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2013年1月1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在广州盛大开幕。作为本次巡展的第一站,国际单位艺术中心也随之正式对外亮相。作为广州新兴的地标性艺术交流平台,国际单位艺术中心旨在打造一种全新的艺术交流形式,即以关注艺术、空间、设计与日常生活为核心的跨界文化交流平台。
开幕时间:2013年1月19日(周六)下午15:30
展览时间:2013年1月19日(周六)至3月17日(周日)
地点:广州市白云区黄园路33号 国际单位艺术中心
策展委员会:
总顾问:潘公凯
总策划:徐冰、亚历山大•孟璐(Alexandra Munroe•美国)
策划团队:王璜生、冯博一、王春辰、蔡萌
策展助理:高高、岳君瑶、刘希言
宗旨
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已于2012年8月8日(周三)至9月6日(周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2013年1月19日该展巡展在广州国际单位艺术中心站开幕。展览活动意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华人艺术的趋势,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新方式的推进 。重点考察新生代艺术家在今天的全球语境、文化格局、生产方式之下的,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艺术方式”。这将涉及到的问题是:他们是如何与此在的世界发生 关系的,又是如何投射在他们的艺术中的。
作为一个由中国最高艺术学府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CAFAM未来展”的宗旨是强调“田野性”、“文献性”、“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其作用与功能将是“温度计”和“催化剂”。
展览机制
作为一个学术性大展,“CAFAM未来展”将在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为了保障“CAFAM未来展”的权威性和学术性,我们组建了一个提名委员会, 其成员(推荐人)由80位全球重要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艺术媒体和机构负责人构成。每人提名6位青年艺术家并撰写提名理由,本次共有近300位青年艺术家被提名。策展委员会根据本届展览主题和架构,已从提名的青年艺术家中挑选出95位的近200件作品,参加“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本次广州国际单位艺术中心站,又从这95位参展艺术家中挑出40位参加巡展。
展览特点
为了体现“CAFAM未来展”的独特性,策展委员会将对被提名上来的青年艺术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分类和研究,并结合其现象、状态和问题,从而形成 一种话题研究;同时,对艺术家艺术思维、行动、材料以及感官形式的差异性和生活状态进行归纳和总结;乃至对其中可能影响未来趋势的现象展开调查和分析;进 而将我们对当代中国青年艺术的态度和立场,围绕着一种带有问题意识和侧重对未来把握的策展方式进行呈现。
在这个意义上讲,展览本身已经超越以往的展览模式,它更像是一个 “未来中国艺术趋势报告”。
展览架构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展览结构为以下几个现象单元:
现象1:蔓生长
现象2:自媒体
现象3:微抵抗
现象4:宅空间
现象5:浅生活
现象6:未知数
出版物
除展览期间的小册子、折页外,我们将重点出版三本画册:《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提名集】》(已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收录了近300位青年艺术家的简历、自述、肖像照、推荐辞、作品图片、个人网站、微博网址或电子邮箱地址,同时也使本书具有工具书性质。共计有700余页。
《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展览集】》,是本次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时画册,预计会有500页左右,其结构将与展览结构相吻合。此外,还将包 括策展人专论、艺术家简介和作品、展览现场图,以及展览期间的论坛、对话等一系列学术活动的综述。展后出版。《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 术生态报告【议论集】》。将收录展览的策划经过(以策划会议的录音整理和图片记录为主),研讨会的录音整理,对本届展览的评论和研究,以及对相关学术文 章、文献、资料进行汇编。展后出版。
未来存在于现实的展开之中,而现实则存在于对未来的承诺与想象之中,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正是艺术生态变化的关键所在,希望这次展览能够提升对中国艺术未来的想象空间。
- 推荐
- 热点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