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食不厌精”带来的不仅仅是健康问题

0
分享至
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有可能出现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对身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和农产品加工能力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愈加追求精米白面带来的好口感,粮食过度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现出越来越精细化的趋势。

其实,吃得太精细不仅可能带来营养和健康风险,还会造成粮食浪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1、“雪花粉”“亮精精”,精米白面过度加工造成“隐性饥饿”

为满足现代市场消费需求,我国谷物加工企业愈加追求“白、精、美”,面粉成了“雪花粉”,大米成了“亮精精”,精米白面把谷物籽粒表皮皮层和胚芽几乎全部去掉了,仅保留胚乳部分,造成谷物营养成分的极大损失。随着加工精度不断提高,面粉中的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含量逐渐降低。

研究表明,加工精度较高的面粉与全麦粉相比,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铁、钙、锌等分别损失了15%、83%、67%、50%、80%、50%、80%。对于稻谷而言,米糠虽然仅占稻谷质量的5%~8%,却集中了稻谷64%的营养素,其中含有15%~23%的脂肪、14%~16%的蛋白质、25%~40%的膳食纤维,还有大量的γ-谷维素、多酚化合物、维生素E等生理活性物质。

可见,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有可能出现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对身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相对而言,糙米、米糠与麦麸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研究显示,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可防止肠道癌的发生,降低心脏病发病率;增加人体饱腹感,控制体重;有效控制血糖浓度,预防和缓解糖尿病。谷物中的维生素E、小麦麸皮中的多酚化合物和胚芽中的植物甾醇都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均可使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2、粮食加工程度越深,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就越严重

主食精细化和谷物过度加工除了会对居民营养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之外,还极大浪费了粮食和水电等能源,产生环境污染。

吃得太精细,对食材的要求就很严苛,很多食材在没有机会端上餐桌之前,就已经被当成了残次品扔掉,造成粮食资源极大浪费。2019年,我国的稻谷产量约为2亿吨,加工后的三级米的产量大约是1.4亿吨,而如果再进一步加工成特级精米,出米率要减少15%。

也就是说,如果1.4亿吨三级米都加工成特级米,只剩1.2亿吨,而减少的20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的口粮。粮食加工程度越深、产业链条越长,原料的损失及能源的消耗就越多。另外,加工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废水、废料,污染环境。

3、饮食过于精致,对美容也没有好处

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使得肠道蠕动缓慢、排便不畅而造成便秘,进而导致痔疮和肠憩室,甚至增加患胃癌、直肠癌等风险。过分精制的饮食,还使人们失去了许多咀嚼的机会,牙齿和面部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对美容与健康都没有好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最好能吃全谷物和杂豆类这样的“粗粮”50~150克(或在烹制主食时加入1/3的全谷物)。比如,多食用全麦粉,身体健康所需的纤维素、维生素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当前我国居民纤维素的平均每天摄入量为6克左右,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是25~30克。

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研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常见的全谷物有全麦、糙米、燕麦、荞麦、玉米、小米、薏米等,其中不少就是常说的“粗粮”。粗粮一般指水稻和小麦以外的粮食,除了豆类和块根块茎类作物,常见的粗粮有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这些粗粮加工过程简单,普遍保留了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人体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增加食物在胃肠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血液中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从而有效减少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些粗粮还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具有非常好的营养保健作用。燕麦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β-葡聚糖、皂苷、钙、铁、锌等,长期食用能够调节血糖代谢、抗炎及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小米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多种皮肤疾病。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和多糖在降血糖、降血脂和抗癌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4、粗粮虽好但也要控制,不适合免疫力低下、肠胃功能差等人群

过度加工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一方面需要国家通过推动产业政策、产品标准等加以引导;加快全谷物加工的安全性控制、加工工艺及设备研发,让有益健康的全谷物产品,更适合消费者的口感舒适、方便快捷食用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要强化吃全谷物的理念。购买食物时,不要只选择好吃、好看的,更要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丰富、均衡,多选择轻加工食品,提倡食用全谷物。

相对于细粮来讲,粗粮膳食纤维含量高,更容易给人带来饱腹感,但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不利于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所以,粗粮虽是好东西,但食用量也需要控制,而且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群。比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若摄入过多粗粮,对蛋白质的吸收有不利影响,免疫力无法得到提升;肠胃功能差、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若摄入过多的粗粮,肠胃负担加重,会感到不适。

粗茶淡饭总相宜,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们应逐渐改变“食不厌精”的饮食习惯,从营养健康的理念出发,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即主粮食品对于我们已不仅仅限于补充能量和满足食欲,而是要更多发挥调节生理机能、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在日常饮食中合理选择适合的主粮搭配,“粗细”结合,确保均衡营养和膳食平衡,同时尽量减少粮食浪费。

(作者:陈萌山,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孙君茂,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尼排华大屠杀:30万华人惨死,头颅堆在路边,中国与之断交近30年

印尼排华大屠杀:30万华人惨死,头颅堆在路边,中国与之断交近30年

东鹿故事会
2023-09-21 15:27:11
尤文致电国米报价劳塔罗,方案曝光,DV9+4000万送出,张总犹豫了

尤文致电国米报价劳塔罗,方案曝光,DV9+4000万送出,张总犹豫了

陈三谈教育
2023-09-23 11:11:54
比亚迪中秋节前发公开信:请合作伙伴不要向我司员工赠送钱物,包含月饼

比亚迪中秋节前发公开信:请合作伙伴不要向我司员工赠送钱物,包含月饼

三言科技
2023-09-21 08:48:05
逆天!有网友自研装机配置单:骁龙8G2+英伟达4060

逆天!有网友自研装机配置单:骁龙8G2+英伟达4060

手机中国
2023-09-22 16:44:06
爆料中东土豪奢靡生活:金钱如粪土,波兰女性竟成他们的"玩物"

爆料中东土豪奢靡生活:金钱如粪土,波兰女性竟成他们的"玩物"

呆呆的阿木
2023-09-19 18:00:03
《兰闺喜事》刚播一天,豆瓣口碑就爆了,清一色的五星好评!

《兰闺喜事》刚播一天,豆瓣口碑就爆了,清一色的五星好评!

电影侦探社
2023-09-22 20:49:59
杨毅:CBA20队都是股东不可能实行升降级制度 即便错了也不可逆

杨毅:CBA20队都是股东不可能实行升降级制度 即便错了也不可逆

直播吧
2023-09-22 14:20:03
王石:人活得太长,对下一代没什么好处,活到100多岁完全没必要

王石:人活得太长,对下一代没什么好处,活到100多岁完全没必要

芊芊之言
2023-09-12 14:38:12
生命垂危!美国德州6岁华裔小男孩被白人男子用棒球棍打成重伤

生命垂危!美国德州6岁华裔小男孩被白人男子用棒球棍打成重伤

最远方
2023-09-22 22:40:42
加拿大动手了,宣布驱逐中国外交官,话音刚落,中国的反制犀利!

加拿大动手了,宣布驱逐中国外交官,话音刚落,中国的反制犀利!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3-09-22 23:27:38
他32岁权倾河北,买卖官位敛财1086万,拉省委书记下水,结局悲惨

他32岁权倾河北,买卖官位敛财1086万,拉省委书记下水,结局悲惨

魏惊蛰
2023-08-24 18:26:15
9月22夜晚,消息不得了,突然发生一重大消息,下一周要来大动作吗

9月22夜晚,消息不得了,突然发生一重大消息,下一周要来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3-09-22 19:28:17
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作出一个决定,中央:全力支持

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作出一个决定,中央:全力支持

燕小姐说历史
2023-09-21 08:54:28
她55岁,退休金7500,退休第三天去世,儿媳狂扇耳光:都是我错

她55岁,退休金7500,退休第三天去世,儿媳狂扇耳光:都是我错

专属你的艺术总监
2023-09-22 06:35:41
这个夏天的手机芯片现状!

这个夏天的手机芯片现状!

岁岁的甜点屋
2023-09-22 11:14:00
1965年,周总理接见王莘,听其唱《歌唱祖国》时喊停:你改词了?

1965年,周总理接见王莘,听其唱《歌唱祖国》时喊停:你改词了?

简史档案馆
2023-09-22 11:02:30
谁家公司啊,国庆中秋敢这么放!

谁家公司啊,国庆中秋敢这么放!

创作者_1476691578193
2023-09-21 09:30:05
中文慢慢失去了加密功能,网友神吐槽

中文慢慢失去了加密功能,网友神吐槽

哈留学邦
2023-09-18 12:15:43
下跌94%!美芯巨头上演“现世报”大戏?美媒:事情闹大了!

下跌94%!美芯巨头上演“现世报”大戏?美媒:事情闹大了!

家里那点事儿
2023-09-22 23:55:38
孙怡张柏芝朱珠米兰同框,网友吐槽不在一个档次,张柏芝一骑红尘

孙怡张柏芝朱珠米兰同框,网友吐槽不在一个档次,张柏芝一骑红尘

风车纪实
2023-09-22 18:39:01
2023-09-23 13:12:49

头条要闻

女子27年前考上公费生疑被改成自费生 校方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27年前考上公费生疑被改成自费生 校方回应

体育要闻

C罗:都说我完了,但我证明了那是假的

娱乐要闻

76岁汪明荃穿羽毛裙亮相 气质极佳

财经要闻

鲁大师割韭菜惹众怒 背后是周鸿祎

科技要闻

不是所有科技,都会走向“《奥本海默》式”结局

汽车要闻

搭载灵犀智驾2.0 宝骏云朵灵犀版于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亲子
艺术
房产

FOAMSTARS试玩:你的下款“喷喷”何必是“喷喷”

教育要闻

中考20条“潜规则”你一定要知道

亲子要闻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亲情 #言传身教

艺术要闻

用创新颜料打开艺术新世界——“她世界·元宇宙林颜歌艺术展”开幕

房产要闻

首开沙河高教园地块案名疑似「梧桐星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