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
国家卫生健康委郑哲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李大川副司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孟庆彬司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胡盛寿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武治印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邓海华书记,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任延明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峰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全国相关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代表共2000余人参会。
2025年大会以“做实基层防控,规范指导减残”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部署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我国脑卒中防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领导致辞环节由杨峰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
医政司李大川副司长作《国家百万减残工作重点部署》,系统梳理脑卒中防治工作要求并明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从协同推进、体系完善、技术推广、高危防控、康复服务等八大维度作出具体部署。
吉训明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聚焦人民健康,开启脑卒中防治新篇章》,报告全面梳理全国脑卒中防治与减残工作,系统展示了十四五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20个省市直辖区已成立百万减残专委会,形成全国协同推进格局;2011年以来在全国3000多家基层机构累计完成1700余万例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随访工作,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逐年提升,随访管理高危人群中的血压和血糖值都得到明显控制。
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代表专委会作《卒中领域重大研究年终盘点(2024-2025年度)》报告,指出我国已从卒中防控全球科学证据应用者转变为重要贡献者,过去一年我国研究者在国际临床四大刊及子刊发表科研论文占比23%,正为世界提供更多卒中诊疗中国方案,报告还重点介绍了2025卒中十大焦点议题。
开幕式报告环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邓海华书记主持。
胡盛寿院士介绍人工智能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对医生、患者、管理者的作用,探讨优质资源下沉与基层智慧防控模式,指出人工智能发展挑战需积极应对。
克雷格・安德森院士分享 TRIDENT 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与转化价值,为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带来新希望。
宁光院士结合体重管理年要求,解读体重管理重要性,分析 BMI 与健康风险关系,提出理想体重调定点概念,阐述体重管理起始时间、能量代谢环原理,讨论减肥药 GLP-1的获益与风险,强调个性化长期管理。
南通市疾控局局长吴徐明介绍了南通市脑卒中防治全域试点工作,南通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在全市62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置公共卫生与医防协同科的基础上,以构建“村级哨点、乡镇筛查、县级救治、市级保障”四级防治网络、覆盖全人群脑卒中防治工作体系为重点,降低发病风险、改善预后并防治复发。
主会场主旨报告环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康德智教授主持。
作为我国脑卒中防治领域的重要盛会,会议邀请了青海省卫健委、南通市、山东聊城冠县等地领导和代表介绍了区域脑卒中防治工作组织管理和工作进展成效,召开了百万减残专委会工作会、卒中中心高质量建设、中风识别强基行动、卒中专科联盟工作会、高原地区卒中防治、卒中急救地图等工作会,系统总结工作进展,研讨下年度工作安排。并围绕脑卒中防治领域前沿议题,包括脑心共病、脑小血管病、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的卒中防治、临床科研课题管理等方向的设立了多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分享了在脑卒中防治工作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层面的宝贵经验,参会代表与专家就脑卒中防治领域的热点议题开展深度交流。
在为期3天的脑卒中大会进程中,与会专家倾囊分享了脑卒中防治工作在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层面的宝贵经验。参会代表与专家就脑卒中防治领域的热点议题开展深度交流。本次大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卒中防治及 “百万减残” 工程的推进成效,系统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是一次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擘画蓝图的国家级盛会。大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强化了脑卒中防治的重要地位,推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行业引领、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我国脑卒中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