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知名平台“百保君”暴雷的讨论正在各大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百保君是一款健康服务搜索引擎,由众安在线旗下全资子公司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科技”)在2020年10月孵化成立,运营主体是百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保科技”)。
就在五周年之际,百保君被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小红书等平台反馈,该平台承诺的“高额返利”并没有按时返还。另有相关消息称,百保科技法定代表人李雪峰已被带走调查,目前该消息仍未获得证实。
在百保君暴雷后,众安在线的对外回应是,众安科技早已于今年5月正式退出了股东行列。而作为一家定位于打造数据驱动算法保险的搜索引擎平台,百保君又是何时转变的业务方向呢?
承诺返利吸引投保,多名用户被套牢
在黑猫投诉平台,针对百保君的用户投诉主要集中在“到期未返还京东卡”上面。
如11月2日,一名用户投诉称其在今年9月21日、9月24日,分别在百保君的微信小程序购买了价值6000元的风险服务计划,该计划承诺到期返还京东卡,但逾期未返,且客服联系不上,电话打不通,但小程序仍可下单购买该计划。
为何百保君的产品会与京东卡挂钩?这与百保君的获客模式有关。虽然百保君在官网表示其作用是“接消费者、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团队,重塑健康行业供需关系”,但实际上,该平台有自己的权益产品,并通过高额返利的方式吸引用户购买。
如百保君推出的“宠物治疗津贴权益”系列产品,售价最高的一款高达1840元,购买该权益产品后,可以享受宠物治疗津贴券,并获得2000元的京东卡。京东卡的发放时间为购买产品后的45-47天。
单价更低的权益产品也有,如务工补贴权益产品“灵活就业出行意外保障权益89版”,售价仅89元,返还100元京东卡,权益期两个月,在权益期内如果出现意外险理赔,可以申请务工补贴。
除了返还京东卡,另一种玩法是积分。如“住家护理保障权益”产品,最低档的保费仅94元,购买后可以获得一份住家护理津贴,以及100积分。188元档获得的积分为200,282元档可获得300积分,最高档售价752元,可获得800积分。
这些积分既可以兑换京东卡,也可以直接提现。对于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购买的产品价格越高,返还的积分或京东卡价值越高,赚的“差价”也更多。
正是通过这种“购买权益+超额返还+积分奖励”的模式,百保君吸引了不少客户购买权益产品,有的客户甚至在百保君平台投资了数十万元。
从今年9月起,陆续有用户在社交平台表示未收到百保君承诺返还的京东卡等,关于百保君暴雷跑路的议论才逐渐发酵。
值得一提的是,事件发酵后,百保君发布过权益卡退款的公告,表示会在保障本金兑付的前提下,把已经获利和预期可以获利的用户利润金额统一打五折后先行执行。也就是以本金有限的形式按比例分批次退款。
只是,这一退款似乎也没有执行到位。
黑猫平台上,一名用户在11月13日投诉称,其在今年8月23日购买了百保君权益保险,后来因为该公司的产品结构问题,承诺对用户购买的权益卡退款,约定的是三个工作日退款,但截至其投诉日,已超过3个工作日,百保君仍未处理。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有相关媒体前往百保君运营方——百保科技的办公地址,被写字楼前台工作人员告知百保科技在今年9月房租到期后就搬走了。这一时间正与消费者最先在社交平台吐槽百保君不返还京东卡的时间吻合。
![]()
前期获多轮融资,创始人曾是众安科技CTO
百保君暴雷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与众安在线曾有过十分紧密的联系。
2020年10月,众安在线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孵化百保君(实际成立日期为2021年4月14日)。百保君的创始人兼CEO李雪峰曾在众安科技担任CTO(首席技术官),并多次以此身份出席公开活动,分享众安科技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方面的探索。
成立初期,百保君的服务模式是保险撮合交易,也就是针对中小险企的线下获客难题,为保险代理人打造O2O模式,通过线上服务为代理人寻找用户需求,以此帮助险企或保险经纪公司拓宽用户资源。
业务模式外加众安科技的“招牌”,让百保君在成立之初十分受市场关注,刚成立的前两年,一共获得了三次融资。分别发生在2021年3月、2021年6月、2022年3月,三次融资合计累计披露金额超1亿元,投资方包括火山石资本、熊猫资本、青橙鹿资本等。
早期,百保君的服务内容确实均与保险产品相关,直至2023年7月,百保君服务号停更,两个月后复更,该服务号更新的内容便再无保险产品相关,而是数字充值权益相关内容。结合部分消费者讲述的购买百保君权益产品起始时间,可推测百保君平台内容转向就是在2023年。
截至目前,天眼查等平台显示的百保科技第一大股东仍是众安科技,持股比例为24.6799%。不过,在被询问百保君相关问题时,众安在线的回复则是,众安科技只是以无形资产评估作价投资,并未参与实际经营管理。
并且,百保科技自2023年起,便不再向众安科技反馈经营情况,众安科技也在2024年决定退出百保科技,并于今年5月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了所持全部股份。天眼查等平台仍显示众安科技是第一大股东,或因为工商变更登记滞后。
换句话说,百保君的所作所为与众安科技、众安在线并没有关系。众安在线作为舆论被牵连方,同样也是受害者。
话虽如此,也有不少用户表示,自己当初购买百保君的权益产品,是因为它是众安在线孵化的产品,有众安在线的背书才选择相信百保君。
而众安科技在2024年便决定要退出,在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与百保君的切割,却从未对外披露。若不是此次百保君暴雷,众安在线及时对外解释,或许还会有更多用户依然因为众安在线购买百保君的产品。
近两年,众安在线自身也投诉缠身。仅黑猫投诉平台,众安在线近一个月里便积累了608条用户投诉,投诉内容多集中于拒绝理赔、擅自划扣、虚假宣传等,众安在线的品牌口碑本就有所影响。或许这也是百保君出事后,众安在线迅速出面为自己“澄清”的原因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