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老眼昏花不一定是老花 正确认识很重要

0
分享至
老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得老花眼。

最近一个月,李叔叔发现自己读书不到半个小时就出现头昏,眼睛酸胀,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他眼睛已经出现老花了,看书读报时需要佩戴老花镜。

什么是老花

老花,医学上称为老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得老花眼

形成老花眼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调节晶状体弹性的肌肉慢慢松弛,调节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了看近物时出现视物模糊的现象。大多数人在40-45岁逐渐出现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畏光伴头痛等症状,这将大幅度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老花眼突然不花要当心

王大爷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老花,平时看书读报时需戴老花镜。最近一段时间,视力突然好转,书本上的字不戴花镜也能看清楚了。是老花眼不花了吗?

老花眼是眼部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正常情况下老花眼是不会好转的。如果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花眼突然变好了,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需要警惕,这极有可能是眼部或全身出现疾病的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白内障,特别是早期白内障,晶状体仅周边部分浑浊但中央部分仍保持透明,不影响视力。在白内障进展期,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屈光力增强,抵消了晶状体硬化造成的屈光能力下降,这样的人一般看近处比以前清楚了,但是看远处不清楚。因此,这个时候曾经有过老花眼的老人就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用戴老花眼镜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但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一般只能维持1~3个月。随着白内障病程的发展,老花的现象又会重新出现,会变得看近、看远都不清楚。

人不可能返老还童,花眼也是不可能自行好转或消失的。老年人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幅度的近视改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包括眼部和全身的详细检查,特别是血糖的检查。血糖增高,尤其是短时间内的血糖增高,也可引起晶体内部的改变。当高血糖时,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增高,通过渗透作用,水分伴随着葡萄糖进入晶体内,过多的水分引起晶体密度增高,屈光指数增加,从而导致近视加深。当血糖降低后,晶体内水分也会减少,导致近视程度减低。这种近视改变的特点是近视度数会反复,有时可以自行回退。

“老眼昏花”不一定是“老花”

很多老年人将“看东西模糊”都归咎于“老花”,其实则不然。临床上一些常见眼病,比如白内障、视神经炎、黄斑病变、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脑肿瘤压迫视神经等,也会引起视物模糊。若不接受治疗,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因此,老年人不要简单地认为视力下降就是“老花”,坐视不理,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正确认识老花眼

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人到了一定年龄长白头发一样。既然我们无法阻止,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延缓老花呢?

1、饮食营养合理。补充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等食物,如蛋黄、菠菜、玉米、猕猴桃、苹果、蓝莓、火龙果等蔬菜水果,可缓解眼疲劳、润眼明目、防治眼疾。平素要禁忌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积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心态。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打太极拳等,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氧气的供应,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同时延缓老花眼的发生。

3、保持工作环境光照充足。阅读时足够的光线增加了文字与书本之间的对比度,使字体更容易被看清,减轻眼部的调节负担。除此之外,充足的光照能够使瞳孔缩小,景深加大,视力提高,帮助已经患有老花眼的患者提高阅读能力。

4、多做“远、近交替视训练”。比如:举起食指置于正前方,慢慢靠近鼻子,停在两眼中央,让眼睛做斗鸡眼动作,维持10~20秒不动。然后,食指慢慢远离,再慢慢靠近,眼睛随着食指,一下变成斗鸡眼,一下恢复正常,来回约10次。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老花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框架眼镜矫正依旧是目前最常见、最简单的矫正方法。目前框架眼镜有单光镜、双光镜和渐进多焦点镜三种基本类型,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配老花镜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量身定制,因为每个人的脸宽、瞳距都不一样,用眼习惯也不尽相同,有很多人双眼度数也不一样,只有量身定制才能充分保证老花镜的清晰度和舒适度,量身定制的老花镜外形也会比较美观。在路边摊随便购买的老花镜,多不能与视力精确匹配,且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不宜购买。

有的老年人佩戴老花镜3年后又出现吃力、疲劳、模糊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算佩戴合适的老花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般情况下,眼睛调节能力在40岁后逐渐下降,60岁后老花度数就会基本稳定,平均每三年增加50度。因此,最好三年左右做一次视力检查,并调整花镜度数。否则,花镜的度数与眼睛不相匹配,长期使用会加重视觉负担,加速老花的程度,甚至增加其他眼病风险。

日常生活中,佩戴老花镜的同时也要注意用眼习惯,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非漂”主播在埃塞俄比亚遇害 朋友:去世前承包了1万亩土地准备搞农业

“非漂”主播在埃塞俄比亚遇害 朋友:去世前承包了1万亩土地准备搞农业

封面新闻
2023-11-29 09:47:05
诺奖级大神曹原,27岁当美国教授!大风评:中国教育界的悲哀

诺奖级大神曹原,27岁当美国教授!大风评:中国教育界的悲哀

大风文字
2023-11-27 16:48:39
国产CPU努力程度让人惊叹!龙芯3A6000花了10年时间 追上10代酷睿

国产CPU努力程度让人惊叹!龙芯3A6000花了10年时间 追上10代酷睿

快科技
2023-11-28 23:19:13
陈冰:联合国安理会即将召开关键会议,由中国人主持

陈冰:联合国安理会即将召开关键会议,由中国人主持

直新闻
2023-11-28 23:20:12
电讯报:以色列方面提议将阿布23.4亿镑捐助给他们,被英国政府拒绝

电讯报:以色列方面提议将阿布23.4亿镑捐助给他们,被英国政府拒绝

直播吧
2023-11-28 23:29:18
库班预计35亿美元出售独行侠大部分股权:仍将完全控制篮球运营

库班预计35亿美元出售独行侠大部分股权:仍将完全控制篮球运营

罗说NBA
2023-11-29 08:03:27
伟大的6-2!3亚王KO世界冠军,中国3人会师,斯诺克15席16强出炉

伟大的6-2!3亚王KO世界冠军,中国3人会师,斯诺克15席16强出炉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3-11-29 06:02:43
设备统统捐给浙大,坚持了10年的阿里达摩院,为何突然就放弃了?

设备统统捐给浙大,坚持了10年的阿里达摩院,为何突然就放弃了?

齐鸣观察
2023-11-28 16:59:31
它因为太大进不去,只能进行“接触交配”

它因为太大进不去,只能进行“接触交配”

biokiwi
2023-11-28 13:35:51
海航一深圳起飞航班备降广州!称有旅客突发疾病,已重新起飞

海航一深圳起飞航班备降广州!称有旅客突发疾病,已重新起飞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13:07:10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竟然是谣言?封禁70多年的记录片告诉你真相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竟然是谣言?封禁70多年的记录片告诉你真相

经典影片收录集锦
2023-11-27 08:15:08
绝对大事件!敏昂莱有意向美国纳投名状,企图引入外部势力干预?

绝对大事件!敏昂莱有意向美国纳投名状,企图引入外部势力干预?

杂谈哥闲谈
2023-11-27 22:04:39
韩“第一夫人”力推“禁食狗肉”令,狗肉养殖协会:考虑把200万只狗扔到首尔街头

韩“第一夫人”力推“禁食狗肉”令,狗肉养殖协会:考虑把200万只狗扔到首尔街头

红星新闻
2023-11-28 16:37:37
雷军个人向武大捐赠13亿元现金!创全国高校单笔个人现金捐赠纪录

雷军个人向武大捐赠13亿元现金!创全国高校单笔个人现金捐赠纪录

极目新闻
2023-11-29 09:26:25
柳州火车站螺蛳粉遭“全网吐槽”?柳州官方火速行动!

柳州火车站螺蛳粉遭“全网吐槽”?柳州官方火速行动!

柳州全攻略
2023-11-29 08:20:53
美国在断崖石壁上,发现3000年前中国汉字,历史或将改写?

美国在断崖石壁上,发现3000年前中国汉字,历史或将改写?

财经婉儿
2023-11-28 17:25:39
23岁大学生独自游华山坠崖失联10天,亲属称监控中看到异常

23岁大学生独自游华山坠崖失联10天,亲属称监控中看到异常

极目新闻
2023-11-28 21:23:44
张文宏登上央视:没有检测就没有感染!当前有个最大误区!直击上海儿科门诊→

张文宏登上央视:没有检测就没有感染!当前有个最大误区!直击上海儿科门诊→

新民晚报
2023-11-27 15:24:59
奉劝所有打工人,但凡你一个月能挣到2500元,就不要回农村躺平!

奉劝所有打工人,但凡你一个月能挣到2500元,就不要回农村躺平!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3-11-28 21:40:03
中国制造拯救欧洲?海外订单暴涨500%,欧洲人买爆中国“时光机”

中国制造拯救欧洲?海外订单暴涨500%,欧洲人买爆中国“时光机”

小白读财经
2023-11-28 16:39:46
2023-11-29 13:46:44

头条要闻

乌情报总局局长妻子疑似被投毒 体内含有重金属痕迹

头条要闻

乌情报总局局长妻子疑似被投毒 体内含有重金属痕迹

体育要闻

阿根廷足球,要重蹈覆辙?

娱乐要闻

方媛深夜晒全家福秀恩爱 大赞郭富城

财经要闻

“巴菲特副手”芒格离世 享年99岁

科技要闻

马云内网罕见发言:祝贺拼多多,坚信阿里会变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数码
教育
时尚

手机要闻

红魔9 Pro+氚锋透明版图赏:高辨识度 硬朗设计极客范儿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数码要闻

国产CPU努力程度让人惊叹!龙芯3A6000花了10年时间 追上10代酷睿

教育要闻

自然拼读,巧记单词,像国外母语国家孩子一样拼单词

对她来说,恋爱就像胡椒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