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强度难以形容:那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网易女人:对于参加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来说,每天的疑似病例都在不断增加,而且每天会收治特别多的病人,面对这种不可预知的情势,他们做了什么样的准备?从设备到心理的。
郭丽珠:其实更多是心理准备,就是两个字,坚持。因为不可预测,不可预知,病人需要你,你就只有两个字,坚持。坚持到最后一天。
网易女人:平均最紧张的时候,一天大概能收治多少病人?
郭丽珠:其实最紧张的是前期,4月21日到4月30日这十天,(地坛医院)已经定为了非典定点医院,所有病人都转出去要接受新的病人,十天接受了200多个病人,从4月21日到4月30日,最高峰是5天接受了176个,非常忙,护士、大夫就不用说了,病人来了以后要了解情况、写病例、观察、做处理,很多同志都是24小时走不了。
网易女人:最紧张的时候医护人员有多少?
郭丽珠:我们投入的力量是护士178,医生104。
网易女人:差不多每个病人都有一个护士?
郭丽珠:平均起来差不多。
网易女人:您所带领的医疗队伍一直战斗在非典第一线,而且坚持到了最后一天,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郭丽珠:用倍数都不好形容,就说氧气桶,过去一个月全院可能才需要200来桶瓶装氧气,大家都见过,这么高的。现在我们一天一个护士就要推20多桶,因为过去只有危重病人才需要吸氧,现在每个病人都需要吸氧,20多桶得来回搬。点滴一天就是一二百瓶,护士要分工,工作强度明显就上去了,还不像平常,平常穿白大衣,工作起来很方便,现在要穿着隔离衣、护目镜,再加上口罩,很憋的,有时候会心慌,体力透支,工作强度大。不说第一线,就说后勤洗衣服,原来一天洗200件,现在一天要洗1200件,口罩一天要洗1500个,因为要随时换,各个部门劳动强度都翻番了五六倍。
网易女人: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长达到了多少?
郭丽珠:在突击收病人那些天,最忙的是20多小时,个别的达到30多小时,病人收治进来以后,北京市也给我们协调了各队增援的队伍,基本上4月30日以后就达到了6小时,感染机会增加,很快会出现感染人群,所以我们就控制劳动强度,一般就是6小时一个班次。
网易女人:我听您之前说有第一个被感染的医护人员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是吗?
郭丽珠:对,我们第一个被感染的护士是李琦,4月27日,当时她在高干病房,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每个岗位都非常忙,所以收治病人时她就连续工作36小时,导致抵抗力下降。
网易女人:这时的精神高度紧张,工作时也是连轴转,大家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的?
郭丽珠:工作非常紧张、忙碌,多多少少有一些恐惧,但大家下班以后精神状态还是非常好的。我们租住的宾馆在生活上给了我们这些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饮食、休息、调节情绪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再就是大家互相鼓励,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在工作当中,在驻地休息时也是互相鼓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团委、支部书记,都会下去跟大家沟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