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学期“志愿精神在身边”项目结项
——记22名打工子弟走进托老所志愿服务
2012年6月13日,星河双语新公民学校的22名小志愿者在新公民社工的带领下,走进潘家园社区托老所,进行了以“系心灵 献才艺 共温暖”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自由交流、才艺表演、赠送礼物。小志愿者们一走进托老所,就坐在了爷爷奶奶身边,聊老人们的生活,聊孩子们的学习,相互之间的交流远比想象中顺畅。有些老人还忍不住拉着孩子们的手,说着贴心的话,整个活动的氛围,一下子温暖起来。
互动交流后,小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独唱、合唱、诗朗诵、拉丁舞、机械舞,博得了老人们阵阵掌声,并且还给老人们送上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和祝福,小志愿者真诚的行动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极大的温暖。几位老人也登台为孩子们表演了戏曲、歌曲,整个屋子充满了欢笑与温暖。
整个活动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虽然半天的时间很短,但小志愿者的服务确是很受老人们的喜爱,临走时,老人们还握着孩子们的手一直说很开心,好久都没这么高兴了。孩子们有序地走出托老所,腿脚不太方便的老拐爷爷,还坚持在别人在搀扶下走到门口,一遍遍地跟孩子们挥手再见。这些孩子一直以来接受外界很多的帮助,但他们自身也是很优秀的,也可以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因此新公民社工“志愿精神在身边”项目开展,告诉孩子们在别人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让爱心一直延续。孩子们回到学校后,也写下了这次活动的感受,他们感受到了老人们的爱,也感觉到老人们需要更多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也更加体会到了志愿精神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意涵。
其实,在这次关爱老人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之前,新公民计划的社工们已经在星河双语新公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统合在“志愿精神在身边”的项目中。
“志愿精神在身边”是由摩根大通支持,新公民计划开展的针对四所新公民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的“流动儿童全面发展”项目群中的一个子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一、组建学生志愿精神服务队,二、进行志愿精神培训及志愿精神服务队团队建设,三、校内服务,四、校外服务。自新公民学校诞生以来,学生志愿的培育就一直被贯彻在学校社工的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爱心,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和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工服务的特色。“志愿精神在身边”项目通过组织学生自愿组建志愿服务队,服务他人、服务学校,还组织企业、大学生志愿者与新公民学校的小志愿者一同走进社区,服务有需要的群体。通过志愿者精神培育,让流动儿童树立公民意识,也增加他们参与社区、融入社区的机会。
据悉,2012年春季学期,“志愿精神在身边”项目在新公民学校共组建四支志愿精神服务队,核心成员102人;开展志愿精神培训和团队建设8次,累计200多名同学受益;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校内服务:有针对身边同学的“悄悄守护你”服务活动,有惠及全校同学的“饭堂”志愿服务,有提升校园环境的倡导环保活动,有大小志愿者联谊活动等等;校外服务方面,有关爱老人的托老所志愿服务,有走进车队的公交车打扫服务,有走进周边社区的社区清洁服务等等。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将志愿精神培育时所了解到的志愿精神的内核进行了实践,在服务实践中增强了对“助人”观念的理解,提升了自信心,也增加了他们走进社区、融入社区的机会,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收获帮助别人的快乐,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正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