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网易女人独家授权,请勿转载。
如有情感问题,可在“我爱问连岳”博客留言,网易女人将定期刊发连岳特约情感问答。

连岳:
记得15年前的一个清晨,石头对我说,"天堂里的人用长勺互相喂着进食,满足而幸福,而地狱里的人用长勺喂给自己吃,因为勺太长而不方便进食。天堂就好比如果向对方付出感情,我们就会感觉幸福快乐,而地狱正好相反。"他无限期待的问我:天堂还是地狱?当我轻轻的回答:"天堂",那个少年骑着自行车,一边笑一边去上学,带着我们共同的秘密。经历了11年的恋爱马拉松,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工作,同居,买房,结婚,买车,旅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起成长。我们都曾出轨过,我在精神上,他在身体上。我们抱头痛苦过,短暂的分开过又和好。我热爱旅行,天性浪漫,他陪我去了国内的无数景点,东南亚数个海岛,还有南半球,北美洲。在我们的旅行计划里,还有更长的列表。我喜欢美食,他烧菜给我吃,和我去外面吃各种大餐。他也有很多自己的爱好,篮球,高尔夫,我都支持他。我们一起泡音乐吧,逛街,参加聚会活动,别人都说我们是最模范的情侣。他每天上班前会亲我,满足我喜欢听到情话的需求。在幸福和浪漫的同时,我也认识到在婚姻里除了爱,还有责任,因为经历过波折,我发誓要一辈子爱他,维护我们的婚姻。我的梦想就是和他一起变老,养两个孩子(我们有外国居民权),在年老的时候还能一起在海边繁星下喝酒聊天听海。我感觉现在的生活就像阴霾散去的晴空,就像鸟语花香的天堂。
可是上周六晚上,石头提出了分手,我们已经讨论了几天,我痛哭了几天。我第一次觉得他的想法固执又荒谬。他说他同样觉得目前的生活幸福快乐,人生已经死而无憾,未来的梦想也是伸手可及,既然如此,何不结束这段生活开始一段新生活,这样人生才能够更加精彩。他让我当他已经死了,而临"死"之前,他还是很爱我的。他说这样的想法是受释迦摩尼传记的影响。他说他厌倦了只有幸福和快乐的生活。他说他是自私的,比起对于新生活的向往,爱和责任又算得了什么。他说我是个优秀的女人,一定还会找到爱我的人。他说他的一辈子可以结束了,开始新的生活是他的信念,如果这次不能实施,过了5年或者10年,他一定还会要实现,那么对我的伤害会更大。
和我讨论这些的时候,他看上去很平静,在过去也没有任何的思维异常。连岳,你说他是走火入魔吗,因为释迦摩尼传记而着魔?
哭泣的蓝色百合
连岳:
上个星期曾经写信给你,几年来看过每期你的每一篇文章。可是这一次,因为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吸取的鉴戒和鼓励就格外多。除此之外,我也说服了老公石头一起去看了心理咨询,专家直言不讳的建议我:爱他,就放手吧。我们貌似无比幸福的十五年,尤其是在婚姻中的四年,确实荒唐(每年都有动摇婚姻根基的大事发生)。我也终于明白,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包括男人在少年时代的诺言;婚姻里如果缺失了责任感和深层次的思想沟通,那么剩下的真实只有亲情了。如今,我对于婚姻非常依赖,对他的感情也非常依赖,愿意为爱妥协,向左走,向右走,都可以,但石头去意已决,那么爱他就只能放手了。石头一如他的名字,沉默、内向、温情,在他终于厌倦了这段婚姻和爱情时,潜意识中的感情又让他需要一个理由说服自己,于是编制了一个自创的理论和说法:他觉得目前的生活幸福快乐,人生已经死而无憾,未来的梦想也是伸手可及,既然如此,何不结束这段生活开始一段新生活,这样人生才能够更加精彩……他让我当他已经死了,而临"死"之前,他还是很爱我的。他说这样的想法是受释迦摩尼传记的影响。他说他厌倦了只有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爱他,就让他走吧。我在哀伤的鼓励自己。下个星期,他就要搬走了,屋子里从此只有空洞而没有温暖,离婚将是这段初恋童话最后的结局。无比的心痛和哀伤,一半是因为对他的感情,一半也是因为对自己未来一个人生活的悲观。石头,是我的初恋。现在我已经三十一岁了,在幸福了十五年后,终于也走入了大龄剩女的行列。今天凌晨四点从梦里醒来,还记得在梦里我非常饥渴,却得不到满足。今天中秋,我一个人做饭,第一次这样孤单地过节。今后,这样的梦魇和现实一定还会有很多很多。
哭泣的蓝色百合
哭泣的蓝色百合:
把你两周的来信合起来回吧,它们并列在一起,就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我看到你们尝试一切合理的解决方法:尽量保持平静的讨论、请教心理医生、从执著到放下、从依赖婚姻到一个人做饭——改变很难,但开始得很健康,而且两个人都从分手里得到最重要的东西,尤其是你说出“爱他,就让他走吧。我在哀伤的鼓励自己。”孤单地告别恋情之后毫无恨意,这是我们的爱情中最罕见的成分——当然类似的文字在抒情文章里可能常见,但是他们说一万遍都不如一位当事人的自述来得珍贵。
“爱他,就不让他走”、“爱他,就在分手处开始恨”,这是凡尘俗世里红男绿女最常见的爱情认识,这其实不合爱的逻辑:似乎爱就是让我们有正当的、坚韧的理由仇恨一个人。我当然相信恨一个人可以给他制造不少麻烦:泡三鹿奶粉给他喝,往直接往奶里下三聚氰胺,甚至白刀子进去,黑刀子出来——为什么不是红刀子呢?因为他是个黑心肠的负心郎嘛!
恨只是我们体内的一小部分,它却让我们成为毒品。我们一次又一次恋爱,分手了再次碰见爱人,这种爱的化学反应,难道是为了产生恨吗?显然不是,你的男友常提释迦牟尼,并称受其感化,佛离他近,也许离我们挺远,而佛不恨的慈悲心,没有远近,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此生中需要养成的,无论你是什么信仰。
慈悲看起来很重,像释迦牟尼,他爱世人——确切地说,是爱一切生物——他的方法论是放弃贪嗔痴,以绝对退让、绝对和平的方式来得到爱,同时,他是一个最爱自己的人:他跟人无冲突,人际关系融洽;他没有物欲,绝无财务危机;他除了说法与修行,不必承受工作压力。如果你的丈夫受他感召,你真的很难战胜这样的情敌。
我们中的许多人不可能出家,往大里说,全出家了,谁来供养佛法僧里的僧呢?往小里说,若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诚实地答:我有性欲;让我长期吃素,受不了馋虫折磨。因此,我们只能修行那些看起来比较轻的慈悲,让人开心的是,这就像欢喜佛告诉我们的,在男欢女爱里,我们也能得到慈悲:我们爱一个人,为什么会无视他的缺点?甚至到了后来,无法剥离他的短处与长处?那是爱带来的宽恕。接下来我们更会知道,这缓缓涌现的宽恕,正是爱最终要证明的论题。
我倾向于认为,爱情中的爱与恕会慢慢延伸出两个人的小世界,你们会像红泥小火炉一样,让旁边人的人觉得温暖:你可能不会苛责服务生、你可能不忍心嘲弄弱者、你也不会让强横的势力欺负你、你不会插队,也敢大声制止插队的人……这一切,都是慈悲,它是爱给我们的,无论我们爱不爱他了,我们不恨他,就是慈悲的开始,也是自己平静地重新开始的幸福哲学。
祝开心。
连岳 连岳作品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