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奢侈品二手市场的购买?像米兰站、巴黎站这样,寺库也在做这样的二手商品营销。随着水涨船高,二手市场的价格也在慢慢涨,我不知道第五大道有没有进军二手市场,还是说一直做正价的全新商品?
孙多菲:二手市场可能现在最火的是米兰站,我看过米兰站的一个财务数据、分析报告,他们去年的销售是很不好的。我对二手市场,我一直很了解,也很关注。二手市场,我们第五大道暂时是不会碰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两个体系。包括像米兰站、寺库,他们都是从二手做起来的,他们从二手市场做起来之后,他们只是把他们的商品进行了分级,比如说我这个是A货、B货、C货,它是按照这个新旧来分级。第二个是它们从这些二手货里挑了一些别人完全没有使用过的,但也是通过二手市场收过来的,把它当新的在卖,我觉得这是很多时候很混淆顾客的,而且我觉得这是对顾客不负责任的。不管你收进来他是否是没有使用过,但是我只要收进来的,都叫二手货,你只能说在二手货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全新、八成新、九成新。但它只要是收进来的都叫二手货。我现在感觉他们是有意在里头混淆视听,把一些收进来的全新商品当做全新没有使用过的商品再销售,而且价格非常贵。我比较过米兰站和一些二手网站的价格,我们拿一个LV做比价,LV的价格,如果是全新的,大概是在专柜的九五折,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折扣。
记者:你们的货源这一块是由国外过来还是什么?
孙多菲:我们的货源最主要的就是跟品牌商、经销商、总代理商进行合作。我们有买手。我们的买手分布在纽约、巴黎、米兰,这些地方都有买手。我们有全职的,也有兼职的,他们会每年定期的把新款买回来。我们一次性可以拿到几十支,而且什么颜色都有。像这样的稀缺产品,只能靠买手这么来买,而且我们的买手要有很强的时尚的敏感性。包括去年流行的YSL,就是一副圣罗兰的那个手抓包,也是很流行,所以我们也是买回来大量的新的颜色。还有包括迪奥的VIP,去年霍思燕去米兰参加时装发布会的时候,她拿的那款包,那个包普通的是在专柜里面不能买的,你除非是迪奥的VIP的身份可以购买那款包,我们当时拿回来很多种颜色,有七八种颜色。
记者:拿回来了以后,对于你们这边的注册用户来说,他们是都可以买,还是说他们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等级的注册用户才能买?
孙多菲:我们现在还没有进行分级,但是我们今年就会开启这样的分级。如果说有一些限量版的或有一些新品的话,我们会让我们的黄金会员和钻石会员先进行购买。剩下的我们再放到线上来,这样会对我们的高等级的会馆进行维护。
记者:像现在大概的消费群体,就刚刚说到的这种黄金客户、钻石客户,现在这种消费群体的年龄段您有统计吗?
孙多菲: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有很好的数据统计,发现我们的统计跟大的对奢侈品购买的统计是吻合的,我们的统计是,在购买我们的奢侈品最主要的年龄是25岁到35岁,因为网上会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在网上的人,第一,对互联网不是很熟,第二是对网上支付不是很熟,但是在网上的人他们其实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也是更加愿意买奢侈品的,就是因为对互联网或者对支付的不熟悉,所以他们还没有成为大量的主流。可能他们会成为线下实体店的主流。但是我们为什么是25到35岁这个区间呢?第一,你超过25的话,说明你已经算是公司白领,有过好几年的工作经验,然后他们是跟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代人,包括70后、80后,然后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我们60%以上的顾客是本科学历。
记者:学历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
孙多菲:是很高的,好像还有20%是硕士学历,然后就是其他的。
记者:第五大道这一块旧款的包和一些新款的包,像折扣拿回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不一样的?
孙多菲:是这样的,我们分为好几种,我们跟品牌商直接合作的这部分,我们分为两种,第一是卖它当季的新款,第二是卖它们过季的款式,因为我必须要符合我不同层次的客户群。有些低收入一点的白领,可能他买一些过季的款式,可以让他够得着。有些顾客,他可能对价格不敏感,他对款式和新旧很敏感的话,这部分顾客群他们买新款会多一些。所以我们其实是把我们的顾客群进行了分层。相对来说我们的顾客,有一些闪购平台,他们是以打折促销为主,那些量会大,但是我们真的是以新品为主,就绝对是顾客掏钱的时候,他眼睛不眨的。而且就是2013年春季新款上来以后,我就会要。
记者:买手他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挑?
孙多菲:我们的买手是这样的,这跟我们拿货的数量和价格有关系。这部分我们最主要做的是一些很难拿到的款式,然后在中国很难买得到的一些限量款和一些比较热的,中国断货的款,我们基本让买手来操作。
记者:有没有针对第五大道的客户,你们会有什么样的特惠?
孙多菲:我们会有,比方说我们卖出去的包,一年以内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免费寄回来。因为我们现在是跟一些专业的箱包保养清洗公司进行合作,为顾客提供专业服务。所以这个就是,互联网上要跟线下店进行竞争,而且竞争又很激烈,要有优势,就是在款式、价格和售后上。你必须要有一些特色,那么你才可以把这些消费者给留住。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第五大道的品牌特别多,款式很多。很多顾客去到专卖店他买不到的,我们就能买得到。所以我有一个很庞大的买手团队在国外。
记者:今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年有没有新进的品牌?
孙多菲:挺多的,这也是一个大的方向。我说两点吧,第一点就是因为做传统的地面的品牌,它们其实是很怵电商的,他们做了很多年线下的,他们对电商这一块不了解,而且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做,而且他们还会觉得电商把他们价格体系弄乱了,你们动不动打到三折什么的。其实奢侈品电商是唯一的一个不能打价格战的。这个电商是我和吴姐从美国带回来的,我们是中国第一家,我们做的时候是4年多之前,当时在中国是没有一家奢侈品电商的,只有代购网站。当时很多人问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做代购。我说代购在法律上它就是灰色地带,它一定做不大。你只能正规的做才可以。所以我们是第一家做。我们当时去找品牌商谈,很难。难在什么地方?他们对电商这一块很怵,他不知道该怎么跟你合作,而且他不相信在网上可以卖得掉这么贵的商品。通过我们四年多的积累,我们发现有些品牌,随着天猫这样的推广,他们会主动找到我们。这是第一个,他们主动意识到电商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个方向我们我们的整个经济不是特别好,今年也不会太乐观,很多线下销售非常有压力。
记者:在第五大道销售的这种情况下,哪一块是销售得相对比较多的?是包包,还是手表,还是眼镜?
孙多菲:包和手表是最多的。我们第五大道的手表是所有的奢侈品网店当中最突出的,因为我们涵盖了所有的瑞表,最贵的表能达到300多万。
记者:我也看你们做了一些专门的手表品牌,也做像Guess这样的时装手表品牌。
孙多菲:很多的,而且包括像一些纯设计师的牌子我都会引进,因为我觉得设计师会有一些很不一样的想法。如果说你要买一些很传统的,像万国、积家或者天梭,这些是很传统的瑞士手表,但是我觉得都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很多消费者的需求。其实第五大道在做奢侈品方面我们很专业,包括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纯设计师的品牌。当时我们做麦昆的时候,中国人都不知道麦昆。麦昆前两年死的时候,他死的第二天,我们的首页大广告都放给他。我觉得他的设计真的很不错。
记者: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种想法,就是对于网站的建设来说,可不可以做一些内容方面的东西?就是如果人力这些相对够的话,能普及一下这样的支持吗?
孙多菲:我们有一块叫奢尚志,而且有我们专门的时尚编辑来维护的。这也是我们开发的,就是没有任何的电商会给自己做这个。我们当时考虑的是用博客的形式来做,然后用时尚小编的口吻来写的,包括一些搭配,包括介绍我们的单品和品牌的历史。后来我们出了这个模式之后,很多网站抄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