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为啥有人光吃不胖?这几招养成易瘦体质

0
分享至
“管住嘴迈开腿”,绝对是维持体重、减重最有效的法则。而在这条黄金法则背后,其实是营造的是——热量差。

要说最令人羡慕的体质,那必然是不发胖体质。炸鸡火锅哐哐吃,今天奶茶明天可乐。嘿,就是不长胖!

而有的人,却是喝水都发胖,似乎只要今天多喝两口水,明天身上就会挂上二两肉。

01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怎么会这么大?

不长胖,基因确实很重要。容易吃胖还是不容易吃胖,都和一个“贪吃基因”有关。

在医学上这种基因的名字叫做FTO基因,全称是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它位于人体的第十六号染色体上。这是人体中常见的肥胖易感基因,人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FTO基因是变异后产生的。

那些不容易长胖的人,多是 FTO 基因没有变异的幸运儿,这部分人很容易产生饱腹感,一旦身体摄取了足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热量,就会产生饱腹感。因此,他们很容易就吃饱,即使食物再美味,他们也可以轻松地吃饱了就停,不太会出现超量摄入热量的问题。

而且驱动他们进食的动力主要就是饿了,而不是“心情不好”“心情好”“好生气啊,吃点吧”等等各种各样的根本就称不上理由的理由。

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给自己安排一顿,而且往往吃起来就停不下来的人,可能就是 FTO 基因发生变异的人。对于 FTO 发生变异的人来说,他们是真的管不住自己。

在其大脑中,食物除了承担着提供热量,维持正常生理的功能,更是快乐的源泉。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对于他们的大脑来说,是巨大的奖励,这种奖励带来的快乐甚至会压过胃肠道的报警信号,和食物带来的快乐比较,饱腹感信号的强度实在是太弱了。

简单来说,FTO 基因没有变异的人是吃饱了就一口都不多吃了,而 FTO 变异的人可能是吃饱了还能来两口,即使不饿也能来两口。

不信?找你身边的瘦子和胖子朋友对比一下他们的饮食习惯。

实际上,在人体内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有很多。比如静止基因,会让你更难下定决定去运动,运动后正反馈产生的多巴胺也比别人少,自然对于运动本身也更加提不起兴趣。但是,基因并不会决定一切,后天的发育和个人努力更重要。

02

有肥胖基因就瘦不了?

当然不!

“管住嘴迈开腿”,绝对是维持体重、减重最有效的法则。而在这条黄金法则背后,其实是营造的是——热量差。

人体每天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是基础代谢。

就算一整天坐着一动不动,身体也会消耗掉这些热量,因为它们是用来维持身体的体温、呼吸、心跳、血液循环以及各个细胞、器官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

基础代谢占到了每日能量消耗的60%~75% 左右,是每天能量消耗的大头。

除此之外,人体每天的走动、锻炼还会消耗额外的能量。消耗吸收食物本身也需要能量,这部分被称为食物热效应。因此,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其实是基础代谢、日常活动消耗能量以及食物热效应的总和。

每个人每天都会摄取一定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消化吸收后可给人体提供一定量的热量。如果每天消耗的热量高于摄取的热量,这个热量缺口就会让机体更容易瘦。

而如果每天摄取的能量都比消耗的能量多,那么很显然,肥胖也会自然地发生。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残酷的事实,有些人的基础代谢确实天生比别人高。所以,这部分人即使不动,也能瘦!但值得庆幸的是,基础代谢这东西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的。在静止状态下,肌肉消耗的热量是比较多的,因此增加全身肌肉含量自然能够增加基础代谢。

这也是为什么有长期运动、健身习惯的人,吃得都不少,但不怎么长肉的原因。

长期的锻炼可使骨骼肌含量增多,从而帮助消耗更多的热量,即使同样坐一天、躺一天,他们能消耗的热量都会比一般人更高。

对了,想要提高基础代谢,像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这样的运动形式可能会比慢跑更有效果。此时,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有静止基因,我实在不想动“,于是选择了节食减肥

比如一名成年女性每天热量推荐摄入量是1800大卡,硬生生不吃不喝卡到800大卡以内,该吃的晚饭变成了苹果,该吃的蛋白质变成了蔬菜。坚持一段时间,这么大的热量缺口,自然也会瘦下来。但是,一旦恢复正常的饮食,很快就会回到原本的样子。甚至,还会比原来更胖,这就是所谓的反弹。

其实,长期的节食会影响到人体的基础代谢,身体为了在低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降低消耗,甚至消耗肌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水平。

哪怕已经恢复到正常的饮食,这种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水平也不会立刻就回到正常水平,因此,有些人即使吃得不算多,依然可能会胖回来。

因此,想要减肥并且减肥效果能够保持下来,真的不要过度节食。

科学饮食加上规律的运动,才是最有效也最健康的手段。

此外,也可以适当优化饮食结构,比如减少脂肪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质、优质碳水等等,相信我,不饿一次肚子你依然可以成功减肥!

最后,值得警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真的长期吃得多、不动弹还疯狂掉秤,一定要引起关注。

甲亢、消化系统疾病、进食障碍以及糖尿病、肿瘤、慢性感染、寄生虫等等问题都有可能表现出这样的异常,在感叹自己的神奇体质之前,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彻底的排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海德拉 科普作者

审核|吴萍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永远都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她一边在大陆敛财,一边唱反调

“台湾永远都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她一边在大陆敛财,一边唱反调

一条柴
2023-09-27 13:12:38
马特乌斯:金玟哉还没达到我期望的高度,他是拜仁的不确定性因素

马特乌斯:金玟哉还没达到我期望的高度,他是拜仁的不确定性因素

直播吧
2023-10-02 20:20:03
浙江发现一户人家,那叫一个先进!拍照给大家瞧瞧,美观又新潮!

浙江发现一户人家,那叫一个先进!拍照给大家瞧瞧,美观又新潮!

家装天天美
2023-10-03 07:51:31
退出国乒6年,正式上任,乒协官宣孔令辉新职务,他做出最好选择

退出国乒6年,正式上任,乒协官宣孔令辉新职务,他做出最好选择

东球弟
2023-10-02 15:45:19
俄退休老师:普京没有提高我的退休金,但是他带领着俄罗斯前进

俄退休老师:普京没有提高我的退休金,但是他带领着俄罗斯前进

桂系007
2023-10-03 03:53:19
高洪波当选足协掌门,孙继海喜出望外,孙雯去向曝光。

高洪波当选足协掌门,孙继海喜出望外,孙雯去向曝光。

听闻说史
2023-10-02 13:29:21
去韩国找朋友玩,体验了他女友的异域风情

去韩国找朋友玩,体验了他女友的异域风情

苍穹之巅
2023-09-20 16:44:00
许家印,应了那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许家印,应了那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娱乐圈的大爆炸
2023-10-02 16:19:23
老婆切除子宫后,天天缠着我过夫妻生活,我该怎么办?

老婆切除子宫后,天天缠着我过夫妻生活,我该怎么办?

归来老友
2023-10-03 10:17:13
震撼!俄罗斯死囚上战场,打死30多名乌军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震撼!俄罗斯死囚上战场,打死30多名乌军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古阅奇谈
2023-09-30 15:06:21
亚运赛场上的六大美女,个个都是貌美如花,颜值一点都不输给明星

亚运赛场上的六大美女,个个都是貌美如花,颜值一点都不输给明星

妖腰
2023-10-03 12:29:50
俄罗斯,叙利亚都没有对中国表达足够的支持,中国独自面对挑战

俄罗斯,叙利亚都没有对中国表达足够的支持,中国独自面对挑战

啊如姐生活日记
2023-10-03 10:22:57
丢脸!日本各大媒体嘲讽:赴日航班爆满,中国游客依然蜂拥而至

丢脸!日本各大媒体嘲讽:赴日航班爆满,中国游客依然蜂拥而至

周小帅影视
2023-10-03 13:29:49
明知会堵还是要冲,全国最堵前几名曝光,网友:已经没有快乐可言

明知会堵还是要冲,全国最堵前几名曝光,网友:已经没有快乐可言

硬核研究所
2023-10-03 11:25:26
10月2日任正非才是“老狐狸”?华为摊牌了!刚刚国际传来新消息

10月2日任正非才是“老狐狸”?华为摊牌了!刚刚国际传来新消息

倩倩财经
2023-10-03 10:12:07
48岁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与乐嘉婚姻仅维系三年

48岁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与乐嘉婚姻仅维系三年

八圈儿大佬
2023-09-28 15:09:29
许家印被抓:一地鸡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寸草不生!

许家印被抓:一地鸡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寸草不生!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3-10-03 12:54:11
不雅聊天记录2:华电某院长晒器官骚扰女生,致女教师怀孕后抑郁

不雅聊天记录2:华电某院长晒器官骚扰女生,致女教师怀孕后抑郁

沸点100
2023-09-21 23:22:58
1990年,一老人被数名恶警羁押殴打,司机一个电话,震动整个辽宁

1990年,一老人被数名恶警羁押殴打,司机一个电话,震动整个辽宁

南舟
2023-07-14 18:00:54
湖人官方晒詹姆斯新老定妆照对比图:马拉松第21圈!

湖人官方晒詹姆斯新老定妆照对比图:马拉松第21圈!

直播吧
2023-10-03 07:41:10
2023-10-03 14:30:44

头条要闻

年近5旬的丘索维金娜:还不想退役 我会在巴黎惊艳你们

头条要闻

年近5旬的丘索维金娜:还不想退役 我会在巴黎惊艳你们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田亮父女拍广告 森碟身高直追爸爸

财经要闻

意不意外?中国恒大 复牌暴涨40%!

科技要闻

mRNA终于拿下诺奖:有何应用前景?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布局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直击灵魂!震撼心灵!2023深度视角摄影奖作品公布(社会组)

手机要闻

小米备货增产60% 小米14系列产品全面预测

亲子要闻

“本来想杀鸡儆猴,没想到猴学会了杀鸡”这个孩子的脑回路跟普通人不一样

公开课

李白唯一存世书法真迹,估值至少40亿元

军事要闻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尊重斯洛伐克人民的选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