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正文

分类招考箭在弦上 “加剧歧视和不公”成隐忧

0
分享至
原标题:分类招考箭在弦上 “加剧歧视和不公”成隐忧

不要把人的发展格式化--“两类高考”能否变独木桥为双立交桥

现行高考的高难度只适用于少数尖子生,大量不适于这种考试方式的学生只能“陪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学术型、技能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让部分孩子提前“松绑”,不再“陪考”。“两类高考”是否加剧社会歧视?是否能引导“因材施教”?能否真正“分流人才”?

近半学生在“陪考” 高技能人才企业“喊渴”

据了解,我国每年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约占高校招生总量的一半,其中相当一部分愿意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没必要参加主要为学术型本科院校选拔学生的统一高考,却没有其他选择而成为“陪考”。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说,国家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对学术型人才需求相当有限,我国每年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约1700万人,呈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职业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普遍“喊渴”。宁波远成石化电力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刚曾为了招收一名车工,三次专程跑到武汉。他说,真正高技能的人才,企业需求缺口比较大。目前本科高校培养人才偏重理论,动手实践能力不足。普通的中职学校学生,具有一定动手能力,但理论储备又稍显不够,需要两者结合的人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用一张卷子考所有人,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无法体现区分度,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并不一定能在重视选拔的高考中胜出,同时他们需要展示的能力也没有从中体现出来,把大量精力耗费在试题训练上。

然而,由于目前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不畅,社会对技能型人才“低看一眼”,导致许多适合走职业技能发展道路的学生仍然在挤传统高考独木桥。职教大省广东每年有75万名左右的中职学生毕业,而有机会升入高职的学生只有5万名左右,年均比例不超过10%。

与此同时,从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上升渠道也非常狭窄。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办主任李红说,学校在校生1.2万人,每年报考专升本的学生有500人,能考取的仅200人。

分类招考“箭在弦上” “加剧歧视和不公”成隐忧

通过推进高职分类招考改革打破高考“独木桥”,建立内容、形式、考试时间、录取与普通高考相区别的高职入学考试,搭建两类教育、两类人才互通共升渠道,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未来招生的潮流和趋势。各地教育界人士对此已是共识。

然而,不少高职院校也担心,如此“泾渭分明”的“分割”可能进一步弱化职业教育的地位。广东职业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劳汉生说,此次改革的核心词是分类招考、注册入学,有歧视高职的思想。高职首先是高等性,其次才是职业性,分开两者从长远发展看或将有损高职的地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处长穆学君说,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考不上本科的学生,但是与本科线差个三四十分的孩子素质也是不错的,他担心以后不参加传统高考进来的学生素质会大大降低,这将使职业教育的地位更加边缘化。

湖北武汉铁路技校副校长李舒桃说,如果是人为强制分流,考高职的学生必须放弃传统高考,这实际上是剥夺了部分学生的选择性。这会让只要有一丝希望上本科的学生都去报名参加高考,部分高职就学机会可能乏人问津,或有综合素质不错的高考落榜考生无学可上。

有人说,“双高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后进生理应上高职。而现实中,这些本来不错的学生实际上被剥夺了受高等教育权,成了“歧视性”政策的受害者。

一些教育界人士对“文化水平+技能测试”的另一类高考也心存困惑。沈阳市第五中学校长金巍松说,普通高中学生几乎在高中阶段没有学过任何技能,如果选择技能测试,他们怎么考?这种教考的断层将把他们置于一个尴尬境地。

打通两类人才双通道 建立两类教育“立交桥”

一些专家认为,分类招考的目的是引导更多的孩子能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希望将来选择读普通高中的孩子走学术型教育之路,选择读中职的孩子走技能型教育之路,两条路并行发展,可交叉。

广东省政府督学钟院生认为:“不可人为强制分流,要保留学生的选择权。无论中职还是普高学生都可以选择报考普通或技能型高考,中职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可以参加普通高考,考不上本科的学生可以回头读高职,读高职的学生也可以升本科,不要把人的发展格式化,所有的路都要修通,而不是堵死。”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文清说,生源结构多元让学校更有活力。来自中职的学生思路活跃、动手能力强,来自普高的学生沉着稳重,有上进心。要保留多种选拔人才的渠道,让学生自己选择。

穆学君建议,应进一步扩大中职学生升学的比例,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吸引更多中职生上高职。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就业质量,让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有差别,才能吸引中职学生有上升欲望。

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多种录取方式,包括高职自主招生、高职面向中职的单考单招等,并开展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联合办学等。在从严把关的前提下,让少数专业确有特色、办学确有实力的高职向应用型本科发展,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说,高职现在很尴尬,社会认可度还是在本科之后,老百姓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相对低层次的教育,而没有认识到它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转变这种观念,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记者郑天虹 王莹 廖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德阳:应届毕业生缴存住房公积金给予补贴,购房可贷额度增加10万元

四川德阳:应届毕业生缴存住房公积金给予补贴,购房可贷额度增加10万元

澎湃新闻
2023-11-29 14:18:27
2024年经济预测

2024年经济预测

小羊理财
2023-11-28 18:13:49
我把房子租给一对七十岁的老人入住,半年后,他们加租金想继租

我把房子租给一对七十岁的老人入住,半年后,他们加租金想继租

房地产公告栏
2023-11-29 03:34:33
好样的,朝鲜卫星拍到白宫、五角大楼,这下,轮到美国该着急了

好样的,朝鲜卫星拍到白宫、五角大楼,这下,轮到美国该着急了

漫话车的车生活
2023-11-28 11:59:50
中国发现月壤中存在玻璃纤维,美提议向全世界分享成果

中国发现月壤中存在玻璃纤维,美提议向全世界分享成果

资本信条
2023-11-27 22:36:15
30个导弹营拦截失败,F-16战机突破机场发生巨响:伊朗又搞大事情

30个导弹营拦截失败,F-16战机突破机场发生巨响:伊朗又搞大事情

帅先工场
2023-11-28 16:16:17
缅北女魔魏榕:噶腰子是最痛快的死法,你们听过“活剥肉莲”吗?

缅北女魔魏榕:噶腰子是最痛快的死法,你们听过“活剥肉莲”吗?

晏京故事
2023-11-25 22:12:07
核废水问题解决了!中日会上激烈交锋,日本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

核废水问题解决了!中日会上激烈交锋,日本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

创作者_S38D
2023-11-28 14:29:20
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冲锋衣、军大衣以及花棉袄?

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冲锋衣、军大衣以及花棉袄?

金融界
2023-11-27 10:27:04
不长记性的雪乡,难道非要把自己玩死才好?

不长记性的雪乡,难道非要把自己玩死才好?

元芳有看法
2023-11-26 21:21:34
日媒酸了,不是中国年轻人不买车了,而是中国年轻人不买日系车了

日媒酸了,不是中国年轻人不买车了,而是中国年轻人不买日系车了

风之纪兮
2023-11-28 11:56:57
失误害人!勇士最后时刻接连失误!全场失误18次:库里5次追梦4次

失误害人!勇士最后时刻接连失误!全场失误18次:库里5次追梦4次

直播吧
2023-11-29 14:39:25
中缅油气管道岌岌可危

中缅油气管道岌岌可危

v来了
2023-11-29 07:47:27
马修·派瑞家人宣布捐出全部遗产,高达8.5亿,用于帮助药瘾患者

马修·派瑞家人宣布捐出全部遗产,高达8.5亿,用于帮助药瘾患者

开开森森
2023-11-28 21:39:34
62年毛岸青回湖南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顿时明白妻子用意

62年毛岸青回湖南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顿时明白妻子用意

悠然谈历史
2023-11-23 08:49:22
北京东路一单位发生火灾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北京东路一单位发生火灾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新民晚报
2023-11-29 13:49:19
回顾昆山龙哥被反杀案,提刀砍人被路人反杀,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回顾昆山龙哥被反杀案,提刀砍人被路人反杀,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小悠来综艺
2023-11-28 16:00:03
老领导退休前长期打压我,后来我升任单位“一把手”,他私下要车,我对司机说你辞职吧

老领导退休前长期打压我,后来我升任单位“一把手”,他私下要车,我对司机说你辞职吧

职场火锅
2023-11-28 21:46:12
奚梦瑶携儿女出镜,4岁儿子讲中文跟何猷君一模一样,婚后AA制

奚梦瑶携儿女出镜,4岁儿子讲中文跟何猷君一模一样,婚后AA制

椰黄娱乐
2023-11-28 15:25:52
高圆圆骑自行车接女儿放学 画面温馨超有爱

高圆圆骑自行车接女儿放学 画面温馨超有爱

嘿哥哥科技
2023-11-29 09:23:06
2023-11-29 14:48:49

头条要闻

2岁幼童因保姆过失坠亡 保姆女儿反诉女童母亲侵权

头条要闻

2岁幼童因保姆过失坠亡 保姆女儿反诉女童母亲侵权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方媛深夜晒全家福秀恩爱 大赞郭富城

财经要闻

“巴菲特副手”芒格离世 享年99岁

科技要闻

马云内网罕见发言:祝贺拼多多,坚信阿里会变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不惜贷、抽贷、断贷!银行已动起来,这些房企受邀开会

艺术要闻

“印记留学报国——大众篆刻作品展”于中华世纪坛隆重启幕

数码要闻

国产CPU努力程度让人惊叹!龙芯3A6000花了10年时间 追上10代酷睿

教育要闻

以色列竞赛题,本以为很简单,其实掉坑里

公开课

35岁男子晚上腰痛,隔天猝死,医生:耽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