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网易教育频道独家采访编写,转载请注明。
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会长 北京市侨联副主席陶庆华
网易教育: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第五届金翼奖网易教育大选颁奖盛典的现场,现在作客我们访谈间的是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侨联副主席陶庆华先生,欢迎您陶会长。
陶庆华:谢谢,大家好。
网易教育: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想和陶会长交流,2013年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教育事件或教育现象是什么呢?
陶庆华:我觉得2013年发生了很多教育行业中的大事,但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最震撼的是我们欧美同学会今年成立100周年,我们欧美同学会是成立于1913年,今年10月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百年成立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对于我们历代留学人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整个过程当中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留学人员报效国家,发挥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欧美同学会进一步做好留学工作,成为名符其实的留学人员之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留学方针,比如说发挥作用,这是第一次提出,这使我们感到广大留学人员不但回国有报国、参加国家建设发展的渠道,就是留在国外,报国也是有门的,也是有渠道的,也是有方法、方式的,我们国家的留学政策就更加开放、更加务实,让所有海内外留学人员都能参与到目前咱们民族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对大家的鼓舞非常大,对我个人印象是最深刻的,这一年。
网易教育:您刚才多次提到留学人员发挥作用这个词,我相信随着留学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不再仅仅是个体,您觉得留学生在中外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进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陶庆华:我觉得留学不仅仅是赴外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留学生也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也是交流重要的渠道,有一种观点认为,留学一定是咱们国家以后进一步强大后,是不是就不用再留学了,就好打包了,收摊了,但我个人的感觉,随着咱们国家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国家的进一步强盛,我估计中外文化交流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强烈,我们过去留学,像我们留学的先辈,他们当年叫“西学东渐”,把西方的知识,特别是科技前沿的知识、技术带回到国内,将来很可能有一天,我们现在正在“东学西进”的过程中,不论东往西还是西往东,都是强调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需要,留学生如果在海外留学工作、生活多年,他们对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应该是大势,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特别鼓励广大留学人员要做民间外交的生力军,要讲述好中国的故事,在民间外交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作用还是非常重要。
网易教育:充当沟通和纽带的作用。相信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心里都怀揣着一个成材的梦想,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提到国际化人才我想问陶会长,出去国外,国际化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他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特质。
陶庆华:我们讲国际化人才肯定是具备好几个要素,首先要掌握前沿的知识、技术,自不待说,更重要的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应该有了解、沟通、跨文化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熟悉世界上其它领域、其它国家的方式,思维方式、模式等等,这几个方面就需要留学人员,如果在海外学习,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把文化课过关、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工作、生活一段时间,这样对市场、对西方的种种方式、模式,需要有一些把握和了解,如果光是学习一段时间就立即返回国内,这方面我觉得国际化的参与可能显得薄弱了一些,这是我的感觉。
网易教育:看来成为国际化人才,学生的挑战也是挺多的。最后您对广大留学生有什么建议和期望呢?
陶庆华:我觉得现在留学领域里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比如留学的低龄化,在很小的年龄就去了国外,一方面心理方面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很可能对国内文化、积淀,对国内社会、中国文化的掌握和了解,如果这个基础打的不牢,那么将来他到国外,可能对西方文化、当地的适应比较快,但等他们返回到国内以后,他们又面临着把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这一课补上,这可能更难,所以还是建议在国内有一段时间的适应,等到高中,特别是高中后期,去国外念大学,或者在大学阶段念研究生,如果在幼儿阶段,在小学阶段,对国内文化一知半解,非常懵懂的情况下就出国,就会发生像我刚才所说的现象。
网易教育:您无疑是给大家提供了选择留学规划的建议。
陶庆华: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和自己的人生规划最好有一个宏观的协调,这样能知道自己宏观的、大致的方向,才能不迷茫。
网易教育: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和国际梦想。
陶庆华:没错,留学梦、国际梦,或者说国际化的梦,这是合二为一的,是一体的。
网易教育:再次感谢陶会长作客我们的访谈间,谢谢大家,也谢谢陶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