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EAN)Christina Aguilera有着不一般的矛盾。她的启蒙阶段献给了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最盛行人声演绎的时代,随后又为欲夜笙歌所俘获。她出道就被严格打造为人声演绎者,成人抒情的有力接班人,随后她又跨过分类的框架,毅然决然地与Britney正面交锋。或许我们可以预言,Christina将终其一生地挣扎在两种角色之间。
新专辑“Bionic”严格说来只是她正式出道后的第四张英文录音室大碟。在前作“Back to Basic”人工制造复古味的制作情趣后,新作仿佛是要“回到未来”,大玩生化机器人噱头让人想起铁臂阿童木,词作又仍是满满的爱欲之味。大碟延续了Christina一贯卖大包的精神,塞进了满满十八轨录音。合作伙伴除了Linda Perry,还有近年来小有名气的独立艺人Sia,电子流行团Ladytron,流行音乐热门制作人Tricky Stewart和2005之后才崭露头角的Polow da Don. 这份试图包罗万象的名单讲清楚了Christina的处境,如今她不再只有Britney这个对手——至少在她的想象里如此。
大碟自然也分成了两半,晚九朝五般将故事由夜晚讲到清晨。由节奏电子风开篇,到中间又趋缓转为慢板。在前半部分,Christina不容得Lady Gaga专美于前,加入大量电子合成器元素。同时间她仍然是在歌曲里炫耀自己的嗓音硬度,但又用节奏把那些高音切得支离破碎。也因此,“Bionic”和她前几张专辑一样,有一个人为设定好的前提,然而这个前提却被专辑内的音乐内容所冲突着,或者这就是演唱者所想要强调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