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在即,找导师的问题成为考研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导师都说要挑有灵性、有潜力的学生,可面试时间这么短,如果能提前找导师聊聊,展示一下自己,相当于抢了一个面试的机会。”这是不少考研人普遍的想法,于是,一些如何“讨好”导师的“人情秘籍”开始在网上流传,民间甚至流传着考研的“潜规则”:外校生拼不过本校生,与导师素昧平生的拼不过一面之交的,一面之交的拼不过找对导师送对礼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教训篇:有多少梦想可以挥霍?
教训1:联系的导师太多,给人心机太重的印象
赵琳,报考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初试成绩中等,为增加成功的几率,复试前两周她来到自己所报考的学校,打算为见导师做做铺垫。她通过自己在北京的同学和朋友,找到本校正在读研的师兄师姐们,分别拜访大家,以了解所报院系各方面的信息。接下来,便开始跟着师兄师姐去上研究生的课,辛苦奔波,倒也得以被几位导师认识。
就此来说,她的铺垫已经足够,但她还不放心,继续马不停蹄地找关系:找师兄师姐索要导师的联系方式,请求他们带她去见导师。当然,最后没有人愿意带她。于是在快复试前,她开始给有联系方式的导师打电话,自我推荐,并表示自己希望成为他们的研究生。导师们的答复大多是要看她复试的表现。于是她放下心来:至少有一个导师会要我的。面试时她一点也不紧张,毕竟大部分导师的课她都上过,回答问题时也很镇定自若,对答如流。导师们对她的表现也比较满意,有好几个导师都想录取她。但是很快,情况发生了大逆转——有一位导师提到赵琳此前曾与他联系的情况,立刻另外几位导师也说赵琳给他们打过电话。导师们一商量,觉得这个学生心机太重,不够单纯,最后共同决定不录取她。
教训2:目标导师不明确,造成了“撞车”
刘杰,本科学农学,跨考业报考教育学,不幸的是没有进入复试名单,于是开始考虑调剂。终于,她了解到武汉某农科所招教育学研究生,急忙与他们联系。因为身在郑州,刘杰给所里的导师们群发了邮件,在每封邮件里都说明自己的情况,并虔诚地表示想要当那位导师的学生。最初,她顺利地收到好几位导师的回信,表示很欢迎她去面试。但当农科所复试名单出来时,她发现没有自己,打电话咨询,教务秘书说因为她“撞车”了。
教训3:冒昧送礼,一瓶醋也可能误事
张伟,山西考生,初试考了某大学研究所第二名,因为经济条件比较拮据但又想去看望老师,结果送了几瓶家乡的土特产——山西老陈醋,但最后复试还是被刷了下去。事后张伟反思,感觉问题也许就出在自己送的特产上。也许他本身的意思不是“吃醋”,但就担心老师“借景生情”……
教训4:言多必失,尤其是在不懂装懂的时候
还有一位考生见导师的经历可谓是“前无来者”。导师问他:你最近看了什么书?他说我看了XXX。导师再问:相关内容的书你还看过谁写的呢?答:我看了XXX,不过那本比不上我看的前一本。于是数落一通,以表示他对本专业的学术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谁知,那本书的作者 正是该教授去世的导师所写,自然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经验篇:“前辈”们是这样克敌制胜的
经验1:到学校去听课
媛媛,东北某大学学生,报考南方某高校。她初试成绩非常高,很想跟随某位导师做研究,但是听说该导师只喜欢收男学生,这让她很苦恼。复试前半月,心急如焚的她便来到学校,开始跟班听课,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导师逐渐认识了她,也比较欣赏她。之后,媛媛课后找到导师,表明自己的心愿,导师表示,如果她面试表现好就考虑录取她,最终她幸运地如愿以偿。
经验2:主动向老师请教
李惠,本科成绩很好,考研报的是本专业领域排名第一的学校,所以复习时特别用功。7月新大纲下来时,她发现又增加了一本参考书,据说作者是学校一位刚从德国回来的老师,学术水平很高,见多识广。但是新书看起来非常困难,尽管李惠从头到尾研读了一遍,但还是没什么感觉,好在序言后面老师留了自己的邮箱。看完第二遍后,她便将自己的一些疑惑发给了老师,很快收到回信,老师夸她看书仔细,并对她的疑惑进行了解答。接下来的复习中,她经常就书中的问题给老师发邮件(从第二封邮件开始,她署上了自己的姓名),每一封信老师都很快回复。渐渐地,她被老师广博的学识和平和的态度所吸引,渴望跟随老师做学问。
初试结束,她的成绩不错,于是在复试前一周,她来到报考的学校,给老师发了邮件,汇报了自己的成绩,并说明自己已经来到学校,想见见老师。老师答应她去办公室找他,见面后语气很友善,问了问她在本科的学习情况并随便聊聊她在学术上感兴趣的东西。面试结束后不久,她得知自己梦想成真。
经验3:钻研导师著作,言行诚恳有礼
杨新,一个来自某名茶之乡的男生,报考的是一所知名院校的热门专业。幸运的是,他高中同学的哥哥正在自己打算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读研,而且师兄的导师正是专业参考书的作者之一,堪称本专业领域的元老,能跟随这样的导师做研究,那简直太幸运了。于是杨新很早便开始与师兄联系,对于复习中遇见的问题和困惑,师兄也以过来人的角度给予耐心解答,加之杨新学习刻苦,初试成绩不错,名次位列中上。初试结束后,他便开始在网上搜寻导师的专著和论文,仔细进行研究。
复试前半个月,杨新打算到所报考的学校看看,顺便给师兄捎去两包茶叶。到学校后,师兄对杨新的礼物表示了感谢,并随口提到自己不怎么喝茶,倒是导师很喜欢喝。这让杨新兴奋起来,他跟师兄聊了很多,并向师兄了解了导师的一些情况,还向师兄表示自己很想见见导师。师兄认为直接引荐不太合适,但可联系导师的办公室。第二天杨新去办公室见到了导师,还带上了茶叶。导师对于他的突然造访起初并不太热情,但当听说杨新研究过自己的专著后,脸色立刻转晴,聊完学术上的问题,杨新还谈到了自己的家乡,谈到茶,导师也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的喜好来,最后对于他带的茶叶也欣然接受了。自然,杨新最终成为了名师之徒。
复试前申请做导师的助手
心理系的学生小王想报考的导师课题很多。复试前一个月,他到学校向导师的学生了解情况,学生们都说最近特别忙,在帮导师进行某一课题的实验。于是他特意花了几天时间向未来的师兄师姐讨教,与大家熟悉之后,她礼貌地提出让他们带着去帮忙做实验的想法,其中有一位师姐建议先请示一下导师。导师说正好人手也不够,那就让他试试。结果,小王硬是在复试前跟着导师做了快一个月的实验,这期间导师也喜欢上了这个谦虚、认真、好学的学生,面试结束后很快就录取了他。
策略篇:谋定而动,打十拿九稳的胜仗
谈到策略,首要的前提就是初试必须过线,所以考生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前期好好复习,否则策略与你无关。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导师可能会碰到不一样的情况,但有一些是肯定的:对导师了解越多,胜算就越大,多一分了解,你就多了一个成功的砝码!
策略1:相机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报考学校时,尽量选择那些能拥有有利资源的学校,包括本校师兄师姐或老乡、朋友所在的学校,或者通过别人能在那所学校找到所报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复试之前要通过互联网查询报考学校的相关复试政策,还要请教往届的师兄师姐,从侧面了解一下导师的禀性、好恶;同时也可以在请教的过程中和未来的师兄师姐叙友谊,了解一下往年复试的情况。这样,你可能比别人多了解一些“内部消息”,包括所报院系对“见导师”的整体倾向,想报导师的学术水平、性格、习惯、好恶等。如果院系或者导师都不反感学生提前找他,那么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应与导师取得联系,清楚地告诉导师你的姓名及初试成绩,并期望面谈。有的导师不希望面谈,则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进行交流。
策略2:信息到位,见面前读懂导师
如果可能,最好面对面与导师交流,许多考研过来人认为,面谈更能给导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导师对学生很满意,被录取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可马上登陆报考大学的网站,了解到复试的指定书目,并提前做好准备。由于复试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积累和自身的发展潜力,因此必须对所报专业的学科发展领域十分熟悉,其中包括学科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并要多了解导师研究的侧重点和主要的学术观点。
在面谈前的这段时间,考生可到网上搜索相关论文,尤其是相关专业领域比较权威的学者的论文和创新性突出的论文,多关注本专业理论在实践领域内的运用以及其效果和评价。了解报考导师目前正在承担或已经完成的比较重大的科研项目,了解导师的主要研究领域,认真阅读导师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最好能思考一下这些论文解决问题、阐述观点的思路,并了解相关知识。了解导师很简单,如登陆学校的网站查询,或在图书馆的数据库里输入导师的名字,就能看到导师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果。
策略3:与导师见面要掌握分寸
如果要提前联系导师,也要让彼此的认识自然,不要太僵化,否则弄巧成拙。考生尤其要避免的是咨询考查内容或者考试重点,这种开场白几乎注定会让考生失去复试入围的机会。很多导师青睐埋头做事少说话的学生,所以与导师第一次见面时,不要夸夸其谈,否则会令导师讨厌。现在中国很多院校,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都是采取全学院统一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以及考分,确定最终录取与否与录取的专业。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确定导师,如果过于功利地联系导师,实际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你可以做的事情是:第一,要谦虚,可多向导师请教其所关注的学术领域的问题,也可以聊一些你对所选专业的情况,谈谈你对专业的兴趣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对导师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如果准备几个有意义的专业问题提问,老师会很高兴和你探讨。第二,如果你的确没什么问题好问,那就聊天,说说对学校的感受、自己的家乡等,这些是万能的话题,没有人对此反感的。谈话中要注意看导师愿意跟你聊哪些方面的问题,尽量谈论导师感兴趣的话题。第三,关于要不要送礼。送礼物之前一定要了解情况,有些导师比较反感学生带东西见面。如果老师不是太严肃或者比较“开明”,那么不妨带点小礼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些家乡特产之类或者一些水果。挑选礼物一定要注意,不能选择那些有可能引起导师误会的礼物,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即可。
政策篇:高校正淡化导师个人意见对复试的影响
2004年,中山大学的考研复试“淡化”了导师制——部分专业如外语学院、中文系等报名时不用填导师。由于社会上对研究生教育导师制出现“1个茶壶灌9个茶杯”的现象颇有争议,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对此采取“导师组”的做法,由一个导师团队带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头一年不分导师,到了做论文的时候,再配备相应课题的导师,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给博导、硕导都设立招生人数上限。
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也改变了复试的报考模式,考生在报考时也不需选择导师,等到复试结束后再做选择。该校研究生院招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考研有一门专业课放在复试进行,从而加大了复试的难度,也加大了导师在复试中给分的比重。为了避免导师在复试中给自己“门下”考生“感情分”的现象,采取考生报考时先不定导师、待复试结束后再由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做法。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邵松林说,学校规定各院系至少要组建5~10 个由教授和博导组成的专家面试小组,面试时由考生抽签决定由哪个专家组面试,杜绝以往可能出现的托人打招呼等不公正现象。同时,学校面试拒绝走过场,要求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