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鑫翻开新打印的成本核算表,嘴角扬起满意的微笑。
这份凝聚了他半个月心血的报告,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又一块垫脚石。
他的目光在表格上逡巡,最终停留在“行政后勤-门卫岗”这一栏。
八年工龄的老门卫李定国,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可以轻易裁掉的数字。
窗外传来熟悉的扫地声,那个佝偻的身影正一如既往地清扫着厂区大门。
曾鑫轻蔑地笑了笑,抬手在门卫岗的预算项上画了个鲜红的叉。
他盘算着如何向厂长汇报这份“政绩”,却不知这个看似精明的决定,即将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暴。
而这个沉默寡言的老门卫身上,藏着这座工厂无人知晓的秘密。
![]()
01
曾鑫端起保温杯踱到窗前,望着晨曦中的红星机械厂。
这座拥有六十年历史的老厂在朝阳下泛着金属光泽,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
他的办公室在行政楼三层,这个角度正好能将整个厂区尽收眼底。
流水线车间传来机器的轰鸣声,早班工人正陆续通过大门。
人事处的门被轻轻推开,办事员小赵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
“主任,上个月的考勤统计表整理好了。”
曾鑫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目光仍停留在楼下那个扫地的身影上。
李定国拿着大扫帚,一寸寸地清扫着厂门口的水泥地。
这个六旬老人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背微微佝偻着。
八年来,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
“老李头还在扫地呢?”曾鑫漫不经心地问。
小赵把文件放在桌上,凑到窗边看了一眼。
“李师傅一向这么认真,刮风下雨都没见他迟到过。”
曾鑫呷了口茶,茶叶的苦涩在舌尖蔓延。
他想起上周厂务会上,胡厂长强调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作为人事处主任,他迫切需要拿出像样的成本控制方案。
“门卫岗的工资支出,占后勤成本的百分之十五。”
小赵愣了一下,随即领会了主任的言外之意。
“可李师傅在厂里八年了,从来没出过差错......”
曾鑫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手指在成本报表上轻轻敲击。
“时代不同了,现在有监控系统,门卫岗完全可以优化。”
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讨论天气。
小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退出了办公室。
曾鑫重新拿起成本核算表,用红笔在门卫岗一项上画了个圈。
他盘算着如何起草裁员通知,连措辞都在脑海中过了好几遍。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是厂长办公室打来的。
“曾主任,胡厂长请你下午三点过来开会。”
曾鑫精神一振,这正是展示成本控制方案的好机会。
他整理了下领带,对着窗玻璃照了照自己的形象。
楼下,李定国终于扫完了地,正提着扫帚走向门卫室。
老人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曾鑫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随即不屑地移开。
在这个拥有两千人的大厂里,一个门卫的去留实在微不足道。
他拿起钢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人员优化方案”六个字。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窗外的机器轰鸣交织在一起。
02
李定国推开吱呀作响的门卫室木门,将扫帚靠在墙边。
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是他八年来待得最久的地方。
墙上挂着老式的电子钟,时针正指向六点四十分。
他拿起抹布,开始擦拭窗台和桌椅,动作缓慢而认真。
窗台上摆着几盆绿萝,叶片油亮亮的,长势喜人。
这些都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每天精心照料。
“李师傅,早啊!”
送货司机小王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笑着打招呼。
李定国抬起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他打开登记本,看着小王认真填写出入信息。
“这批原材料要送到三车间,麻烦您了。”
小王递过单子,顺便塞给他两个热乎乎的包子。
李定国推辞不过,只好接过来,连声道谢。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工人们都喜欢这个老实巴交的老门卫。
八年前,李定国下岗后辗转来到红星机械厂。
当时的老厂长破例录用了他,这一干就是八年。
他从不与人争执,也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做好分内事。
早晨七点,上班的工人渐渐多起来。
李定国站在门口,挨个检查工作证,偶尔提醒几句注意安全。
新来的年轻工人嫌他啰嗦,老工人们却都听他的。
“老李,帮我看着点自行车,车闸不太好使。”
“李师傅,我闺女下午要来送东西,麻烦您关照下。”
对这些嘱托,李定国总是点头记下,从未出过差错。
上午九点,厂区安静下来,工人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
李定国拿起放在角落里的笔记本,开始记录什么。
这个牛皮封面的本子已经泛黄,页角卷曲得起毛。
他写字很慢,一笔一划都极其认真。
偶尔会抬头看看墙上的监控屏幕,然后又低头继续写。
窗外,曾鑫正陪着客户参观厂区,声音洪亮地介绍着。
李定国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去。
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移动,记录着只有他自己懂的内容。
午休铃声响起时,他合上笔记本,仔细地锁进抽屉。
然后拿出饭盒,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安静地吃饭。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来,在他花白的头发上跳跃。
这个画面,成了红星机械厂最寻常不过的风景。
![]()
03
曾鑫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整理着自己的领带。
下午就要向厂长汇报成本控制方案,他需要最好的状态。
镜中的中年男子西装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只是眼角的细纹,透露着这个年纪特有的焦虑。
回到办公室,他最后审阅了一遍裁员名单。
李定国的名字排在第一个,后面标注着“岗位优化”四个字。
曾鑫按下内线电话:“让李师傅来我办公室一趟。”
挂断电话后,他特意把老板椅转了个方向,面向门口。
这样能给来访者造成心理压力,这是他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
十分钟后,敲门声轻轻响起。
“请进。”
李定国推门进来,双手不自然地搓着工作服下摆。
他显然很少来办公楼,眼神里带着些许拘谨。
“曾主任,您找我?”
曾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慢条斯理地合上文件夹。
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李定国小心翼翼地坐下,半个屁股悬在外面。
“李师傅在厂里工作八年了吧?”
“八年零三个月。”老人准确地说出这个数字。
曾鑫微微一愣,随即恢复严肃的表情。
“厂里最近在进行岗位优化,你可能也听说了。”
李定国点点头,双手放在膝盖上,指节有些发白。
“经过综合考虑,门卫岗要被裁撤了。”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的嗡嗡声。
李定国的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
曾鑫把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这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
老人没有去看那份文件,而是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厂区。
他的目光在铸造车间的高炉上停留了片刻。
“我......我还能再做一段时间吗?”
曾鑫皱起眉头:“这是厂里的决定,希望你能理解。”
他拿出钢笔,摆在协议书旁边。
李定国缓缓拿起笔,手指微微颤抖。
签完字,他轻轻放下笔,起身时晃了一下。
“工作交接......”曾鑫提醒道。
“没什么可交接的。”老人第一次打断别人的话。
他朝曾鑫鞠了一躬,转身走出办公室。
脚步声在走廊里渐渐远去,沉重而缓慢。
04
李定国回到门卫室时,夕阳正斜照进小窗。
他站在门口,环视着这个待了八年的地方。
墙上的电子钟滴答作响,仿佛在倒数着什么。
他开始收拾个人物品,动作比平时更加缓慢。
先把窗台上的绿萝一盆盆装进纸箱。
然后打开抽屉,取出那个牛皮封面的笔记本。
他摩挲着笔记本的封面,眼神复杂。
最后将饭盒、茶杯等零碎物品收进编织袋。
期间有几个工人经过,好奇地问他收拾东西做什么。
李定国只是笑笑,没有多做解释。
下班铃响起时,他已经收拾完毕。
纸箱和编织袋整齐地摆在墙角,等着明天带走。
夜幕降临,厂区安静下来,只有远处车间还有机器声。
李定国像往常一样,拿起手电筒开始夜巡。
这是他八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使最后一天也不例外。
他先检查了大门锁具,然后沿着厂区围墙慢慢走着。
手电光柱划过黑暗,照亮熟悉的角落。
走到铸车间门口时,他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里面传来设备运转的嗡鸣声,一切正常。
他从口袋掏出小本子,就着手电光记录着什么。
夜风吹过,带来一股金属和机油混合的气味。
这个味道,他闻了八年,已经深深印在记忆里。
巡完整个厂区,已经晚上九点多。
李定国回到门卫室,泡了最后一杯茶。
茶叶在杯中舒展,就像他这些年在厂里的时光。
他坐在小板凳上,静静看着监控屏幕。
十个画面显示着厂区各个角落,一切如常。
十点整,他关掉监控设备,锁好门窗。
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小小的空间,轻轻带上门。
月光下,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融入夜色。
没有告别,没有仪式,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安静。
![]()
05
次日上午,厂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各部门负责人围坐长桌,听着曾鑫的汇报。
“通过岗位优化,行政后勤部门每月可节约三万元。”
曾鑫站在投影幕布前,声音洪亮而自信。
幕布上的饼状图显示着各项开支的占比。
他特意用激光笔圈出门卫岗所在的位置。
“特别是门卫岗的裁撤,每年可节省近五万元支出。”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声,不少人露出惊讶的表情。
生产科长老周忍不住开口:“老李走了?”
曾鑫微笑着点头:“是的,昨天已经办理完离职手续。”
“可是夜班巡查谁来做?”老周追问道。
“监控系统完全可以替代人工巡查。”
曾鑫切换幻灯片,展示最新的安防监控方案。
胡厂长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没有说话。
曾鑫注意到厂长的沉默,心里有些打鼓。
但他很快又振奋起来,继续汇报其他成本控制措施。
会议结束时,胡厂长终于开口:“曾主任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厂长关上会议室的门。
“李定国是什么时候走的?”
“昨天下午办的手续,已经完成工作交接。”
曾鑫特意强调了“交接”两个字。
胡厂长走到窗前,望着厂区大门方向。
“他走的时候……说什么了吗?”
“没有,很配合工作。”
曾鑫不明白厂长为何关心一个门卫的反应。
胡厂长沉默片刻,忽然问:“夜巡记录本在哪?”
“什么记录本?”曾鑫一头雾水。
厂长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每晚巡查后写的记录。”
曾鑫这才想起,收拾物品时确实见过一个旧笔记本。
但他当时以为那是老人的私人物品,没有在意。
“可能……被他带走了吧。”
胡厂长的脸色沉了下来,但没再说什么。
曾鑫站在空荡的会议室里,突然感到一丝不安。
这份不安很快被成功的喜悦冲淡。
他相信厂长会看到这项决策的价值。
06
三天过去了,厂里一切如常。
曾鑫渐渐放下心来,看来裁撤门卫确实没问题。
他甚至开始规划下一步的成本控制方案。
周五下午,他正在审阅新考勤制度草案。
电话突然响起,是厂长办公室的专线。
“曾主任,立即来我办公室一趟。”
胡厂长的声音异常严肃,说完就挂了电话。
曾鑫整理好西装,揣测着厂长的意图。
可能是要表扬他最近的工作表现?
他带着准备好的汇报材料,自信地走向厂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时,发现胡厂长站在窗前,背影僵硬。
“厂长,您找我?”
胡厂长转过身,眼里带着罕见的怒意。
“李定国被裁,为什么没有提前向我汇报?”
曾鑫愣住了,这和他预想的开场白完全不同。
“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我以为......”
“你以为?”胡厂长暴躁打断他,“你知道李定国是什么人吗?!”
曾鑫张了张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一个门卫而已,能是什么特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