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波普海报见证了世界“计划生育”的热潮
1952年,印度成为了首个在世界上利用大众媒体来宣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Family-planning Policy)概念的国家。之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印度来对民众进行这一概念的普及,当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生”海报,电台广播或电视宣传成为了时代的印记。
当时主要执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包括印度、中国、肯尼亚等。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1960年代“计划生育”大潮开展之后,发展中国家女性平均生育子女人数已经减少了2.5个。这一行动到了1980至1990年代继续形成了一次新的高峰,当时形式各异的政治波普海报无疑是最好的见证者。
『印度』
从转变观念开始,印度的宣传海报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印度总体人口增长超过了当时的一倍,并预计将在2050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尽管如此,印度的出生率自1960年“计划生育生效”以来还是下降了40%多,现平均每个印度女性生育的子女在3个左右。
“头胎等待三年后,第二个孩子更健康,健康中心、卫生工作者、医院能为你提供免费的节育体验"
『肯尼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肯尼亚,当时将失控的人口增长视为重阻碍经济繁荣的最大障碍。它同时也成为了第一个在1960年代末,着手制订全国计划生育运动的非洲国家。
图中妇女:“我停止使用节育手段因为朋友告诉我那不健康”;医生:“那不是真的,我们建议使用安全的方法,计划生育措施是安全的。”(肯尼亚海报)
中国的“计划生育”波普
在中国,首次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从51年到78年间人口增加了一倍,但国民生产力却远不及人口的增长,于是邓小平于1978年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之后的宣传画的特色是风格多样化,人物的表情比较活泼,人物的服装也比较多元,不像文革期间宣传画的内容和形式那么单一。
当时的"独生子女"政策规定城市户口夫妻应该只要一个孩子,而占据80%人口的农村则允许生育两个或更多孩子。针对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国家同时还提出了优生优育的理念,倡导推迟结婚年龄。全国各地也为独生子女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儿童护理、优惠住房分配和金等等。这项政策行之有效,生育率从50年代的每个妇女5个孩子下降到每个妇女两个孩子。但当时有孩子的妇女人数还是远远超过了上一代,成为了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为革命搞好计划生育”
图中的妇女为一名计生办人员,她手上拿著那本小红书写著《为革命实行计划生育》,佚名画家绘
《为革命实现计划生育-免费供应避孕药具》,辽宁省医药公司,鲁迅美术学院张宝贵绘
《送药上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天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佚名绘
当时最主流的城市“计划生育”宣传海报之一,国内外媒体上常见的一张海报
促进经济发展也是当时的主要目标之一。《实行计划生育贯彻基本国策》,《新家庭》报社,周玉玮绘
“晚婚晚育”和“搞好优生”
《晚婚是革命的需要》,武汉市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佚名绘
华美的妇人和漂亮健康的小孩《独苗壮》,当时倡导的“晚婚晚育”观念和“优生”观念无不关联在一起,江黎,纪明绘
十分洋气的《晚婚晚育》海报,辽宁省联合制作计划生育宣传品编辑委员会,王广博、马杰绘
『金翱文』作品
“独生子女政策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要比媒体中所描述的深和远–它完全地改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独生子女政策下诞生了一代“小女皇”,享受着前辈所没有的溺爱与娇宠。”
『孟思特』作品
(来源:新视线)
- 推荐
- 热点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