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网易新闻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发布反家暴网络调查及数据解读,并与NGO组织“同语”合作,对性少数群体的家暴情况进行了数据调查。同期,网易新闻与包括国民媳妇海清、太子妃张天爱、央视名嘴撒贝宁在内的多位名人联手,共同呼吁全社会关注家暴。
网易新闻邀请海清、撒贝宁、张天爱反暴力法宣传
针对家暴,网易新闻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网友存在过家暴问题,但多数人(64.7%)对反家暴法的出台并不了解;当人们遭受家庭暴力时,选择用法律手段来应对的仅占24.5%;与此同时,公众也对家庭暴力的范畴并不了解。对此,联合国妇女署项目官员郭瑞香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家暴行为正式进入了法律监管范畴,消除家暴成为了“国家意志”,反家暴成为全体国民的社会行为规范,该法的出台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处置家暴案件、保护家暴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意义重大。”
在调查问卷中,网友对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意见不一,在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这四个选项中,经济控制的得票数最低,仅占21.7%,究竟经济控制属不属于家暴呢?郭瑞香解释,近几年,国际社会已经把经济控制视为家庭暴力的形式之一。因此,发生在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的身体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精神暴力都属于家庭暴力。经济控制是指加害人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的财产决定权和使用权,包括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用钱的时间、方式、数量,限制受害者对物品、住房等的使用,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许多家庭暴力在拳脚相加的身体暴力之时,经济控制、性冷淡等精神折磨也相伴相生。
此外,公众普遍对于家庭暴力的适用人群了解不清。网易新闻调查结果发现,有38.2%的网友认为同居室友间发生侵害行为不算家庭暴力。郭瑞香指出,家暴适用人群为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由此,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以外的共同生活的,具有监护、寄养和同居生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均视为家暴。未婚同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为保护这部分人群的权利,反家暴法在附则中特别指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在所有的家庭暴力中,LGBT(男女同性恋、双性和跨性别人群)等性少数人群遭受到的家暴情况则更为严重。网易新闻与NGO组织“同语”合作,对性少数人群的家暴问题进行调查,发布《性少数家暴报告》,报告显示,针对LGBT的欺凌歧视是一个异常严重的问题,曾经遭受家庭暴力的女同/双性恋者的比例为68.97%(有49%的受访者因性倾向而遭受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42%的受访者受到来自亲密关系的暴力),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一数据更是高达77%,远高于中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24.7%—34.7%)。
以往公众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多集中在对妇女和儿童,实际上,性少数群体在这方面更属于弱势群体。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对救助体系不完善及社会歧视等多方面原因,以上受暴者中81.2%的人倾向于向非正式支持系统求助,如非营利社群、熟人等,而那些选择向公权力部门及妇联等正式支持系统求助的受暴者真正得到帮助的效果十分有限。《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实施,同样能够保护性少数人群的合法权益。网易新闻借此次契机与同语合作发布《性少数家暴报告》,正是为了唤起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推动性别平等。正如中国首位联合国妇女署的支持者、影视明星海清所言:“家暴往往都是从第一巴掌开始的。”无论是广大女性,还是性少数群体,所有弱势群体在遭受家暴伤害时,要第一时间勇敢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