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独家专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访谈重点:
转变:从培养本地人才到培养国际人才
中文大学在香港成立的时候,我们主要就是培养本地的人才。但是,我觉得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对商学院我们的要求可能是比以前更多,刚刚说要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同学能够有不同的能力,包括商业知识,对全球市场的了解,并具备领导能力,能适应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等方面。
影响:香港的开放给商学院带来更多机会
香港比较特别,因为一方面它是中国的一部分,它又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对外开放、人才不断引进和输出,香港的开放为我们带来很多机会。对内地方面的影响,我觉得香港可起到示范的作用。
责任:中大(深圳)为教育改革做贡献
开设中大(深圳)是要支持珠三角地区的创新科技与人才培养,尤其是国际化高层人才的培养,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教育改革作出贡献。我们通过在内地办学,提供一个新的模式,在管理上,学术质量控制上,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内地一般大学有所差别,给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个范例。
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成功和社会责任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成功,能够为社会有一个贡献。他们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除了就业以外,从长远来说,能够为他们自己的公司,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做贡献。还有,现在非常要强调社会责任,希望学生考虑到他们对公司的责任,对经济环境方面的影响作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不同的发展。
优势:特色在于通识教育和书院制度
大学希望能够有多点的时间,给学生更全能的发展。学生除了要受普通教育,还希望学生能够接受通识教育,掌握不同范畴领域的知识。中文大学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书院制度,因为每一个的同学都是属于一个的书院,就是在这个书院里面有很多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很多方面的发展,所以这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特殊优势。
竞争:毕业生就业多元化使中大领先
商学院的同学,他们毕业以后,他们的工作就是比较多元化。不一定是在这个商业的社会里面工作。因为我们商学院,教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都随时可以应用到其他不同的工作范畴。
挑战: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应对科技变革
怎么商学院才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贡献,都是商学院要面对的问题。现在商学院面对科技的变革,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所以也是一方面怎么去利用这方面的技术,并融入到我们的课程中去,为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大的收获。
措施:关注与企业关系、重视研究,
会重视商学院跟商业、企业的关系,研究是对商学院的声誉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其他商学院怎么看我们,还有我们的研究最终怎樣影响企业的运作,所以在企业之间建立声誉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商学院一定非常重视。
人才:国际化、专业、领导力、社会责任
商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点:要对国际化要有所了解;要掌握商业知识;要比较广泛的知识,不单单是商业方面,可能也是要了解到文化、科技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领导力;社会责任,企业责任,这方面一定要非常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