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全谷物”就是常说的“粗粮”吗?

0
分享至
膳食中保证一定量的全谷物摄入,有利于改善排便情况,促进消化道健康,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肿瘤的发生风险。

近40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发生变化:谷类食物的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失衡;谷类过度加工引起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损失而导致膳食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与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事实上,对于谷类,现代营养学中并没有细粮粗粮之分。在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中,一直只有“粗粮”的说法。我们通常称经精细加工的大米、白面等为细粮。而粗粮是相对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物类,如玉米、小米、紫米、燕麦、荞麦、薏米(薏苡仁)等;杂豆类,如绿豆、红豆、蚕豆、豌豆等;块茎类,如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加工时被去除胚芽、种皮的粗粮

不能称为全谷物

营养学更强调“全谷物”这一概念。有人将全谷物与粗粮画上等号,实际上,全谷物和粗粮不同。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主要有燕麦、荞麦、玉米、小米、糙米、高粱、粟米等,而粗粮是我国的传统主食。

大部分粗粮都属于全谷物,因其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谷粒原有的营养价值。

但是,有些粗粮在加工过程中被去除了胚芽、种皮(如玉米碎),不能称为全谷物。此外,莲子、芡实等淀粉含量较高,可作为全谷物食用。

研究表明,膳食中保证一定量的全谷物摄入,有利于改善排便情况,促进消化道健康,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肿瘤的发生风险。

全谷物不是多多益善

消瘦、贫血、缺钙者更不宜大量食用

既然如此,那么用全谷物代替精米白面作为主食是不是会更健康?实际上,虽然全谷物对人体大有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吃得太多会加快胃肠排空速度,使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过快,导致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全谷物中的植酸、草酸等物质,会影响人体对铁、锌、镁、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特别是消瘦、贫血、缺钙的人,更不宜大量食用全谷物。

如何科学地食用全谷物?

三条实用建议请收好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

健康成人食用粗粮的最好做法是按全谷物占主食总量的1/4-1/3进行粗细搭配。

2.胃肠道功能差、容易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和孩子,以及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肠道出血、胃肠道手术后等患者,饮食应细、软,以减少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损伤,不宜轻易食用全谷物。

这类人群如需食用,要注意烹调方法,可以将全谷物煮成较软的饭、烧成杂粮粥、做成杂粮面发糕等。

3.可以将全谷物和杂粮混合食用,制成杂粮粥、多米饭等,或将全谷物与蔬菜一起做成蔬菜粥、凉拌菜、蔬菜薄饼等,以改善口感。

比如:将荞麦、燕麦等和大米(比例约为1:4)一起煮成饭或粥;在面粉中加入玉米粉、荞麦粉等,制成面条、馒头、饺子皮等。这样做,在改善口感的同时,还能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文/马博士健康团 申贵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八十年代开奔驰S600,住400万带舞厅别墅,马仔过万终未度过死劫

八十年代开奔驰S600,住400万带舞厅别墅,马仔过万终未度过死劫

煤矿工人的奋斗
2023-09-30 15:51:24
太突然!价格大跳水,上海出发部分降幅达80%!网友懊悔:再也不提前买了

太突然!价格大跳水,上海出发部分降幅达80%!网友懊悔:再也不提前买了

上观新闻
2023-10-03 18:22:31
黑石集团210亿出价古瑞瓦特,创始人丁永强将套现百亿?

黑石集团210亿出价古瑞瓦特,创始人丁永强将套现百亿?

赶碳号
2023-10-03 15:47:29
朝鲜女孩揭秘: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朝鲜女孩揭秘: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侃侃儿谈
2023-10-02 08:01:25
英两艘航母出动,战力却遭质疑

英两艘航母出动,战力却遭质疑

环球网资讯
2023-10-03 13:01:16
知情人曝Lisa疯马秀内幕!疑连三角裤都没穿,可以竞价上台抚摸!

知情人曝Lisa疯马秀内幕!疑连三角裤都没穿,可以竞价上台抚摸!

周龙观影
2023-09-13 10:06:10
电动车品质好坏可分5档,雅迪、爱玛属第二档,第一档有哪些品牌

电动车品质好坏可分5档,雅迪、爱玛属第二档,第一档有哪些品牌

木瓜新车指南
2023-10-03 16:15:50
罗山高架发生车辆起火事故

罗山高架发生车辆起火事故

新民晚报
2023-10-03 11:20:11
淘汰中国乒乓球印度俩姐妹赛后发言:我们本来是玩的,结果赢中国

淘汰中国乒乓球印度俩姐妹赛后发言:我们本来是玩的,结果赢中国

乒乓看世界
2023-10-03 08:50:37
被曝光了才知道真相:难怪财政吃紧,原来钱就是这样被花掉的?

被曝光了才知道真相:难怪财政吃紧,原来钱就是这样被花掉的?

阿胖说历史
2023-08-21 19:00:03
印度惨遭外交打击

印度惨遭外交打击

王老师日常
2023-10-02 15:24:27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时,在光绪的卧室养心殿内拍的照片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时,在光绪的卧室养心殿内拍的照片

激情W君
2023-10-03 13:40:49
中文慢慢失去了加密功能,网友神吐槽

中文慢慢失去了加密功能,网友神吐槽

哈留学邦
2023-09-18 12:15:43
为中国男篮感到自豪,这4个人打得太好了,霍楠:1人是最大的惊喜

为中国男篮感到自豪,这4个人打得太好了,霍楠:1人是最大的惊喜

弄月公子
2023-10-03 14:53:42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洪森喊话让中国捐款1亿美金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洪森喊话让中国捐款1亿美金

文史颜如玉
2023-10-03 07:00:14
卖淫、卖皮,十几岁沦为僧妓,终生为玩物,亲历印度圣女淫乱生活

卖淫、卖皮,十几岁沦为僧妓,终生为玩物,亲历印度圣女淫乱生活

古今档案
2023-09-27 12:49:13
人民日报:千万别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人民日报:千万别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3-10-01 22:25:05
吴艳妮兴高采烈采访!女记者给泼了一盆冷水,记者:你还不知道吗

吴艳妮兴高采烈采访!女记者给泼了一盆冷水,记者:你还不知道吗

乐悦侃娱乐
2023-10-02 08:44:55
男单大爆冷!亚运会卫冕冠军0:2一轮游,世界第5出局,国羽全胜

男单大爆冷!亚运会卫冕冠军0:2一轮游,世界第5出局,国羽全胜

国乒二三事
2023-10-03 17:15:53
福建女富豪邀清华才子进门,因一个动作,生命定格在40岁

福建女富豪邀清华才子进门,因一个动作,生命定格在40岁

一场奇遇日记
2023-09-13 22:05:39
2023-10-04 02:40:49

头条要闻

凯盛融英:通过国家安全合规整改验收

头条要闻

凯盛融英:通过国家安全合规整改验收

体育要闻

亚冠-内马尔亚冠处子球+中柱米神建功 利雅得新月3-0马赞德兰纺织

娱乐要闻

官方认定?疯马秀官网晒张嘉倪照片

财经要闻

机票价格疯涨 廉航却差点毁了我的假期

科技要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表彰阿秒脉冲光领域贡献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国庆新房特惠④|中海汇智里推出特价房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数码要闻

《小舞五年之约》-Cosplay

艺术要闻

松美术馆毛焰同名个展“毛焰” 穿引肖像中诗意的密度

公开课

为何癌症越来越多?医生:这5种蔬菜没少害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