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英文不好,能不能教孩子?”常听家长这么问,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这样问“普通话不标准,能不能教孩子说话?”数学不好呢,能教吗?历史呢?再扩大一点,艺术方面呢?干嘛就偏偏要翻来覆去地问外语呢?
对于外语的评判原则不是人为的标准,而是实际交际。也就是说,在原版书的阅读中,顺利完成了交际的第二语言就是好的,如果完成的效率更高、更得体就是高的。因此,只要父母教时能有效地抓住交际性这个关键,无论发音如何,就都没有问题。
发挥亲情在语言学习中的分量
我们给孩子读绘本、做游戏、唱童谣时,只要语言所承载的意思在亲子之间得到了表达,也就是说孩子听懂了故事或是弄懂了游戏怎么做的情况下,他们是“听”不到大人外语里的错误的。这些个错误,包括我们大人自己敏感的口音,也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敏感的、但是绝对跑不掉的语法问题和其他层面的系统问题。
“子不嫌母丑”是这时在起最大作用的一条规律,不仅仅只是语言学的规律,直接就是最根本的人性规律了。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他们用英语和孩子交流,孩子就会更容易的接受这门语言。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在语言学习中的分量。
在美国这样的多语言国家,新移民孩子的英语很快超过自己的父母、然后在语言上给父母提供帮助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他们必然也是最先跟着父母水平有限的英语学习的,然后自己进步,再回过头来帮助父母,他们都不会意识到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了。
孩子直接关注了外语的交际性,这是他们的一个天赐优势,恰恰还就解决了中国体制教育里最大的死结,这时大人就更不该因为自己的纠结心态去打断交际了。引导着孩子去交际、去完成任务,这本是做爸妈的在亲子英语中最大的价值。
视语言学习为大脑的创造性行为
再看更技术一点的层面,需不需要担心父母的口音不正影响到孩子呢。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这个担心若要成立,必须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说第二语言是通过“灌水”式的“输入”习得的。如果那样的话,灌进去的水脏了,将来出来的就会是脏水。但是,我们一再强调语言学习是人类大脑的创造性行为,不是“灌水”。
中国一些南方方言区的普通话的情况就很有代表性。生活那里的父母门,普通话多少都带点口音,有的可能还很重,可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超过不了父母。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在移民的语境里,不论父母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孩子将来说出来的话都可以是没有口音的。父母外语口音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所以在教孩子英语时,不是填鸭式的教给孩子单词,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英语作为语言的用途。而他在自己阅读大量原版书以及接触其它原版资料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正确的说法。当他和真正的母语人交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很快意识到在亲子英语中的一些口语错误,并利用自己在原版资料中打下的基础,很快的调整过来。
孩子的语言成长是社会性的
父母的口音对孩子就一点影响也没有吗?肯定会有一点,但是这一点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孩子的语言成长是社会性的,还是用我们周围的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为例,孩子的口音不会和方言口音很重的父母们一样不准,可是也不会和电视里天天听到的播音员那样标准。孩子的普通话,慢慢会形成一种学校语言,在一个城市的学校范围内流行,同龄的同伴之间都会对最终口音和词汇选择起很大的影响,最终会是一个打着地域和时代烙印的社会化产物。
就英语而言,孩子如果低龄到了英语国家,不论父母或国内的老师是怎么教的,他们的英语基本上可以摆脱口音。而留在国内,不管怎么努力,一些正常的口音痕迹还是会有的。
而且既然提到国内的老师,就算专业的、哪怕是海归的英语老师,其外语水平也还是要带口音的,大家不过就是在五十步和百步之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质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汉语的普通话还是英语,本身就有很多口音,接触不同口音本身还是一件正常而且有益的事情。
说白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学习,孩子的中式英语的口音,正是中国人学英语会正常形成的结果,不是简单地受父母的口音、或是老师的口音所制约的。所以外语的口音,过去不要去赖我们的英语老师,将来也不必去担心孩子会被自己所耽误。
用轻松的姿态进行亲子交流
绘本、故事、游戏、童谣,那里面的一点点英语是很有限的,不算多也不算太难,按照现在中国父母的普遍教育水平,不难对付。
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想要在他们的成长中加入一点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在这些日常的亲子英语中突出语言的交际性,直接使用英语。
如果非要随时去顾忌自己的英语水平,老要去查字典、对音频什么的,就破坏了语言的交际性,还会给孩子一个英语难的心理暗示。亲子自然交流的力量得不到表现,还要割碎了语言去教去学,还真不如不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