝[A1(OH)3]等。
不同的牙膏会使用不同的摩擦剂,而我国则多数会使用碳酸钙作为摩擦剂,理论上来说,固体碳酸钙、二氧化硅的硬度都在7左右,与玻璃屏幕的硬度相当,一定程度应该是可能对屏幕起到打磨作用的。
不过事实上,因为人的牙釉质的莫氏硬度为5-6左右,所以充当牙膏摩擦剂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也自然都是经过处理的轻质碳酸钙和低硬度复合二氧化硅,莫氏硬度小于5,一般在4左右,那么如果手机屏幕玻璃的莫氏硬度大于5,那么牙膏自然就无法有效的修复屏幕。
同时通过查询牙膏摩擦剂我们得知,在牙膏中的摩擦剂颗粒大小一般在10μm左右,一般不超过20μm,部分摩擦剂如轻质碳酸钙的颗粒大小更是一般在1μm-3μm,而人肉眼所能见的最小尺寸大概在50μm左右,也就是说,划痕要比牙膏摩擦剂的颗粒大得多,单凭摩擦很难让这些颗粒牢牢地填充在划痕中。也就无法有效的修复手机屏幕中的划痕。
那么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修复手机屏幕的划痕呢?
其实小编前面所说的结论已经可以证明屏幕划痕是可以修复的了,只不过是填充材料的问题,那我们换个填充材料就好了,抛光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般五金商店可以买到的抛光膏内含有一定程度的金刚石,在硬度方面来看,基本可以满足市面上的所有屏幕,同时价格上也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价格应该不会超过30元。
有了填充物,剩下的就是修复的方法了,关于修复方法,其实也不需要小编多做说明,其同制作金相试样的方法类似,就是利用抛光布不断的对屏幕划痕处进行擦拭,如果没有抛光布,也可以用一小块绸子或者细点的布,不过切记,一定不能用纱料的布。在擦拭前,切记将抛光布沾湿,不过一定要将多余的水分拧掉,只要让抛光布保持一定的湿度即可。然后适量的涂一些抛光膏,在有划痕的区域进行擦拭打磨,切记不能用太大的力度,因为抛光膏中所含有成分的硬度可能会高于屏幕的莫氏硬度,用力过猛可能会影响到手机表面的平整。在整个打磨抛光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抛光布的湿度,每磨一下记得要观察一下,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屏幕焕然一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手机网友【粉红鲍】在一问易答中问:
小编.为什么苹果800万的像素比其他一两千万像素照出来的效果更好?别的手机没办法学习或改进吗?是不是在电脑上放大照片了,就没一两千万像素手机的效果那么好了?
不可否认的是 像素的大小的确对成像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不过决定一张照片品质的元素却不仅仅是像素。镜头、传感器、发热量、感光敏锐度、动态范围、镜头的锐度、对比度、色彩、畸变、色散、眩光等多种因素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手机的最终成像结果。
之所以说像素的大小对成像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是因为像素高了,图片整体会表达的更加准确。举个简单的例子,传感器的像素可以用一副图来表示,在图中画上横竖均匀画上很多垂直和平行的线,就会形成很多方格,我们可以把这每一个小方格看成一个像素。
像素低就可以理解成方格总数少,单个方格较大,在产生色彩差异时,因为每个方格只能够存在单一的颜色,那么像素低,图片的整体就会比较难表达准确。反之,在像素很高的情况下,方格就会很小,图片整体的色彩更加丰富,这样也就能更容易的将图片的意思表达准确。
所以小编先回答这位网友后边的问题,在电脑上将照片放大,iPhone所拍摄的照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劣势,不过也并不是一定的,原因小编后边会说到。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成像的过程是一个多元配合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像素高了,其他元素配合不到位,图片的成像效果也不会表现得太过理想,谈到配合,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一些元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器算法。
这算法包含测光、白平衡及降噪涂抹、锐化、饱和调整等等各种数码后期处理。目前几乎所有的手机成像的格式都是jpg,不过jpg格式的图片并不会如实的记录捕捉到的光影,而是经过了手机内部优化的产物,对拍摄有一定认识的朋友应该知道,raw文件才是相对原始而完整的素材。
不过这一能够完全展现相机拍照实力的raw文件并不适用于手机拍照的定义,手机拍照向来强调随手拍,大多数用手机拍照的用户对图片精细度和真实度的需求也并不高,另外也是受手机内存限制,占用内存过大的raw图片必定不会为普通用户所接受,所以手机拍照后生成的jpg格式图片就代表了最终成像的图片格式。
这样一来,对于需要将各种光影原始数据直接加工为jpg并保存的手机来说,处理器与算法对于成像的质量影响就非常大了。比如你在拍摄时,一旦测光出现问题,就会自然的导致某些场景过曝或欠曝,高光或阴影部分的细节就会大量损失,画面整体的饱和度和对比度也会明显下降。
就夜拍这一点来说,很多手机的夜拍表现都不是很理想,其实或许在硬件方面,它们并不弱,但如果其降噪处理算法不太聪明,导致夜景拍摄时噪点涂得少,细节损失大,那么硬件上建立起来的优势其实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说了这么多,小编无非是想在分析问题之余,为大家多做些科普,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像素固然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成像质量,不过对于小白用户而言,如果处理器算法不到位,用户本身又不会手动去调试,那么哪怕拥有再高的像素,也无法拍摄出十分出色的照片,希望大家不要被市面上一些像素高拍照效果就好的噱头营销所迷惑。
而了解了原因,回到问题,800万像素的iPhone为什么会比一些千万级像素的手机拍照效果好就比较好理解了,iPhone精于图片处理多年,其对图片的理解的确不是一些只懂得噱头营销的厂商所能媲美的,虽然在硬件上,iPhone的相机相对一些产品没有太大的优势,不过其在白平衡、测光方面的准确度以及对图片原始素材的处理与加工上是做得非常出色的,这也是为什么iPhone能受到很多摄影爱好者青睐的原因。
当然,如果说别的手机是否能够学习或改进,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算法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人为给处理器加上去的一些指令参数罢了,涉及到参数,就没什么不可复制的,不过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又要考虑到系统环境、处理器等其他的因素了,小编并非专业人士,所以也就只能点到为止啦,剩下的网友们可以自由发挥,顺便也让小编来学习下。
小编有话说:
一般来讲,除了周一,每天手机客户端手机栏目下的第二条都是一问易答。
这个小编之前就已经解释过咯,这位网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找一下。
这个小编曾经也遇到过,就是没接地线的问题,严重的可能还会造成为手机充电时操作手机屏幕乱移的现象。
一般来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啦,因为金属中框都设置了塑料或者橡胶的隔层用以破坏金属的密闭性。
收到,灰常感谢回复!
好啦,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正所谓回答有长短,问题不要停,每天问一问,轻松又开心,提问要注意些什么呢?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亲们要仔细看清楚哦!
问题要有意义,要同手机相关,比如:“移动4G通话回落为何不是3G,3000元的预算,哪款手机值得买?”而灌水内容如“小编是SB,小编又调皮了”等都是不被推崇的,当然,如果你真的发了,小编我也只能忍下,在每周六上线的《跟帖囧选》中爆发了(桑心~~~)。
为了维护栏目优质的交流环境,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秩序,少灌水,多提问,让有需要的朋友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对手机的理解。
最后声明:积极回答提问的小伙伴都将获得每周六在《跟帖囧选》中的上榜机会,我们每月会评选出一份“最好学”奖以及“最热心”奖,并送出相应的神秘实物奖励,什么?你问是什么神秘奖励?跟帖点亮红名是必须的了,还有神马?恕小编不能透露太多,大家试试就知道咯。
往期回顾:《一问易答》问题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