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通“技能+学历”一份努力 两份收获
网易教育讯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对比的是,近几年职业院校最吸引社会关注的是其居高不下的就业率,廉思教授连年来对蚁族的调查也显示,蚁族中211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要远高于比职业院校毕业生。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家长仍对高职教育抱有偏见。学生家长除了别无选择委曲求全地让孩子接受高职教育外,鲜有把高职院校作为高考填报志愿的首选。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就业要技能 传统观念要学历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长期存在着的重学轻技的传统。在传统观念中,技术工人即便是再高级,仍然不过是个“工人”,而不是“干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传统观念在现代中国仍然根深蒂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高学历等于高能力,等于成才的观念仍牢不可破。
但是随着我市经济转型的加快,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行业、现代交通运输、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等高端服务企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不缺“白领”唯独缺乏高技能人才。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的技能人才,比如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不逊于大学院校。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职业院校也可培养研究生
一个明确的讯息正在发出:职业院校未必不能培养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日前在天津表示,我国将探索建立包含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院校目前也在向这一体系靠拢,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了解到,学校将“技能+学历”率先与高等教育接轨,颠覆应试教育门槛,创造了平等教育机会。学生在掌握了适用性机能的同时,还能享受万通提供的额外学历服务,获得相关学历证书,实现了现代社会经济需求与传统观念的完美结合。
鲁昕同时强调,职业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而不代表层级。人们应当认识到,并非博士、硕士才算人才,人才的标志是能力而非学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