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网易首页 > 网易娱乐 > 正文

郑晓龙:喜剧在内地只能做到微言小义

0
分享至
从1982年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开始,郑晓龙堪称中国电视剧的“年轮”。从《四世同堂》到《甄嬛传》,但凡他出手,几乎没有失败过。但2013年,当郑晓龙将自己22年前的代表作《编辑部的故事》重新改拍后搬上荧幕时,却不无遗憾地表示:“喜剧在内地的表达空间有限,能做到微言小义、入木三厘就不错了。”(文/梅子笑)

谈喜剧:西方拿来嘲讽最多的在国内都是禁区

在所有的题材创作中,其实喜剧是最难的。一方面,现在各种喜剧狂轰乱炸,再加上网络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搞笑,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喜剧在内地的表达空间有限。西方喜剧拿来嘲讽最多的是性、政治、宗教、民族……而这些在国内都是禁区。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尺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针砭现实,能够微言小义、入木三厘就不错了。

看喜剧要有看喜剧的心情,放松去看——不要老带着审查、审视的眼光去看,就像我最开始看《武林外传》、《泰囧》时那样,老觉得“这什么呀”、“瞎闹腾”。结果看了一段时间,突然就噗嗤笑出来了——不再绷着,用看喜剧的心情去看就好了。


郑晓龙出席《新编辑部故事》发布会。

1992年,由郑晓龙策划的《编辑部的故事》拉开了中国系列喜剧的序幕。在这部剧中,探讨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故事独立成章,语言诙谐幽默,并由此捧红了吕丽萍、葛优等主角及一干配角。时隔22年,当年的编剧王朔不再执笔《新编辑部故事》,从提前曝光的片花来看,虽然剧情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但议论的话题和立场远不及老版有深度、有力度。对此,郑晓龙不无遗憾地表示,喜剧是最难的形式,而偏偏内地对喜剧的表达空间又限制太多,顶多只能做到微言小义、入木三厘。《新编辑部故事》中多个对社会敏感问题的探讨,都在审查时被拿下了。

网易娱乐:你很少翻拍的,为什么突然又要拍《编辑部的故事》?

郑晓龙:这是续拍,不是翻拍,而且也不算是突然,其实在2000年前后我就想重拍了。《编辑部的故事》是种很好的形式,系列话题剧可以把很多问题都包括进去。编辑部聚集了社会焦点话题,思维方式上也常常引领时代的潮流。从1992年到2000年,社会变化特别快,可以探讨的话题很多,我就一直想再拍《编辑部的故事》。开始时候曾经多次找过王朔,但是他说自己现在写不了电视剧——我也能理解,所以创作一度搁浅。

网易娱乐:没有了王朔,这部剧还会有那样特别的喜剧风格吗?

郑晓龙:最开始我也一直卡在这里。编剧我们换了五个人,最开始还是希望坚持王朔的语言风格,后来发现不能这么坚持,因为这么坚持编剧很难写出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喜剧也有了很多变化,有王朔式喜剧,有无厘头喜剧,也有各种载歌载舞的喜剧……后来我们给编剧松了绑,在保持语言的喜剧元素的同时,通过无厘头、后现代等喜剧展现方式来打磨剧本,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网易娱乐:其实大众也蛮好奇的。你在拍摄完大雅、沉重的《甄嬛传》之后突然又拍这么通俗、轻松的《新编辑部故事》,为什么会有这种转换呢?很多人拍戏什么热门拍什么,也有些人一直拍一种戏,你的戏好像不怎么跟他人的风,也不重复自己。那你选择题材有什么标准吗?

郑晓龙:好像还真是这样。最开始我们做《渴望》,《渴望》火了之后我们也没有跟风再拍类似的作品,而是做了《编辑部的故事》;《编辑部的故事》之后又做了《北京人在纽约》……好像是没有怎么跟风。我选择题材标准好像只有一个,就是让我觉得有意思。在电视剧整个创作周期中,我最喜欢前期的策划阶段,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瞎聊——这就是“头脑风暴”,这种沟通特别有意思,很多创意和故事就是这么产生的;等剧本完成、拍摄时间那就完全是体力劳动了——我不喜欢。拍《北京人在纽约》是因为出国热;拍《金婚》是因为大家都在说第三者、出轨、离婚,我反而觉得一对夫妻风风雨雨五十年的金婚生活挺有意思。

网易娱乐:那拍轻松的《新编辑部故事》,是想给自己放个假吗?

郑晓龙:在所有的题材创作中,其实喜剧是最难的。拍《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电视剧是种新鲜事物;现在各种喜剧狂轰乱炸,再加上网络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搞笑,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发笑了。所以拍喜剧是迎难而上而不是放假。

网易娱乐:老版的《编辑部的故事》有不少映射现实的,《新编辑部故事》也是热点话题剧,那么最大的尺度有多大?

郑晓龙:就是之前说的,喜剧其实是最难的。一方面是观众笑点高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喜剧在内地的表达空间有限。你想想,西方喜剧拿来嘲讽最多的是什么?性、政治——这在国内都是禁区,根本不可能做。你想想,国内能嘲讽什么?性、政治、宗教、民族,包括部分现实,全部都是禁区。我们也想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但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尺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针砭现实,所以现在做到微言小义、入木三厘就不错了。

网易娱乐:那你没有坚持吗?剧作能展现的最大的尺度有多大?

郑晓龙:坚持?沟通是从妥协开始的,如果我们坚持的话,这部剧就不可能出来了。尽管我们已经在自觉地收敛,但是还是被审查掉了不少。尺度大的,都在被审查掉的那几集里面。(审查掉的几集都有什么内容?)那可不能说,说了牵连现在已经审查过的都播出不了怎么办?你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应该就是可以做到的尺度。

网易娱乐:您是电视剧制作界的老人,做了那么多年优秀的电视剧,也没有给你更大一点的尺度?审查时候会不会更容易一些?

郑晓龙:怎么可能?也许更严格吧。像《甄嬛传》,人家播出“宫斗戏”时候没问题,我们播出时候就不允许上黄金档了……后来好多都是非黄金档播的。我们在做《新编辑部故事》的时候,就自愿放弃了一些,然后又被审查了一些。

网易娱乐:片花播出后,你看了网友评论没有?会不会担心市场反馈不好?

郑晓龙:还没看到,观众反映不好吗?我觉得看喜剧要有看喜剧的心情,放松去看——不要老带着审查、审视的眼光去看,这样的话可能就笑不出来了。我一直说《武林外传》给了我很强的观影经验,最开始时候我觉得“这什么呀”、“没法看”、“瞎闹腾”,结果看着看着过了一段时间,突然之间就噗嗤笑出来了——不再绷着,用看喜剧的心情去看就好了。后来徐铮的《泰囧》也是,徐铮的第一部电影,票房又特别高,我就自己去电影院看了。最开始看的时候就是带着审视的眼光,跟你们现在一样,觉得“这什么呀”、“没意思”,然后突然之间我身边有个人哈哈笑了出来,然后我的心情也被带的特别轻松,然后觉得确实蛮好笑的——你们看剧的时候都带着审视的眼光看,这样看不出来喜剧。

网易娱乐:您说的没错。但是《武林外传》是古装剧,《泰囧》仅仅造型就能让人看出来是喜剧。但是《新编辑部故事》穿着时装、表演夸张,会不会让人感觉有些别扭?

郑晓龙:这也是我们担心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观众常常会用现实的尺度去考量一部剧,自我代入地批评这部剧“不真实”如何如何。《新编辑部故事》是借用了一个编辑部的形式,实际上是系列喜剧,可能会有人批评这部剧不像编辑部、表演太夸张,所以我们本身就强调了剧作的“亦真亦幻”感觉。你们仔细看的话,从编辑部窗口看出去,可以看到央视新大楼、台湾的101大厦、美国的帝国大厦、香港的中银大厦、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迪拜喽……就是避免“真实情景再现”,而是要让你知道,你是在看“喜剧”。其实老《编辑部的故事》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时很多人说编辑部的那帮人天天侃大山,不是真实的编辑部等等。

网易娱乐:除开这些,现在观众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剧中的段子可能会是观众以前就看到过的,他们会觉得不新鲜,另外,现在很多喜剧,一加入流行元素很容易就落入俗套,你是否有这样的担心?

郑晓龙:我们的笑话肯定很多是网络上没有的,大家会觉得现在的很多喜剧不好,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内容,纯粹搞笑,没有思考,没有批判,所以流于俗套了。

谈市场:自己不导戏挂名做导演,是比较傻的导演

《甄嬛传》是我老婆推荐给我的。我觉得故事架构好、情节好、台词好,但如果不能“落地”,就只能变成一个古装言情剧,没有现实意义,所以我就要求必须写实了,并确立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价值观:批判封建主义。我很接受不了很多古装剧,美化封建社会——价值观首先就有一定的问题,那么多古装剧,我反而看好人家外国人拍摄的《末代皇帝》,那里面有最为正确的价值观。

再缺钱,也得慢工出细活;自己不导戏挂名做导演,那不是大导演,是比较傻的导演。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着急,把速度慢下来,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去。

郑晓龙的每部作品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

从1982年开始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开始,郑晓龙几乎见证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从《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金婚》、《甄嬛传》,他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多个第一,被媒体称为“中国电视的拓荒者”。不论是在完全没有市场概念的八九十年代,还是在充分市场化的现在,郑晓龙的剧作几乎部部都获得成功。然而,这个见证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老电视人感叹,自己更喜欢那个投资艰难、回报低微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

网易娱乐:中国电视剧发展有三十多年,你进入这个行业也有三十来年,我看有好几家媒体把你叫做“中国电视的拓荒者”。

郑晓龙:拓荒者?可能是说我进入的年头够长吧。我从1982年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中国电视剧生产和制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早的时候电视剧产量都很低,所以各家电视台之间都是你给我五集你的片子播,我给你五集我的片子播……生产数量多的单位还会获奖呢。后来是我们制作了电视剧,电视台不给钱但是给一定的广告时间,我们自己去拉广告播出,这样收回成本。后来市场好了,才出现现金买片。这些年变化是挺大的。以前是完全没有市场的概念,现在是不考虑市场不行。

网易娱乐:恩,也有不少人认为八九十年代的内地电视剧是文化人在做电视;进入这个世纪以来就开始了商业电视剧时代了。

郑晓龙:这种看法还蛮有意思的。以前确实我们都没有市场化的概念,像《渴望》、像《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基本上都是我们一起瞎琢磨,然后做出来的。那时候我们常常会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听别人说话。觉得有意思、有趣、有营养、有价值才会做。像《渴望》,我们第一次完全在室内搭景拍摄,50集拍了一年——搁现在,怎么可能?太奢侈了。70多集的《甄嬛传》,我们拍了五个月——这在现在电视剧中也算时间比较长的了。

网易娱乐:比较起来,你更喜欢没有市场概念的过去呢,还是更喜欢现在充分市场化的现在?

郑晓龙:虽然现在充分市场化是好的,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完全没有市场概念的那个时候。

网易娱乐:为什么呢?感觉过去你做剧都没有赚到什么钱呀?

郑晓龙:过去是好像没什么赚钱的概念。《渴望》播出给很多家电视台赚到钱了,但是我们自己没有赚到;《北京人在纽约》通过银行借款,但是还款时候汇率出现比较大的变动,最后我们还亏钱了。《金婚》播得很好,然后被奖励了100万,给我们北京艺术中心缴纳取暖费了。确实好像那时候赚钱少,但那时候做电视剧有想法,有意思,可以认认真真地去做一部戏;现在要顾及的事情太多,要考虑投资,还要考虑市场,真正考虑作品、打磨作品的时间就少了。

网易娱乐:是不是感觉那个时候更有理想一些?

郑晓龙:理想不敢说。但是这些年影视圈有一些流行的说法叫做“远离现实”,也有不少电视剧是这么做的,我不太认可这种做法和说法。电视剧如果不能观照现实、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批判主义精神,我觉得没有太大意思。以前我们做《编辑部的故事》在反映和讽刺现实;后来《北京人在纽约》是因为当年的“出国热”;后来做《金婚》,是因为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小三”、“出轨”。像《甄嬛传》,是我老婆推荐给我的,她特别喜欢。我看了,觉得故事架构好、情节好、台词好,但是如果不能“落地”,就只能变成一个古装言情剧,没有现实意义,所以我就要求必须写实了,写到具体的朝代,否则没有现实意义。我们花了比较大的力气让它“落地”,所以我们这部剧有比较稳定的价值观:批判封建主义。在中国,封建主义的毒害尤其深厚,现在也是一样,所以也是与现实有关联的。我很接受不了很多古装剧,美化封建社会——价值观首先就有一定的问题,那么多古装剧,我反而看好人家外国人拍摄的《末代皇帝》,那里面有最为正确的价值观。

网易娱乐:所以你比较在乎《渴望》播出后社会犯罪率下降,这种带来的快乐比赚钱多少更重要?

郑晓龙:《渴望》播出后,是有统计数据显示犯罪率下降,我们还收到相关单位的锦旗;后来听说《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出国率下降——谁也没想到电视剧会对社会有这样的一种影响。我觉得这是一种意外的效果,不能要求每一件作品都做到这样,但至少作品中应该展现出对真善美的赞颂,对假丑恶的批判。文艺作品应该有本质上善良的东西,这是最基本的。

网易娱乐:强调现实意义,强调价值观,是不是因为你没有比较大的投资压力?

郑晓龙:我缺投资的时候,也不会这样。(你有缺过投资吗?)当然有缺过。以前拍《渴望》生活,102万要拍50集,没办法,我们中心的戏停了一年来拍这个;后期没钱了,把片尾曲拿去卖,几万块钱结果很多人都不要;后来我们找了好多人才卖掉,然后整部剧才能拍摄完成。后来片尾曲火得一塌糊涂,没有买那支歌的人都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很多剧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网易娱乐:有不少导演是之前辛苦积累市场知名度、信誉,后来也不自己导戏,做挂名导演;一年出很多戏。您已经这么知名了,年龄也挺大的了,还一直坚持自己在现场执导?

郑晓龙:再缺钱,也得慢工出细活;自己不导戏挂名做导演,那不是大导演,是比较傻的导演。

网易娱乐:你基本上拍一部剧火一部剧,好多人都不敢在你后面播出同类的剧了。那时候听说你拍《甄嬛传》,然后就有一部同样的戏抢在你们前面播出,怕你的戏播了之后他们就完蛋了。很多人说你拍戏,完全是在给圈里的很多人上课?

郑晓龙:我没那么好为人师,我算老几,我唯一能够给大家提供点建议的就是:不要着急,把速度慢下来,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去。你看我基本上一年拍一部戏,有时候一年还拍不了一部戏。那么着急干嘛?做一些半拉子的作品,还不如休息着呢。是有一部也很火红的古装言情剧,听说我们要拍《甄嬛传》,然后就赶忙拍赶忙做,比我们晚开机,比我们早播出半年。结果轮到我们播出就有问题了。

谈雷剧:他们收视率真的很好吗?适合低龄化浅层次的审美

我是不会为了娱乐而娱乐地拍戏,有那功夫还不如休息着呢。我唯一的期待就是我们的作息能正常一点,现在每天工作14个小时,脑子都是浑的,根本没空思考——对业内人的过度透支,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我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像宗教、民族、军事这些审查特别严格的作品,最容易做成半拉子,虽然也很有现实主义意义,但我也不会去碰。

《新编辑部故事》表演风格比较夸张,但郑晓龙认为这部剧并不“雷”。

虽然平日工作繁忙,但在闲暇之余,郑晓龙仍然会看看最近热门的电视剧,包括一些“雷剧”、“神剧”。面对这些电视剧收视率一路走高,郑晓龙充满好奇,他相信那“更符合低层次的审美”,而自己则是不愿意为了娱乐而娱乐。在迎合市场与坚持自我之间,不少导演随时更换频道、左右徘徊,而郑晓龙却从不否认市场,他只是怀疑这市场是否真实可信。在他看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可以接受的”。

网易娱乐:在《新编辑部故事》中,我们看到有不少批判媒体、娱乐圈、炒作的内容。你对这些圈子和这种方法有什么看法?

郑晓龙:其实我不反对娱乐和炒作;对于媒体,是又爱又怕。像《新编辑部故事》中,有很多娱乐圈、炒作、选秀的内容,但是不能违背一个原则:真实。比如,安妮喝醉了担任评委,发言率直结果大红,没喝酒时候评论就非常正常——这是真实,可以接受。但是后面被安排设计发言,她就拒绝了——不能愚弄观众、不能设计、不能作假,这是我对新闻、娱乐圈、炒作的看法。

网易娱乐:片子里面,安妮第二次斯文发言,然后粉丝们愣了下,仍然举起牌子说“安妮不红,天理不容”。你怎么看待粉丝的这种举动?

郑晓龙:不要去批判粉丝、观众——只要是他们是真实的。粉丝们真的这么认为,所以他们不该被批判;批判的是虚假和做假,对待观众和市场我也是这种看法。

网易娱乐:现在很多很雷的剧收视率很好,你有看过吗?

郑晓龙:我看过一些。像那个射箭的抗战剧(《箭在弦上》)还有湖南台播得那个家庭剧(《百万新娘2》),我都看了一些。(觉得如何?)我觉得可能是比较适合低龄化的、浅层次的审美吧。我也奇怪,他们收视率很好吗?(是)那我好奇的是,如果这个剧放在我们北京台播、换个地方播,收视率还好吗?有些奇怪。我听说过一些,包括收视率的样本可能有一定的问题、有些电视台收视率可能会有一定的水分——这个就比较难办了,因为不是真实的市场,所以觉得分析的价值也不那么大。

网易娱乐:你怕不怕《新编辑部故事》播出之后,因为表演夸张,观众也觉得“雷”?

郑晓龙:“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只是表现夸张,我觉得没问题,那是个好词。如果说“雷”是胡编乱造、不合逻辑,那我们《新编辑部故事》不是这种剧。我们本身是个话题剧,是按照单元的形式在讨论各个话题,不是为了编造情节而存在的。

网易娱乐:有些雷剧收视率很好,包括一些特别娱乐化的抗战剧。你会考虑做一些迎合低龄化审美的电视剧吗?

郑晓龙:我不会为了娱乐而娱乐地拍戏,有那功夫还不如休息着呢。我唯一的期待就是我们的作息能正常一点,我都这么大年龄了,进组拍摄,每天都要工作14个小时,以前更长,18个小时,早上想睡觉都不行。像我们在美国拍《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每天拍摄八个小时,拍一天休息一天,保证了充分的休息,也能比较好的思考。现在每天连轴转地拍摄,脑子都是浑的,根本没空思考——对业内人的过度透支,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网易娱乐:你觉得你拍过烂片吗?

郑晓龙:我自认为没有,当然也有些剧没有那么好。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拍好的作品,特别是创作。有可能最开始是想拍一部好的作品,结果后来成了烂片;也有可能本来拍的时候就知道是个烂片,但还是要拍,因为在拍的过程中已经把钱挣了。我没有知道是烂片还要拍的时候。

网易娱乐:那怎么预先判断这个作品是不是个烂片呢?

郑晓龙:很简单的一点就是,这部作品有没有营养、有没有好的价值观。我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所以像宗教、民族、军事这些审查特别严格的作品,最容易做成半拉子,虽然也很有现实主义意义,但我也不会去碰。

网易娱乐:现在毕竟电视剧充分市场化了,你会担心收视率吗?

郑晓龙:我不是否认市场化,只是觉得好坏的标准有些问题。你比如说,收视率,收视率好的剧就是好剧吗?收视率不好的剧就是不好的剧吗?多少收视率很好的电视剧,看完就看完了,什么都没留下,也不会重看?去年的时候北京市搞了个“30年30部剧”,30部剧我们占了6部,五分之一。这些剧有些并不是当年收视率最好的,但是现在仍然在一代人心中是经典,还能重播。很多电视剧,我们当年没有得奖,但是同期得奖的片子,现在谁都不记得了,偏偏我们的电视剧还在被传播——这才是我要担心的。

网易娱乐:你的片子几乎出手就成功,你会有智力上的优越感吗?觉得娱乐圈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郑晓龙:被别人夸奖的时候会感觉不错,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拍戏的时候我压力特别大,面对监视器只能自己说行不行,所以脑子特别累。《金婚2》播出后,很多人说植入广告太直白太粗暴了,我也自己反省,觉得确实不对,以后应该修改;拍《新编辑部故事》的时候,我发现了“预先排练”是特别好的拍摄办法……都没有特别轻松的时候。娱乐圈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太浮躁。不是我已经成功了才这么说,慢下来、认真,这是什么时候都应该要做到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山西省,已经全球瞩目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山西省,已经全球瞩目

原广工业
2024-04-23 20:46:15
人间地狱! 一张悉尼住房照片引热议,网友:看完得了幽闭恐惧症!

人间地狱! 一张悉尼住房照片引热议,网友:看完得了幽闭恐惧症!

美食阿鳕
2024-04-24 01:57:33
阿根廷总统慷慨激昂地说:凡是享受特权的人,都是人民的敌人

阿根廷总统慷慨激昂地说:凡是享受特权的人,都是人民的敌人

小白兔趣闻
2024-04-11 20:07:55
浪姐送礼环节尴尬到脚趾抠地:何洁小气,苗苗礼物范湉湉不想要!

浪姐送礼环节尴尬到脚趾抠地:何洁小气,苗苗礼物范湉湉不想要!

娱乐的小灶
2024-04-24 00:31:04
震惊!原来1999年,燃气公司就发明了偷气的技术,结果东窗事发!

震惊!原来1999年,燃气公司就发明了偷气的技术,结果东窗事发!

杂谈哥闲谈
2024-04-18 23:41:51
假装国货,爆卖15亿!最“心机”的日本神饮,让广东人沦陷了

假装国货,爆卖15亿!最“心机”的日本神饮,让广东人沦陷了

金错刀
2024-04-21 17:06:49
4月新势力品牌最新销量:理想问界零跑提前破万,小米持续走量

4月新势力品牌最新销量:理想问界零跑提前破万,小米持续走量

银柿财经
2024-04-23 20:56:24
王婆在江西被上了一课!高彩礼只是小问题,更可怕的是女性择偶观

王婆在江西被上了一课!高彩礼只是小问题,更可怕的是女性择偶观

睡什么起来嗨
2024-04-21 19:33:31
“小团团”掉粉近50万或面临3至5年刑期,斗鱼多名头部主播成“消失的她”

“小团团”掉粉近50万或面临3至5年刑期,斗鱼多名头部主播成“消失的她”

上游新闻
2024-04-23 12:33:15
张思麟白百何二胎儿子曝光,一家四口温馨出行!

张思麟白百何二胎儿子曝光,一家四口温馨出行!

永不后退
2024-04-22 12:31:06
中国省会第二城南京,跌回了七年前

中国省会第二城南京,跌回了七年前

壹地产
2024-04-23 18:54:56
李雨禅实名举报田馥甄:不良倾向艺人出席天津音乐节严重影响形象

李雨禅实名举报田馥甄:不良倾向艺人出席天津音乐节严重影响形象

娱乐的小灶
2024-04-24 01:59:55
越南总理下达死命令,要求今年夏天不缺电,不排除从中国继续买电

越南总理下达死命令,要求今年夏天不缺电,不排除从中国继续买电

慎独赢
2024-04-23 08:30:03
张扣扣除夕灭王家满门,连杀3人却放过王自新妻子,原因很简单

张扣扣除夕灭王家满门,连杀3人却放过王自新妻子,原因很简单

潮河说史
2024-04-18 23:28:00
广东包租婆修空调照火遍全网,师傅满头大汗,故意拖延时间

广东包租婆修空调照火遍全网,师傅满头大汗,故意拖延时间

黄丽搞笑小能手
2024-04-23 21:31:09
梅婷解衣露乳争议大,电视剧流量未增反降!

梅婷解衣露乳争议大,电视剧流量未增反降!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4-24 01:43:27
路易小王子庆生照姗姗来迟!凯特亲自拍照:我娃六岁啦!

路易小王子庆生照姗姗来迟!凯特亲自拍照:我娃六岁啦!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4-23 23:08:50
1951年金山前往朝鲜,出轨金日成秘书,后与妻子孙维世的妹妹结婚

1951年金山前往朝鲜,出轨金日成秘书,后与妻子孙维世的妹妹结婚

让时间说真话
2024-04-21 21:18:23
孩子被马拖行后续:孩子已离世,父母情绪崩溃,马场老板已被抓!

孩子被马拖行后续:孩子已离世,父母情绪崩溃,马场老板已被抓!

叶公子
2024-04-23 00:04:36
曾是守卫陕甘宁的“御林军”,却因一个小失误,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曾是守卫陕甘宁的“御林军”,却因一个小失误,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转身微笑梅
2024-04-23 13:52:02
2024-04-24 08:42:44

娱乐要闻

赵丽颖晒照似初恋,拍照疑与儿子分享

头条要闻

退休教师收百万"迁坟费"被判敲诈勒索 二审发回重审

头条要闻

退休教师收百万"迁坟费"被判敲诈勒索 二审发回重审

体育要闻

老球痞们给年轻人上了课

财经要闻

AI风口吹不起科大讯飞

科技要闻

特斯拉财报差劲 但马斯克做出一个重磅表态

汽车要闻

广汽丰田2024赛那SIENNA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本地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蔚为大观,书香盛宴再启航!第三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正在呈现

40+女人更适合极简风穿搭,不穿花哨反而更加洋气,赶紧安排

旅游要闻

重庆荣获2023年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潍坊人真是什么都敢往天上放啊

军事要闻

时隔5年土耳其或首部署俄制防空系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